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22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热源室,所述热源室内设置有热源,所述热源室外围设置有热转室,所述热转室与所述热源室是相互独立的、各自封闭的,所述热转室延伸到热源室的上方,所述热转室有多个相通的空腔组成,所述热转室内呈负压真空,所述热转室内设置有热转混合物。所述热源为热水;所述热源为导热油,所述热源室内设置有电加热体;所述热转室为平板式结构,或为管状结构。所述热转室为柱翼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取暖快的特点,并且可以与家庭内设置的热水器相连,易于实施分户采暖,降低了采暖运行费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采暖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各单位及家庭采暖用的散热器大多为市场上常见的普通暖气片,采暖装置中较多采用的是以蒸汽或热水作为介质,通过室内的散热器传热,达到取暖的目的。散热器多为铸铁或钢板制作,但无论是那种材料制作,其结构及使用方法均基本相同,一般要求热源必须要有燃煤或燃气锅炉房,用水量大,满负荷,水资源浪费严重,散热慢,热效率低。若以蒸汽作为传热介质,对循环系统要求高,在设计到安全、环境保护、运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较大的投入,而且难以实现一户一炉,供热温度和时间不易按个人所需调整。现有技术中,还经常使用电能作为热源,该热源种类的采暖散热器有电热油汀、微晶玻璃、石英管等辐射散热器,以及各类电热器,产品耗材多,笨重或有噪音,且存在散热不均匀、局部高温、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具有节省能源、利于环境保护、取暖快、无噪音的特点,并且可以与家庭内设置的热水器相连,易于实施分户采暖,此外还具有清洁、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是以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热源室,所述热源室内设置有热源,所述热源室外围设置有热转室,所述热转室与所述热源室是相互独立的、各自封闭的,所述热转室延伸到热源室的上方,所述热转室有多个相通的腔体组成,所述热转室内呈负压真空,所述热转室内设置有混合物。所述热源为热水或导热油,若热源采用热水,则适应与各种水管路,适应集中供热、地热温泉、土暖器独立供热,耐高温120℃,承压1.2Mpa,适用于高层建筑;若热源采用电能,即导热油,则在所述热源室内设置有电加热体,所述电加热体上的插头设置在热源室的外端;所述热转室为平板式结构、或为管道状结构、或为柱翼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只需在热源室内装有少量的水,因而可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利于环境保护,在散热量完全达到普通暖气片的等位热量时,其用水量仅为普通暖气片的1/≥20;热转室内的混合物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散热速度快,热效率高。(2)由于热转室是包围着热源室,因此传热面积大,通过包围面接触让热转室内的混合物充分吸热后迅速散热,热转室与热源室温度同步。若热源采用导热油用电能加热,一般只需6-8分钟,热转室四周即可达到55-80℃左右,采暖散热效果好,且节省管道材料,安装、使用方便,并且能实现分室采暖,此外还具有清洁、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3)本技术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制作时,可供选择的型材多种多样,能达到外观设计精美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1和图1-2是本实用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1和图2-2是本技术中采用平板式热转室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热转室2采用柱翼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管道状热转室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热源5为导热油时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是本技术说明书附图中主要附图标记的说明1——热源室 2——热转室 3——空腔4——混合物 5——热源 6——加热体7——平板 8——凹槽 9——管道10——翼状11——密封阀12——横置的腔体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热源室1,所述热源室1内设置有热源5,根据所述热源5的材料不同,其局部结构是有差异的,所述热源室1的外围设置有热转室2,所述热转室2与所述热源室1是相互独立、且各自封闭的,所述热转室2延伸到热源室1的上方,如图4所示,所述热转室2由多个相通的空腔3组成,所述热转室2内呈负压真空,所述热转室2内设置有混合物4作为热转物质。为了适应小范围的、或独立的个体能很方便的使用本技术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将导热油作为所述的热源5,这就需要在所述的热源室1内设置有加热体6,所述加热体6为电加热体,所述加热体6的插头穿过热源室2的外壁,预留在热源室2的外部,使用时只需插头插入插座接上电源,稍等几分钟,就可使室温达到预设的温度。本技术中所述热转室2可以用各种型钢或异型的铝合金复合材料制作,例如,所述热转室2可以采用平板式结构,如图2-1和图2-2所示,所述平板7的面上呈多条平行的、等宽的凹槽8,将这样的两块平板7面面相对的连接固定在一起,连接时两块平板7上的每条凹槽8恰好是相对应的位置,使连接固定后的两块平板7上形成有多排空腔3的结构,且每条空腔3贯通于上面横置的腔体12;由于可选用的型材种类非常多,所述热转室2也可以为横纵交错、相互贯通的管道9状结构,根据不同用户的审美要求,所述管道状结构的热转室2,可以设计成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美观大方的几何形状,使之成为一件美术工艺品;另外,为了既保证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又符合美学欣赏,所述热转室2还可以设计为柱翼状结构,其翼状10可设计为像帆船、蝴蝶、放射线、流线型、梳齿状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本技术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只需在热源室2内装有少量的热水作为热源5,在散热量完全达到普通暖气片的等位热量时,其用水量仅为普通暖气片的1/≥20,因而可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利于环境保护;由于热转室2是包围着热源室1,因此传热面积大,通过包围面接触让热转室2内的混合物4充分吸热后,再迅速产生热量所产生的热量能迅速散发,散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若采用的热源5为导热油用电能加热,一般只需6-8分钟,热转室2外周的温度即可达到55至80℃左右,采暖散热效果非常好,且还能节省通向热源室1的管道材料,为独立户型使用采暖设置提供了极大的选择余地,安装和使用非常方便,能实现分户采暖,大大地降低了采暖的运行费用。本技术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包括热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室设置在底部,所述热源室内设置有热源,所述热源室外围设置有热转室,所述热转室与所述热源室是相互独立的、各自封闭的,所述热转室延伸到热源室的上方,所述热转室有多个相通的空腔组成,所述热转室内呈负压真空,所述热转室内设置有热转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其中,所述热源为热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其中,所述热转室为平板式结构,包括两块表面上呈多条平行的凹槽,所述两块平板呈凹槽相对的位置关系,所述两块平板的平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其中,所述热转室为横纵交错、相贯通的管道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其中,所述热转室为柱翼状结构,所述翼状呈帆船、蝴蝶、放射线、梳齿状、规则几何形状、或不规则几何形状。6.一种热转式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转式新型采暖散热器,包括热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室设置在底部,所述热源室内设置有热源,所述热源室外围设置有热转室,所述热转室与所述热源室是相互独立的、各自封闭的,所述热转室延伸到热源室的上方,所述热转室有多个相通的空腔组成,所述热转室内呈负压真空,所述热转室内设置有热转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义吴佩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家园门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