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细羊毛的纺纱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77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细羊毛的纺纱工艺,其生产步骤为:将细度在13.0~14.5μm的极细羊毛经前纺工艺制成粗纱,再将该粗纱经后纺工艺制成高支毛纱。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生产的高支毛纱毛羽少、条干均匀、纱线光洁、光泽好,可以满足后道生产对纱线强力、耐摩性和伸长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细羊毛的纺纱工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细度在13. 0 14. 5 u m的极细羊毛的纺纱工艺。二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纺织品不仅追求新颖的 款式,更注重面料的质地,只有风格独特、层次高档的服装才是市场的抢手货, 深受人们的青睐。 一个以高科技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的活动己成为当今纺织行业的经营主题,根据各方面信息汇总,国内外纺织品档 次逐年提高,柔软、飘逸、时尚的高档面料越来越受到消费绅士的欢迎。细度在 13.0_14.5nm,羊毛品等高、杂质少,适宜制作高支纯毛超薄面料。然而由于 迄今为止的细直径羊毛纤维的受纺织加工工业、条件的限制,使得极细羊毛无法 在高档面料上受到充分的应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极细羊毛能工业化生产从而 使其在高档面料上得到充分应用的极细羊毛的纺纱工艺。一种极细羊毛的纺纱工艺,其生产步骤为将细度在13.0 14.5um的极细 羊毛经前纺工艺制成粗纱,再将该粗纱经后纺工艺制成高支毛纱;其中前纺工艺混条一头针一二针一三针一头粗一粗纱;混条前先将羊毛条加入 毛条重量O. 1 0. 3 %的和毛油,和毛油的油水比为l: 8 15,再贮存45 50 小时,使油水充分渗透;在混条工序中拼入溶解温度不超过60。C的低温可溶性 纤维,使混条中低温可溶性纤维的重量比为15 25%,混条工艺的车速为90 100m/min,喂入总负荷控制在120 130克;为保证细纱的条干质量,采用大牵伸的工艺路线,从而可以适当提高粗纱的 出条重量,将粗纱机的出条重量设定为0. 22 0. 25g/m;后纺工艺细纱一络筒一并线一倍捻一蒸纱一高支毛纱;由于纱线较细,细纱牵伸用30 35的大牵伸倍数,牵伸区域采用双皮圈四 罗拉滑溜牵伸;而传统的细纱牵伸倍数一般在15 25之间;为确保纱线质量, 减少断头,络筒、并线、倍捻各道均采用最小张力、最低车速的工艺参数进行生 产,以减小各工段由于意外牵伸而造成毛纱产生细节及条干不匀的问题;络筒的 张力为2. 5 3. 0cN,车速750 800m/min;并线的张力5 8cN,车速为350 5000m/min;倍捻的巻绕张力10 12cN,储纱张力38 42cN,车速7500 8500m/min;由于蒸纱过程可能会致使低温水溶性纤维过热湿发粘,甚至剧烈收縮;为 此,用蒸呢布将毛纱包裹好,保证不会有水滴进入后方进行蒸纱,从而保证了蒸 出的纱线基本无异常。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纺性,在纺纱前的准备工序复精梳工序走二遍,第一遍 以去除短毛、草屑为主,第二遍以梳直纤维、均匀条干为主,最大程度地保证条 干均匀性。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利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所生产的高支毛纱,具有毛羽少、条干均匀,纱线光洁,光泽好的优点,可以满足后道生产对纱线强力、耐摩性和伸长性的要求;所开发的高支面料呢面平整光洁,手感滑糯、活络,膘光自然、 悬垂性好,具有意大利高档面料的风格特点。四、具体实施例例1、将细度在13. 0 14. 5 u m产于澳大利亚TASMANIA地区的极细羊毛先复 精梳工序走二遍,第一遍以去除短毛、草屑为主,第二遍以梳直纤维、均匀条干 为主,最大程度地保证条干均匀性;再将该极细羊毛经前纺工艺制成粗纱,再将 该粗纱经后纺工艺制成高支毛纱;其中前纺工艺混条一头针一二针一三针一头粗一粗纱;混条前先在极细羊毛中 加入极细羊毛条重量0.2重量%的和毛油,和毛油的油水比为l: 10,再贮存48 小时,使油水充分渗透;在混条工序中拼入3DX88的低温可溶性纤维,使混条中低温可溶性纤维的重量比为22%;混条工艺的车速95m/min,喂入总负荷控制 在125克;粗纱机的出条重量设定为0.23g/m;前纺工艺各道工序所采用的设备为混条GN6-17,头针GN6-17R, 二针 GN6-26,三针GN6-65,头粗FM5P,粗纱FM8N; (2)、后纺工艺细纱一络筒一并线一倍捻一蒸纱一成品细纱牵伸选用32的大牵伸倍数,牵伸区域采用双皮圈四罗拉滑溜牵伸;络 筒的张力2.8cN,车速780m/min;并线的张力6cN,车速600m/min;倍捻的巻绕 张力llcN,储纱张力40cN,车速8000m/min;用蒸呢布将毛纱包裹好,用意大 利OBEM公司产的VFV520-150-V蒸纱机蒸纱;得到170/2Nm高支毛纱;各道工序所采用的设备为细纱IDEA-74,络筒ORIONM,并线DP1-D,倍捻 VTS08。权利要求1、一种极细羊毛的纺纱工艺,其生产步骤为将细度在13.0~14.5μm的极细羊毛经前纺工艺制成粗纱,再将该粗纱经后纺工艺制成高支毛纱;其中前纺工艺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头粗→粗纱;混条前先将羊毛条加入毛条重量0.1~0.3%的和毛油,和毛油的油水比为1∶8~15,再贮存45~50小时,使油水充分渗透;在混条工序中拼入溶解温度不超过60℃的低温可溶性纤维,使混条中低温可溶性纤维的重量比为15~25%,混条工艺的车速为90~100m/min,喂入总负荷控制在120~130克;将粗纱机的出条重量设定为0.22~0.25g/m;后纺工艺细纱→络筒→并线→倍捻→蒸纱→高支毛纱;细纱牵伸用30~35的大牵伸倍数,牵伸区域采用双皮圈四罗拉滑溜牵伸;络筒的张力为2.5~3.0cN,车速750~800m/min;并线的张力5~8cN,车速为350~5000m/min;倍捻的卷绕张力10~12cN,储纱张力38~42cN,车速7500~8500m/min;由于蒸纱前先用蒸呢布将毛纱包裹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细羊毛的纺纱工艺,其生产步骤为将细度在13.0~14.5μm的极细羊毛经前纺工艺制成粗纱,再将该粗纱经后纺工艺制成高支毛纱。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生产的高支毛纱毛羽少、条干均匀、纱线光洁、光泽好,可以满足后道生产对纱线强力、耐摩性和伸长性的要求。文档编号D02G3/02GK101413166SQ200810236250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华玉龙, 曹秀明, 石小正, 敏 陈, 陈丽芬, 马秀华 申请人: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细羊毛的纺纱工艺,其生产步骤为:将细度在13.0~14.5μm的极细羊毛经前纺工艺制成粗纱,再将该粗纱经后纺工艺制成高支毛纱;其中 前纺工艺: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头粗→粗纱;混条前先将羊毛条加入毛条重量0.1~0.3%的和毛 油,和毛油的油水比为1∶8~15,再贮存45~50小时,使油水充分渗透;在混条工序中拼入溶解温度不超过60℃的低温可溶性纤维,使混条中低温可溶性纤维的重量比为15~25%,混条工艺的车速为90~100m/min,喂入总负荷控制在120~130克;将粗纱机的出条重量设定为0.22~0.25g/m; 后纺工艺:细纱→络筒→并线→倍捻→蒸纱→高支毛纱; 细纱牵伸用30~35的大牵伸倍数,牵伸区域采用双皮圈四罗拉滑溜牵伸;络筒的张力为2.5~3.0cN,车速750~800 m/min;并线的张力5~8cN,车速为350~5000m/min;倍捻的卷绕张力10~12cN,储纱张力38~42cN,车速7500~8500m/min;由于蒸纱前先用蒸呢布将毛纱包裹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芬曹秀明马秀华陈敏华玉龙石小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