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08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包括地坑、第一载车板、第二载车板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地坑中,所述第一载车板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由所述升降机构驱动上下运动,所述第二载车板设于所述第一载车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通过支撑组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立体式的设计,节约了停车空间,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

A buried stereo parking gar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mbedded stereoscopic parking treasure, which comprises a pit, a first loading plate, a second loading plate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pit. The first load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is driven up and down by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load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loading. Above the vehicle plate, the first loading vehicle plate and the second loading vehicle plate are connected by supporting component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saves parking space through th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low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
本技术属于车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车库是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的有效工具,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立体车库主要分为九大类,具体是:升降横移类、简易升降类、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和汽车专用升降机,升降横移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这四种类型的车库都是最典型的、市场上最多采用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点。但是现有的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时间、车位周转率上仍然存在着效率问题、需要进行避让挪动车辆的过程,设备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难度大。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深入研究,遂得到本案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的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包括地坑、第一载车板、第二载车板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地坑中,所述第一载车板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由所述升降机构驱动上下运动,所述第二载车板设于所述第一载车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通过支撑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立柱。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螺杆、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两短杆以及两长杆,所述螺杆具有正螺纹区和反螺纹区,所述正螺纹区上具有正螺纹,所述反螺纹区上具有反螺纹,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皆具有螺孔和铰接座,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螺孔,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螺杆的正螺纹区,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螺杆的反螺纹区,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地坑的侧壁上;所述长杆和短杆的两端皆设有销孔,所述长杆的中部也设有销孔,所述第一载车板下表面也设有铰接座,所述两短杆的一端通过销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载车板的铰接座上,所述两长杆的中部通过销铰接在一起形成X形结构,所述两长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短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两长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定位块的铰接座铰接。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地坑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电机、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和螺杆位于所述凹槽中。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地坑的呈长方体型,所述长方体的四条侧边上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滑轨,所述第一载车板呈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轨一一对应,所述滑轮限位于所述滑轨中。通过这样的设置,所述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都可以用于停车,这样在一个停车位上就可以同时停放两辆车,节省了停车空间,利用所述升降机构,将所述第一载车板升至与地面平齐,此时,第一辆车可以停放至第一载车板上,然后利用所述升降机构,让所述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下降,将所述第二载车板降至与地面平齐,这时候第二辆车可以停放在所述第二载车板上,此时,第一辆车位于所述地坑中,整个停放过程完成;当需要使用车辆时,停放于所述第二载车板上的车可以直接开出,要取出停放于所述第一载车板上的车时,利用所述升降结构,将所述第一载车板升至与地面平齐,此时可以开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立体式的设计,节约了停车空间,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的滑轮和滑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载车板-1;第二载车板-2;立柱-3;电机-4;螺杆-5;正螺纹区-51;反螺纹区-52;第一定位块-6;第二定位块-7;短杆-8;长杆-9;地坑-10;凹槽-101;滑轨-11;滑轮-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述,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包括地坑10、第一载车板1、第二载车板2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地坑10中,所述第一载车板1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由所述升降机构驱动上下运动,所述第二载车板2设于所述第一载车板1的上方,所述第一载车板1和第二载车板2通过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载车板1和第二载车板2都可以用于停车,这样在一个停车位上就可以同时停放两辆车,节省了停车空间,利用所述升降机构,将所述第一载车板1升至与地面平齐,此时,第一辆车可以停放至第一载车板1上,然后利用所述升降机构,让所述第一载车板1和第二载车板2下降,将所述第二载车板2降至与地面平齐,这时候第二辆车可以停放在所述第二载车板2上,此时,第一辆车位于所述地坑10中,整个停放过程完成;当需要使用车辆时,停放于所述第二载车板2上的车可以直接开出,要取出停放于所述第一载车板1上的车时,利用所述升降结构,将所述第一载车板1升至与地面平齐,此时可以开出。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立柱3,例如,可以设置四根立柱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载车板1和第二载车板2的四角,完成对所述第二载车板2的支撑。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4、螺杆5、第一定位块6、第二定位块7、两短杆8以及两长杆9,所述螺杆5具有正螺纹区51和反螺纹区52,所述正螺纹区51上具有正螺纹,所述反螺纹区52上具有反螺纹,所述第一定位块6和第二定位块7上皆具有螺孔和铰接座,所述螺杆5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块6和第二定位块7的螺孔,所述第一定位块6位于所述螺杆5的正螺纹区51,所述第二定位块7位于所述螺杆5的反螺纹区52,所述电机4的传动轴与所述螺杆5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地坑10的侧壁上;所述长杆9和短杆8的两端皆设有销孔,所述长杆9的中部也设有销孔,所述第一载车板1下表面也设有铰接座,所述两短杆8的一端通过销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载车板1的铰接座上,所述两长杆9的中部通过销铰接在一起形成X形结构,所述两长杆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短杆8的一端铰接,所述两长杆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定位块的铰接座铰接。其工作原理为:当需要所述升降机构工作时,启动所述电机4,带动所述螺杆5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由于所述螺杆5具有正螺纹区51和反螺纹区52,所述第一定位块6位于所述正螺纹区51,所述第二定位块7位于所述反螺纹区52,在螺杆5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定位块6和第二定位块7将产生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的运动,由于所述两长杆9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块6和第二定位块7上的,同时依据所述长杆9和短杆8的配合方式,在第一定位块6和第二定位块7运动的过程中,将产生所述第一载车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坑、第一载车板、第二载车板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地坑中,所述第一载车板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由所述升降机构驱动上下运动,所述第二载车板设于所述第一载车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通过支撑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坑、第一载车板、第二载车板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地坑中,所述第一载车板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由所述升降机构驱动上下运动,所述第二载车板设于所述第一载车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通过支撑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立柱。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螺杆、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两短杆以及两长杆,所述螺杆具有正螺纹区和反螺纹区,所述正螺纹区上具有正螺纹,所述反螺纹区上具有反螺纹,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皆具有螺孔和铰接座,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螺孔,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螺杆的正螺纹区,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螺杆的反螺纹区,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朝忠汪学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鑫驰泰智能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