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画强专利>正文

导流式采暖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6618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流式采暖散热器,由多个散热单元连接而成,包括进水孔、出水孔,进水孔位于散热单元的顶部,出水孔位于散热单元的底部,所述散热单元还包括:弧形脐顶、采暖水腔体、翼片、对流腔、前辐射散热面板、后辐射散热面板,其中,弧形脐顶的顶部为弧形并位于进水孔;采暖水腔体外壁的两侧设有翼片,采暖水腔体中部设有中空的对流腔;前辐射散热面、后辐射散热面平行的设置于采暖水腔体外壁的两侧并与翼片平行;以及前辐射散热面、后辐射散热面、翼片相互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板式腔体、柱式腔体相结合并具有对流腔,前辐射散热板、后辐射散热板、翼片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从而强制导流、提高热传导及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采暖用散热器,尤其是一种板式腔体、柱式腔体结合并具有对流腔的导流式铸铁采暖散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室内采暖对于散热器的要求越来越趋于科学化,装饰化,个性化。现有技术中传统铸铁散热器具有绝佳的防腐蚀性能,持久舒适,热惰性好,是较为理想的散热器产品。但由于其结构和形式单一,多以柱形和柱翼型为主,受制造工艺局限。外形宽大笨重,功能性强,装饰性弱。散热方式以对流散热为主,长时间使用严重熏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导流式采暖散热器,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板式腔体、柱式腔体相结合并具有对流腔,前辐射散热板、后辐射散热板、翼片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从而强制导流、提高热传导及散热性能,耐腐蚀、节能环保、富于装饰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一种导流式采暖散热器,由多个散热单元连接而成,包括进水孔、出水孔,进水孔位于散热单元的顶部,出水孔位于散热单元的底部,所述散热单元还包括:弧形脐顶、采暖水腔体、翼片、对流腔、前辐射散热面板、后辐射散热面板,其中,弧形脐顶的顶部为弧形并位于进水孔;采暖水腔体外壁的两侧设有翼片,采暖水腔体中部设有中空的对流腔;前辐射散热面、后辐射散热面平行的设置于采暖水腔体外壁的两侧并与翼片平行;以及前辐射散热面、后辐射散热面、翼片相互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上述的导流式采暖散热器,所述采暖水腔体设有板式腔体、柱式腔体,其中板式腔体位于所述采暖水腔体的上部,柱式腔体位于所述采暖水腔体的中部和下部并与板式腔体无缝连接。上述的导流式采暖散热器,所述翼片设有弧形翼片、柱式翼片,其中弧形翼片设置于板式腔体外壁的两侧,柱式翼片设置于柱式腔体外壁的两侧,弧形翼片与柱式翼片无缝连接。上述的导流式采暖散热器,所述前辐射散热面顶端与邻近的所述翼片的顶端间、两所述翼片顶端或其延伸端之间、所述弧形脐顶与所述后辐射散热面顶端之间均设有散热口。上述的导流式采暖散热器,所述后辐射散热面板底部高于所述出水孔的上部,该后辐射散热面板下端与该出水孔上端之间形成进风口。上述的导流式采暖散热器,所述对流腔的侧壁高度小于所述翼片的高度。上述的导流式采暖散热器,多个所述散热单元连接,所述对流腔形成抽风通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导流式采暖散热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1、改变传统铸铁散热器宽肩平顶,即封闭式的顶部结构。本申请散热器采用弧形顶和直通顶结合的方式,使散热器加热后的空气直接通过顶部的缺口顺畅的散发到室内,彻底解决了封闭的顶部结构对散热的影响,降低了热损耗。2、为了增加散热面积,散热单元上部采暖水的容置腔体采用板式腔体,并在板式腔体的外壁设有弧形翼板。散热单元下部采暖水的容置腔体采用柱式腔体,在柱式腔体的外壁设有柱式翼片,该柱式翼片连接弧形翼片形成导流通道,与前辐射散热面板、后辐射散热面板结合形成百叶窗式的定向散热出口。3、多个散热单元安装后,多个对流腔相互贯通形成烟囱效应。将散热单元下部的冷空气顺着导流通道抽至散热单元的上部及顶部,并在流通过程中散热单元中的热量并冷空气吸收。当冷空气到达散热单元上部及顶部的散热口时已成为热空气扩散至周围供暖。4、减轻传统结构产品的重量,节能节材。辐射面板和导流通道,大大增加了传统铸铁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导流结构加强了热风的流动性,定向散热出口不熏墙。前、后辐射面板采用漏模设计,经抛光涂装处理后,光洁度高,散热器装饰效果有了极大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单元的右视图。图3为图2的后视面。图4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的B-B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散热单元;2:弧形脐顶;3:对流腔;4:前辐射散热面板;5:后辐射散热面板;6:导流通道;7:板式腔体;8:柱式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导流式采暖散热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导流式采暖散热器,由多个散热单元1连接而成,包括进水孔11、出水孔12,进水孔位于散热单元的顶部,出水孔位于散热单元的底部,散热单元1还包括弧形脐顶2、采暖水腔体、翼片、对流腔3、前辐射散热面板4、后辐射散热面板5,其中弧形脐顶2的顶部为弧形并位于进水孔1。采暖水腔体外壁的两侧设有翼片,采暖水腔体中部设有中空的对流腔3。前辐射散热面4、后辐射散热面5平行的设置于采暖水腔体外壁的两侧并与翼片平行。前辐射散热面4、后辐射散热面5、翼片相互之间形成导流通道6。在一实施例中,采暖水腔体设有板式腔体7、柱式腔体8,其中板式腔体7位于采暖水腔体的上部,柱式腔体8位于采暖水腔体的中部和下部并与板式腔体7无缝连接。翼片设有弧形翼片71、柱式翼片81,其中弧形翼片71设置于板式腔体7外壁的两侧,柱式翼片81设置于柱式腔体8外壁的两侧。弧形翼片71与柱式翼片81无缝连接。弧形脐顶2与后辐射散热面5顶端之间的缺口为顶部散热口13,前辐射散热面4顶端与弧形翼片71的顶端间、两弧形翼片71顶端或其延伸端之间均设有侧面散热口14。顶部散热口13使板式腔体7内加热后的空气直接通过顶部缺口顺畅的散发到室内,彻底解决了封闭的顶部结构对散热的影响,降低了热损耗。侧面散热口14使循环热空气从散热单元1的侧面散出不熏墙。后辐射散热面板5底部高于出水孔12的上部,该后辐射散热面板5下端与该出水孔12上端之间形成进风口15。对流腔3的侧壁高度小于柱式翼片81的高度。多个散热单元1连接,对流腔3形成抽风通道。本技术的空气循环过程如下所述。相邻散热单元1进水口11之间及出水口12之间分别由钢制对丝连接。多个散热单元1安装后,多个对流腔3相互贯通形成抽风通道产生烟囱效应,为散热单元1周边的空气循环提供动力。侧面散热口14相互贯通,形成顺畅的对流通道,大大增强了热对流效果。散热单元1下部的冷空气从进风口15顺着导流通道抽至散热单元1的上部及顶部,并在流通过程中板式腔体7及柱式腔体8中的热量并冷空气吸收逐渐成为热空气。当原冷空气到达侧面散热口14及顶部散热口13时已成为热空气并从侧面散热口14及顶部散热口13扩散至周围供暖。前辐射散热面板4和邻近的弧形翼片71形成一个闭式辐射对流腔,后辐射面板5和其邻近的弧形翼片71及顶部散热口13形成一个闭式辐射对流腔可大大提高散热面积和散热效率。本技术结构为一体成型的铸钢结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流式采暖散热器,由多个散热单元连接而成,包括进水孔、出水孔,进水孔位于散热单元的顶部,出水孔位于散热单元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还包括:弧形脐顶、采暖水腔体、翼片、对流腔、前辐射散热面板、后辐射散热面板,其中,弧形脐顶的顶部为弧形并位于进水孔;采暖水腔体外壁的两侧设有翼片,采暖水腔体中部设有中空的对流腔;前辐射散热面、后辐射散热面平行的设置于采暖水腔体外壁的两侧并与翼片平行;以及前辐射散热面、后辐射散热面、翼片相互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式采暖散热器,由多个散热单元连接而成,包括进水孔、出水孔,进水孔位于散热单元的顶部,出水孔位于散热单元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还包括:弧形脐顶、采暖水腔体、翼片、对流腔、前辐射散热面板、后辐射散热面板,其中,弧形脐顶的顶部为弧形并位于进水孔;采暖水腔体外壁的两侧设有翼片,采暖水腔体中部设有中空的对流腔;前辐射散热面、后辐射散热面平行的设置于采暖水腔体外壁的两侧并与翼片平行;以及前辐射散热面、后辐射散热面、翼片相互之间形成导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式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水腔体设有板式腔体、柱式腔体,其中板式腔体位于所述采暖水腔体的上部,柱式腔体位于所述采暖水腔体的中部和下部并与板式腔体无缝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式采暖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画强
申请(专利权)人:赵画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