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信宏专利>正文

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259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属一种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尤指一种改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结构;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主要是由筒体、输气管、旋流气管及排气管所组成,其中该筒体是呈垂直状,上方中心端衔接输气管,侧端衔接出水管,下方衔接进水管,而筒体内里的中心输气管,衔接有多数层的旋流气管,并及于筒体一侧外端的排气管;该输气管是热气传输管,以将热气输入至筒体内里的旋流气管,再经由排气管输出;该旋流气管具多数个上下层排列,而头端衔接中心输气管,尾端则分别衔接排气管,并以三角形状或梯形状旋绕于中心输气管;该排气管是热气排出口,垂设于筒体外侧一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一种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尤指一种改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热交换器属直管式的横置型筒体结构,通常是将数小直管束集,并间距排列于热交器内里,以做为被加热液体的流通管,而加热用的蒸气气体,则由筒体前侧端直接输入,再由后端排出。如上述的热交换器,其被加热的液体,因是流动于筒体内的直细管内,致加热贮留的热交换时间极为短暂,因此升温速率差,而不具经济效益,极有待改良之处。如上述的热交换器,其加热用的高温蒸气,因是直接输入于筒体内里,因此容易造成筒体外围温度极高,并易由外在的冷空气直接带走其热能,致因此流失更多热源;又因热交换的过程中,冷热之间不断的变化,致由筒体内里发出的吱吱噪音始终无法降低,亦为其极待改良之处。请参阅图1是现有热交换器结构图,其中该一热交换器10属直管式的横置型筒体11结构,通常是将数小直管12东集,并间距排列于热交器10的筒体11内里,以做为被加热液体13的流通管,而加热用的蒸气气体14,则由筒体前侧端口15直接输入至筒体11内里,再由其后侧端口16排出。续请参阅图1,其中该一热交换器10,因被加热的液体13,是流经于筒体11内的数小直管12,致其加热贮留的热交换时间极为短暂,因此其升温速率差,而不具经济效益。仍续请参阅图1,其中该一热交换器10,其加热用的高温蒸气气体14,因是直接输入于筒体11内里,因此容易造成筒体11外围温度极高,并易由外在的冷空气直接带走其热能,致因此流失更多热源;再又因热交换的过程中,冷热的间的温度不断的变化,致由筒体11内里发出的吱吱噪音却始终无法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具有升温速率高,经济效益明显和噪音低的优点。如本技术是属一种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依其结构主要是由筒体、输气管、旋流气管及排气管所组成,其中该筒体是呈垂直状,上方中心端衔接输气管,侧端衔接出水管,下方衔接进水管,而筒体内里的中心输气管,衔接有多数层的旋流气管,并及于筒体一侧外端的排气管。如本技术是属一种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依其结构主要是由筒体、输气管、旋流气管及排气管所组成,其中该输气管是热气传输管,以将热气输入至筒体内里的旋流气管,再经由排气管输出。如本技术是属一种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依其结构主要是由筒体、输气管、旋流气管及排气管所组成,其中该旋流气管具多数个上下层排列,而头端衔接中心输气管,尾端则分别衔接排气管,并以三角形状或梯形状旋绕于中心输气管。如本技术是属一种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依其结构主要是由筒体、输气管、旋流气管及排气管所组成,其中该排气管是热气排出口,垂设于筒体外侧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升温速率高,经济效益明显和噪音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现有热交换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热交换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热交换器结构图,其中本技术的热交换器20结构主要是由筒体21、输气管22、旋流气管23及排气管24所组成,其中该筒体21是呈垂直状,上方中心端衔接输气管22,侧端衔接出水管25,下方衔接进水管26,而筒体21内里的中心输气管27,衔接有多数层的旋流气管23,并及于筒体21一侧外端的排气管24。续请参阅图2,其中该输气管22是高热蒸气28传输管,以将其热气输入至筒体21内里的旋流气管23,再经由排气管24输出。再请参阅图2,其中该旋流气管23具多数个上下层排列,而各个头端29衔接中心输气管27,尾端30则分别衔接排气管24,并以三角形状或梯形状旋绕于中心输气管27。仍请参阅图2,其中该排气管24是热气排出口,垂设于筒体21外侧一端。依本技术的热交换结构,因其被加热液体将是由筒体21下端的进水管26为冷输入,再由筒体21上方的出水管25为热输出,其间即能提供充裕的升温时间与空间,且因层层而上的旋流气管23,是以三角形的立体状旋绕于中心输气管27上,因此热交换效率将因热接触面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被加热液体因是整个包覆住旋流气管23与中心输气管27,致尽管内里杂音不断,却不会传达至筒体21外;另高热蒸气因是由筒体21上端向下输入至各层的旋流气管23内,使得被加热液体能充分的与的交换其热源,而不流失其热能于筒体外的空气中,且是依最自然方式达到其升温的目的,因此极具热交换效率;此外,本技术热交换器的筒体体积已可缩小,除可节省厂房空间,并降低制造成本外,也确实改善了噪音扰人及温度受不了的情况发生,因此极具产业的利用性,而为一最新创作的优良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依其结构主要是由筒体、输气管、旋流气管及排气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筒体是呈垂直状,上方中心端衔接输气管,侧端衔接出水管,下方衔接进水管,而筒体内里的中心输气管,衔接有多数层的旋流气管,并及于筒体一侧外端的排气管;该输气管是热气传输管,以将热气输入至筒体内里的旋流气管,再经由排气管输出;该旋流气管具多数个上下层排列,而各个头端衔接中心输气管,尾端则分别衔接排气管,并以三角形状或梯形状旋绕于中心输气管;该排气管是热气排出口,垂设于筒体外侧一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属一种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尤指一种改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结构;依本技术结构主要是由筒体、输气管、旋流气管及排气管所组成,其中该筒体是呈垂直状,上方中心端衔接输气管,侧端衔接出水管,下方衔接进水管,而筒体内里的中心输气管,衔接有多数层的旋流气管,并及于筒体一侧外端的排气管;该输气管是热气传输管,以将热气输入至筒体内里的旋流气管,再经由排气管输出;该旋流气管具多数个上下层排列,而头端衔接中心输气管,尾端则分别衔接排气管,并以三角形状或梯形状旋绕于中心输气管;该排气管是热气排出口,垂设于筒体外侧一端。文档编号F28D1/02GK2811913SQ20052000735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陈信宏, 陈庆论 申请人:陈信宏, 陈庆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三角形旋流式热交换器,依其结构主要是由筒体、输气管、旋流气管及排气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筒体是呈垂直状,上方中心端衔接输气管,侧端衔接出水管,下方衔接进水管,而筒体内里的中心输气管,衔接有多数层的旋流气管,并及于筒体 一侧外端的排气管;该输气管是热气传输管,以将热气输入至筒体内里的旋流气管,再经由排气管输出;该旋流气管具多数个上下层排列,而各个头端衔接中心输气管,尾端则分别衔接排气管,并以三角形状或梯形状旋绕于中心输气管;该排气管 是热气排出口,垂设于筒体外侧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宏陈庆论
申请(专利权)人:陈信宏陈庆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