精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938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轧机。所述精轧机包括精轧机机架、支撑辊、工作辊及后段弯辊,所述支撑辊及所述工作辊数量均为多个,且均设于所述精轧机机架上,所述工作辊与所述支撑辊配合设置,所述工作辊为凹辊,所述支撑辊为平辊,所述后段弯辊设于所述精轧机机架上,且设于所述工作辊与所述支撑辊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精轧机将支撑辊由凸辊改为平辊,使对冷轧料的板形控制好,增加钢板凸度控制,提高钢板的精轧质量。

Finishing mil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nishing mill. The finishing mill comprises a finishing mill stand, a supporting roll, a working roll and a back bending roll. The number of the supporting roll and the working roll are plural and are all arranged on the finishing mill stand. The working roll is matched with the supporting roll, the working roll is concave, the supporting roll is flat, and the back bending roll is arranged on the finishing mill stand. The finishing mill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work roll and the side part of the supporting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nishing mill which changes the supporting roll from a convex roll to a flat roll, so as to control the shape of the cold rolled material, increase the crown control of the steel plate, and improve the finishing quality of the stee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轧机
本技术涉及钢铁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轧机。
技术介绍
精轧机支撑辊受到轧制力的作用而产生挠曲变形和压扁变形,对轧件出口凸度产生影响。精轧机支撑辊F1-F7是凸辊,辊型为0.23±0.01,工作辊为凹辊,在不投用弯辊的前提下,支撑辊与工作辊相啮合,以控制带钢板凸度。当带钢板凸度过大或过小时,须调整轧制力来调整板凸度,轧制力调整不易控制,造成带钢板形不好,发给客户极有可能造成质量问题,影响效益收入及形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钢板凸度的精轧机。本技术提供的精轧机包括精轧机机架、支撑辊、工作辊及后段弯辊,所述支撑辊及所述工作辊数量均为多个,且均设于所述精轧机机架上,所述工作辊与所述支撑辊配合设置,所述工作辊为凹辊,所述支撑辊为平辊,所述后段弯辊设于所述精轧机机架上,且设于所述工作辊与所述支撑辊侧部。在本技术提供的精轧机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辊包括中部平辊部及端部磨削倒角部,所述端部磨削倒角部设于所述中部平辊部两侧部。在本技术提供的精轧机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端部磨削倒角部的长度为80mm,所述端部磨削倒角部为在辊径方向上0.6mm的倒角。在本技术提供的精轧机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段弯辊包括弯辊本体及弯辊弯度液压控制结构,所述弯辊弯度液压控制结构设于所述弯辊本体上。在本技术提供的精轧机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弯辊弯度液压控制结构包括液压机及弯辊弯度调节锥环,所述弯辊弯度调节锥环套设于所述弯辊本体上,所述弯辊弯度调节锥环与所述液压机连接。本技术的精轧机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将支撑辊由凸辊改为平辊,并配合所述后段弯辊的结构,使对冷轧料的板形控制好,增加钢板凸度控制,提高钢板的精轧质量。将支撑辊由凸辊改为平辊,辊型为0mm,同时为了不让支撑辊两边边部与工作辊之间产生应力集中,而发生的掉肉现象,将支撑辊两侧进行磨削:辊身方向上为80mm,辊径方向上0.6mm的倒角,并使用后段液压弯辊来控制板凸度。通过将支撑辊改为平辊,同时改变支撑辊倒角,在线使用后,对板形跟踪观察,带钢板型质量有所提高,特别是冷轧料的板形,产品凸度值控制稳定在0.03-0.06mm范围内。对设备进行改善,利用在机设备,提高了板形质量,推广意义重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精轧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精轧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所述精轧机包括精轧机机架1、支撑辊2、工作辊3及后段弯辊4。所述支撑辊2及所述工作辊3数量均为多个,且均设于所述精轧机机架1上,所述工作辊3与所述支撑辊2配合设置,所述工作辊3为凹辊,所述支撑辊2为平辊,所述后段弯辊4设于所述精轧机机架1上,且设于所述工作辊3与所述支撑辊2侧部。所述支撑辊2包括中部平辊部21及端部磨削倒角部22。所述端部磨削倒角部22设于所述中部平辊部21两侧部。所述端部磨削倒角部22的长度为80mm,所述端部磨削倒角部22为在辊径方向上0.6mm的倒角。所述后段弯辊4包括弯辊本体41及弯辊弯度液压控制结构42。所述弯辊弯度液压控制结构42设于所述弯辊本体41上。所述弯辊弯度液压控制结构42包括液压机421及弯辊弯度调节锥环422。所述弯辊弯度调节锥环422套设于所述弯辊本体421上,所述弯辊弯度调节锥环422与所述液压机421连接。本技术的精轧机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将支撑辊2由凸辊改为平辊,并配合所述后段弯辊4的结构,使对冷轧料的板形控制好,增加钢板凸度控制,提高钢板的精轧质量。将支撑辊2由凸辊改为平辊,辊型为0mm,同时为了不让支撑辊2两边边部与工作辊3之间产生应力集中,而发生的掉肉现象,将支撑辊2两侧进行磨削:辊身方向上为80mm,辊径方向上0.6mm的倒角,并使用后段液压弯辊4来控制板凸度。通过将支撑辊2改为平辊,同时改变支撑辊2倒角,在线使用后,对板形跟踪观察,带钢板型质量有所提高,特别是冷轧料的板形,产品凸度值控制稳定在0.03-0.06mm范围内。对设备进行改善,利用在机设备,提高了板形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精轧机机架、支撑辊、工作辊及后段弯辊,所述支撑辊及所述工作辊数量均为多个,且均设于所述精轧机机架上,所述工作辊与所述支撑辊配合设置,所述工作辊为凹辊,所述支撑辊为平辊,所述后段弯辊设于所述精轧机机架上,且设于所述工作辊与所述支撑辊侧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精轧机机架、支撑辊、工作辊及后段弯辊,所述支撑辊及所述工作辊数量均为多个,且均设于所述精轧机机架上,所述工作辊与所述支撑辊配合设置,所述工作辊为凹辊,所述支撑辊为平辊,所述后段弯辊设于所述精轧机机架上,且设于所述工作辊与所述支撑辊侧部。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精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包括中部平辊部及端部磨削倒角部,所述端部磨削倒角部设于所述中部平辊部两侧部。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峰穆怀民徐守营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