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信宏专利>正文

斜流式循环系统结构改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691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属一种斜流式循环系统结构改良,尤指改良一种染液循环帮浦系统;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主要是由轴承座、回流座及回流管所组成,其中轴承座,置于回流座前端,介以一传动轴,将轴承座衔接的马达与回流座的斜形叶轮密合衔接;其中回流座,于染液输出管路前端置有斜形叶轮,并于回输管路回流段,串绕有加热管;其中回流管,由中心输出管路与外围回输管路,同轴合于其管体内,由一端衔接回流座末端,另一端衔接染纱机槽底部,以形成染液加热循环回路。如此,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能以适度压力、适当流量已显现其工作效果,完成效率最高的染纱品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一种斜流式循环系统结构改良,尤指改良一种染液循环帮浦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同类型机种的染液加热循环系统,其中有使用轴流式的回流加压结构,但因压力输出较小,对于染纱渗透效率相对较低,而为其缺点。他种同类型机种的染液加热循环系统,其中有使用离心式的回流加压结构,虽因压力够强,但染液循环流量却相对不足,因此仍有其缺点,而尚有待改良之处。本技术即是将上述两种类型的缺点加以改良,并保留原有优点,而达到压力适切、流量适当的创作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流式循环系统结构改良,具有压力输出大,对于染纱渗透效率相对较高,染液循环流量相对提高的优点。本技术一种斜流式循环系统结构改良,依其结构主要是由轴承座、回流座及回流管所组成,其中轴承座,置于回流座前端,介以一传动轴,将轴承座衔接的马达,与回流座的斜形叶轮,密合衔接。如本技术一种斜流式循环系统结构改良,依其结构主要是由轴承座、回流座及回流管所组成,其中回流座,除了于染液输出管路前端置有斜形叶轮外,并于回输管路回流段,再串绕有加热管。如本技术一种斜流式循环系统结构改良,依其结构主要是由轴承座、回流座及回流管所组成,其中回流管,由中心输出管路与外围回输管路同轴合于其管体内,由一端衔接回流座末端,另一端则衔接染纱机槽底部,以形成染液加热循环回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压力输出大,对于染纱渗透效率相对较高,染液循环流量相对提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轴流式、离心式及斜流式的系统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是轴流式、离心式及斜流式的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图1-A是现有轴流式系统,于该染液流是呈反喷泉流向的吸入方法,依其流向,即由周围经中心流管的叶轮为吸入,以形成如排水型式的回流,再经中途为加压加热后,而重新输进染纱机槽内;此时产生的作业效果,虽然流量较大、但喷输压力却较小。续请参阅图1-B是现有离心式系统,于该染液流是采直角形或称L型式染液走向,由中心流管经前端离心叶轮的旋转作用,呈直角转向回流,途经外围流路的加压并加热后,再重新输进染纱机槽内;此时的作业效果,虽是压力增强,但流量却较少。仍请参阅图1,其中图1-C是本技术斜流式系统,于该染液流是采自然喷泉流向,即由中心流管,经前端斜形叶轮的引倒作用,而顺势形成回流,并经加压加热后,再重新输进染纱机槽内;此时产生的作业效果,除了流量适中、压力适切的外,并能够平衡压力与流量,而用以同时增进染纱的品质与染色的效率。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技术斜流式帮浦系统10的结构,主要是由轴承座11、回流座12及回流管13所组成,其中轴承座11,置于回流座12前端,介以一传动轴14将轴承座11的马达15与回流座12的斜形叶轮16密合衔接,以传动斜形叶轮16旋转,而达成染液17回流与加压的工作目的;其中回流座12,是于染液17输出管路18前端置有的斜形叶轮16,并于回输管路19回流段,为串绕有加热管20,以让染液17加压回流,同时达到重新加热的目的;其中回流管13,由中心输出管路18与外围回输管路19,以同轴合于其管体内,并由一端衔接回流座12末端,另一端则衔接染纱机槽21的底部,以形成染液17加热循环的回路。如此,由本技术的提供,即能以适度压力与适当流量,而显现其工作效果,并完成效率最高的染纱品质。权利要求1.一种斜流式循环系统结构改良,主要是由轴承座、回流座及回流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座,置于回流座前端,以一传动轴,将轴承座衔接的马达与回流座的斜形叶轮密合衔接;该回流座,于染液输出管路前端置有斜形叶轮,并于回输管路回流段,再串绕有加热管;该回流管,由中心输出管路与外围回输管路,同轴合于其管体内,由一端衔接回流座末端,另一端则衔接染纱机槽底部,以形成染液加热循环回路。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属一种斜流式循环系统结构改良,尤指改良一种染液循环帮浦系统;依本技术结构主要是由轴承座、回流座及回流管所组成,其中轴承座,置于回流座前端,介以一传动轴,将轴承座衔接的马达与回流座的斜形叶轮密合衔接;其中回流座,于染液输出管路前端置有斜形叶轮,并于回输管路回流段,串绕有加热管;其中回流管,由中心输出管路与外围回输管路,同轴合于其管体内,由一端衔接回流座末端,另一端衔接染纱机槽底部,以形成染液加热循环回路。如此,由本技术的提供,能以适度压力、适当流量已显现其工作效果,完成效率最高的染纱品质。文档编号D06B23/00GK2890126SQ20062011251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信宏 申请人:陈信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流式循环系统结构改良,主要是由轴承座、回流座及回流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该轴承座,置于回流座前端,以一传动轴,将轴承座衔接的马达与回流座的斜形叶轮密合衔接;    该回流座,于染液输出管路前端置有斜形叶轮,并于回输管路回流段,再串绕有加热管;    该回流管,由中心输出管路与外围回输管路,同轴合于其管体内,由一端衔接回流座末端,另一端则衔接染纱机槽底部,以形成染液加热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宏
申请(专利权)人:陈信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