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混合驱动汽车的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49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19:53
一种油电混合驱动汽车的变速器,二倒档输入齿轮、四六档输入齿轮、五档输入齿轮、三档输入齿轮、一档输入齿轮、七档输入齿轮分别与二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七档从动齿轮啮合;二档从动齿轮与六档从动齿轮以及三档从动齿轮与七档从动齿轮以及五档从动齿轮与一档从动齿轮以及倒档从动齿轮与四档从动齿轮之间均设置同步器;四六档输入齿轮与四档从动齿轮啮合;倒档从动齿轮与二档从动齿轮啮合;第一中间轴小齿轮、第二中间轴小齿轮均与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三档输入齿轮与第二电机输出齿轮啮合;电机惰轮与第一电机输出齿轮、电机输入齿轮啮合。其保证动力损失小、传动比设计容易、燃油经济性好。

Hybrid transmission of oil and electric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nsmission of an oil-electric hybrid drive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two-shift input gears, four-six-shift input gears, Five-shift input gears, three-shift input gears, one-shift input gears and seven-shift input gears, respectively, and two-shift driven gears, six-shift driven gears, Five-shift driven gears, three-shift driven gears, one-shift driven gears and seven-shift driven gears. There are synchronizers between the second-gear and the sixth-gear, the third-gear and the seventh-gear, the fifth-gear and the first-gear, the reverse-gear and the fourth-gear, the fourth-gear and the sixth-gear, the reverse-gear and the second-gear. The driven gear meshes; the first intermediate shaft pinion and the second intermediate shaft pinion mesh with the differential input gear; the third input gear meshes with the second motor output gear; the motor idler gear meshes with the first motor output gear and the motor input gear. It guarantees small power loss, easy transmission ratio design and good fuel econ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电混合驱动汽车的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油电混合驱动汽车的变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供应的日趋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利用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中的混合动力汽车,可通过发动机或电机或发动机电机同时驱动,具有多种模式,从而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低排放。在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DCT)上布置电机,它继承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安装控件紧凑、重量轻、价格便宜等许多优点,在发动机驱动、混动驱动模式中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存在的切断动力换挡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换挡舒适性,保证了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换挡特性,同时也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使车辆油耗和排放等方面有所改善,但如何布置电机,使传动比设计容易、动力损失小、减少功率损耗以及燃油经济性好等已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电混合驱动汽车的变速器,其具有电机单独驱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混合动力驱动模式,在各种工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档位切换,保证动力损失小、传动比设计容易、减少功率损耗以及燃油经济性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油电混合驱动汽车的变速器,包括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电机输出轴和差速器,所述外输入轴设有轴向贯穿外输入轴的轴孔,所述外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左端轴承与第二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输入轴的另一端的轴孔内设有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所述内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的轴孔后与第一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输入轴的外壁与外输入轴的轴孔内壁通过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滑动配合,形成内输入轴与外输入轴同轴心线布置结构,所述内输入轴的另一端支撑在内输入轴右端轴承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的输入端均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电机输出轴的轴心线与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第一中间轴的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左端轴承上,所述第一中间轴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右端轴承上,所述第二中间轴的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左端轴承上,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右端轴承上,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左端轴承上,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右端轴承上;所述外输入轴上设有二倒档输入齿轮和四六档输入齿轮,所述外输入轴上设有的二倒档输入齿轮与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倒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外输入轴上设有的四六档输入齿轮分别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四档从动齿轮以及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六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五档输入齿轮、三档输入齿轮、一档输入齿轮、七档输入齿轮,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五档输入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五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三档输入齿轮分别与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的第二电机输出齿轮以及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三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一档输入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一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七档输入齿轮与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七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位于倒档从动齿轮与四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四倒档同步器,所述四倒档同步器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四倒档同步器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套套在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四倒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四倒档同步器与倒档从动齿轮或四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位于五档从动齿轮与一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一五档同步器,所述一五档同步器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一五档同步器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套套在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一五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一五档同步器与五档从动齿轮或一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上位于二档从动齿轮与六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二六档同步器,所述二六档同步器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二六档同步器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套套在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二六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二六档同步器与二档从动齿轮或六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上位于三档从动齿轮与七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三七档同步器,所述三七档同步器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三七档同步器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套套在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三七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三七档同步器与三档从动齿轮或七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上设有第一中间轴小齿轮,与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设有第二中间轴小齿轮,与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还设有第一电机输出齿轮,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电机输出齿轮经电机惰轮轴上设置的电机惰轮与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的电机输入齿轮啮合。电机惰轮分别与电机输入齿轮、第一电机输出齿轮啮合。所述二档从动齿轮上设有倒档主动齿轮,所述二档从动齿轮上设有的倒档主动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倒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倒档主动齿轮位于二档从动齿轮的右侧并焊接在二档从动齿轮上。倒档从动齿轮与倒档主动齿轮相啮合,满足整车对不同倒档速比的需求。所述倒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七档从动齿轮均设有结合齿圈,当四倒档同步器与倒档从动齿轮结合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和倒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四倒档同步器与四档从动齿轮结合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和四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一五档同步器与五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和五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一五档同步器与一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和一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二六档同步器与二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和二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二六档同步器与六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和六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三七档同步器与三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和三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三七档同步器与七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和七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所述二倒档输入齿轮、四六档输入齿轮与外输入轴制成一体;所述一档输入齿轮与内输入轴制成一体;所述第一中间轴小齿轮与第一中间轴制成一体;所述第二中间轴小齿轮与第二中间轴制成一体;第一电机输出齿轮与电机输出轴制成一体,第二电机输出齿轮与电机输出轴可以制成一体,也可以分开成型后周向固定;所述电机惰轮与电机惰轮轴制成一体。所述五档输入齿轮、三档输入齿轮、七档输入齿轮由左至右固定在内输入轴上,且位于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与内输入轴右端轴承之间,五档输入齿轮、三档输入齿轮位于一档输入齿轮左侧,七档输入齿轮位于一档输入齿轮右侧。所述四六档输入齿轮一体成型在外输入轴的端头;所述外输入轴一端的轴孔为阶梯孔,用于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的轴向定位。所述电机输入齿轮、电机由左至右固定于电机轴上,且电机输入齿轮位于电机左端轴承左侧,电机位于电机左端轴承和电机右端轴承之间。所述倒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和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电混合驱动汽车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输入轴(9)、外输入轴(3)、第一中间轴(17)、第二中间轴(26)、电机输出轴(29)和差速器(27),所述外输入轴(3)设有轴向贯穿外输入轴(3)的轴孔,所述外输入轴(3)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左端轴承(41)与第二离合器(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输入轴(3)的另一端的轴孔内设有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42),所述内输入轴(9)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3)的轴孔后与第一离合器(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输入轴(9)的外壁与外输入轴(3)的轴孔内壁通过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42)滑动配合,形成内输入轴(9)与外输入轴(3)同轴心线布置结构,所述内输入轴(9)的另一端支撑在内输入轴右端轴承(43)上,所述第一离合器(1)、第二离合器(2)的输入端均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17)、第二中间轴(26)、电机输出轴(29)的轴心线与内输入轴(9)、外输入轴(3)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第一中间轴(17)的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左端轴承(44)上,所述第一中间轴(17)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右端轴承(45)上,所述第二中间轴(26)的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左端轴承(46)上,所述第二中间轴(26)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右端轴承(47)上,所述电机输出轴(29)的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左端轴承(48)上,所述电机输出轴(29)的另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右端轴承(49)上;所述外输入轴(3)上设有二倒档输入齿轮(4)和四六档输入齿轮(5),所述外输入轴(3)上设有的二倒档输入齿轮(4)与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19)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19)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倒档从动齿轮(11)啮合,所述外输入轴(3)上设有的四六档输入齿轮(5)分别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四档从动齿轮(13)以及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六档从动齿轮(21)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五档输入齿轮(22)、三档输入齿轮(6)、一档输入齿轮(7)、七档输入齿轮(8),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五档输入齿轮(22)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五档从动齿轮(14)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三档输入齿轮(6)分别与电机输出轴(29)上设有的第二电机输出齿轮(30)以及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三档从动齿轮(23)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一档输入齿轮(7)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一档从动齿轮(16)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七档输入齿轮(8)与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七档从动齿轮(25)啮合,所述第一中间轴(17)上位于倒档从动齿轮(11)与四档从动齿轮(13)之间设有四倒档同步器(12),所述四倒档同步器(12)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17)周向固定,所述四倒档同步器(12)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套在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的轴向移动将四倒档同步器(12)与倒档从动齿轮(11)或四档从动齿轮(13)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17)上位于五档从动齿轮(14)与一档从动齿轮(16)之间设有一五档同步器(15),所述一五档同步器(15)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17)周向固定,所述一五档同步器(15)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套在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的轴向移动将一五档同步器(15)与五档从动齿轮(14)或一档从动齿轮(16)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位于二档从动齿轮(19)与六档从动齿轮(21)之间设有二六档同步器(20),所述二六档同步器(20)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26)周向固定,所述二六档同步器(20)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套在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的轴向移动将二六档同步器(20)与二档从动齿轮(19)或六档从动齿轮(21)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位于三档从动齿轮(23)与七档从动齿轮(25)之间设有三七档同步器(24),所述三七档同步器(24)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26)周向固定,所述三七档同步器(24)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套在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的轴向移动将三七档同步器(24)与三档从动齿轮(23)或七档从动齿轮(25)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17)上设有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与差速器输入齿轮(28)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设有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与差速器输入齿轮(28)啮合;所述电机输出轴(29)上还设有第一电机输出齿轮(31),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一电机输出齿轮(31)经电机惰轮轴(32)上设置的电机惰轮(33)与电机(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电混合驱动汽车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输入轴(9)、外输入轴(3)、第一中间轴(17)、第二中间轴(26)、电机输出轴(29)和差速器(27),所述外输入轴(3)设有轴向贯穿外输入轴(3)的轴孔,所述外输入轴(3)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左端轴承(41)与第二离合器(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输入轴(3)的另一端的轴孔内设有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42),所述内输入轴(9)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3)的轴孔后与第一离合器(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输入轴(9)的外壁与外输入轴(3)的轴孔内壁通过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42)滑动配合,形成内输入轴(9)与外输入轴(3)同轴心线布置结构,所述内输入轴(9)的另一端支撑在内输入轴右端轴承(43)上,所述第一离合器(1)、第二离合器(2)的输入端均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17)、第二中间轴(26)、电机输出轴(29)的轴心线与内输入轴(9)、外输入轴(3)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第一中间轴(17)的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左端轴承(44)上,所述第一中间轴(17)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右端轴承(45)上,所述第二中间轴(26)的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左端轴承(46)上,所述第二中间轴(26)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右端轴承(47)上,所述电机输出轴(29)的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左端轴承(48)上,所述电机输出轴(29)的另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右端轴承(49)上;所述外输入轴(3)上设有二倒档输入齿轮(4)和四六档输入齿轮(5),所述外输入轴(3)上设有的二倒档输入齿轮(4)与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19)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19)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倒档从动齿轮(11)啮合,所述外输入轴(3)上设有的四六档输入齿轮(5)分别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四档从动齿轮(13)以及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六档从动齿轮(21)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五档输入齿轮(22)、三档输入齿轮(6)、一档输入齿轮(7)、七档输入齿轮(8),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五档输入齿轮(22)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五档从动齿轮(14)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三档输入齿轮(6)分别与电机输出轴(29)上设有的第二电机输出齿轮(30)以及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三档从动齿轮(23)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一档输入齿轮(7)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一档从动齿轮(16)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七档输入齿轮(8)与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七档从动齿轮(25)啮合,所述第一中间轴(17)上位于倒档从动齿轮(11)与四档从动齿轮(13)之间设有四倒档同步器(12),所述四倒档同步器(12)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17)周向固定,所述四倒档同步器(12)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套在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的轴向移动将四倒档同步器(12)与倒档从动齿轮(11)或四档从动齿轮(13)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17)上位于五档从动齿轮(14)与一档从动齿轮(16)之间设有一五档同步器(15),所述一五档同步器(15)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17)周向固定,所述一五档同步器(15)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套在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的轴向移动将一五档同步器(15)与五档从动齿轮(14)或一档从动齿轮(16)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位于二档从动齿轮(19)与六档从动齿轮(21)之间设有二六档同步器(20),所述二六档同步器(20)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26)周向固定,所述二六档同步器(20)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套在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的轴向移动将二六档同步器(20)与二档从动齿轮(19)或六档从动齿轮(21)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位于三档从动齿轮(23)与七档从动齿轮(25)之间设有三七档同步器(24),所述三七档同步器(24)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26)周向固定,所述三七档同步器(24)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套在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的轴向移动将三七档同步器(24)与三档从动齿轮(23)或七档从动齿轮(25)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17)上设有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与差速器输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拴起王超徐朝聪龚永红赖鹏吴星霖杨鹏田松胡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