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003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4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包括两驱动电机,一制动箱位于两驱动电机的电机壳之间,各驱动电机的电机壳内固定连接定子,各驱动电机的转子内分别设置行星传动机构,各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出轴支承于电机壳和制动箱壳体,各输出轴的一端伸入制动箱壳体内各固定连接一个制动盘,各输出轴的另一端外伸出电机壳用于连接轮毂;所述电机壳通过一主减振机构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转向力矩齿轮副、两个转向力臂、转向驱动轴,转向驱动轴的一端与主减振机构的减振壳体周向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力矩齿轮副的从动齿周向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通过主动齿与转向电机固定连接,各转向力臂的一端与减振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机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特别涉及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1、轮毂电机是一种将电动机集成在车辆的车轮中的技术。传统的汽车通常将发动机安装在车辆的前部并通过传动系统向车轮传输动力。而轮毂电机通过将电动机直接安装在车轮周围的轮毂中,从而实现驱动力的直接传递。这种技术可以使得车辆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灵活的动力分配,并且车辆的结构更简化。

2、目前,集成度较高的轮毂电机包括独立转向的功能,但车轮在沿水平方向旋转时,车轮胎的外侧和内侧转动速度不一致,导致轮胎的内、外侧与地面的摩擦不同,使轮胎的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它通过沿轴向设置外侧轮驱动电机和内侧轮驱动电机,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两个侧轮,实现两个侧轮差速行驶,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和驾驶员的体验感;且各驱动电机的转子内分别设置行星传动机构,集成度更高,有利于整车空间的利用。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外侧轮驱动电机、内侧轮驱动电机,一制动箱位于两驱动电机的电机壳之间,与两驱动电机的电机壳固定连接,各驱动电机的电机壳内固定连接定子,各驱动电机的转子位于定子内,各驱动电机的转子内分别设置行星传动机构,各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出轴支承于电机壳和制动箱壳体,各输出轴的一端伸入制动箱壳体内各固定连接一个制动盘,各制动盘分别对应一制动钳,各输出轴的另一端外伸出电机壳用于连接轮毂,各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为空心轴,所述输入轴通过轴承支承于输出轴上,输入轴一端与转子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太阳轮,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架支承的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所述行星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内设置齿圈,所述齿圈与行星轮啮合;

4、所述电机壳通过一主减振机构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转向力矩齿轮副、两个转向力臂、转向驱动轴,所述转向驱动轴的一端与主减振机构的减振壳体周向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力矩齿轮副的从动齿周向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通过主动齿与转向电机固定连接,各转向力臂的一端与减振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机壳。

5、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转向驱动轴周向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主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弹簧、减振壳体、减振芯轴,所述减振芯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减振壳体的内腔中,另一端与两驱动电机的电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设置在减振芯轴的外壁,所述减振壳体的内腔中设置减振液体。

7、进一步地,所述各转向力臂与驱动电机的电机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副减振机构,所述第一副减振机构为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外壁设置有减振弹簧。

8、进一步地,所述各转向力臂与电机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副减振机构,所述第二副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器,以及连接杆,各转向力臂与电机壳体之间均设置两个连接杆,两连接杆之间设置一个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外壁设置有减振弹簧。

9、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各驱动电机能够分别驱动对应的侧轮,实现了两侧轮差速行驶、360°原地转向等多种复杂路况的行驶方案,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和驾驶员的体验感。

1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外侧轮驱动电机(4)、内侧轮驱动电机(5),一制动箱(3)位于两驱动电机的电机壳(11)之间,与两驱动电机的电机壳(11)固定连接,各驱动电机的电机壳(11)内固定连接定子,各驱动电机的转子(17)位于定子内,各驱动电机的转子(17)内分别设置行星传动机构,各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出轴(Z1)支承于电机壳(11)和制动箱壳体(18),各输出轴(Z1)的一端伸入制动箱壳体(18)内各固定连接一个制动盘(19),各制动盘(19)分别对应一制动钳(13),各输出轴(Z1)的另一端外伸出电机壳(11)用于连接轮毂,各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轴(Z2)为空心轴,所述输入轴(Z2)通过轴承支承于输出轴(Z1)上,输入轴(Z2)一端与转子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太阳轮(X1),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架(X4)支承的行星轮(X2)与太阳轮(X1)啮合,所述行星架(X4)与输出轴(Z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11)内设置齿圈(X3),所述齿圈(X3)与行星轮(X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21)还包括角度传感器(7),所述角度传感器(7)与转向驱动轴(Z5)周向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振机构(20)包括减振弹簧(10)、减振壳体(9)、减振芯轴(12),所述减振芯轴(12)的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减振壳体(9)的内腔中,另一端与两驱动电机的电机壳(11)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10)设置在减振芯轴(12)的外壁,所述减振壳体(9)的内腔中设置减振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转向力臂(14)与驱动电机的电机壳(11)之间设置有第一副减振机构(22),所述第一副减振机构(22)为减振器(15),所述减振器(15)的外壁设置有减振弹簧(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转向力臂(14)与电机壳(11)之间设置有第二副减振机构(23),所述第二副减振机构(23)包括减振器(15),以及连接杆(16),各转向力臂(14)与电机壳体()之间均设置两个连接杆(16),两连接杆(16)之间设置一个减振器(15),所述减振器(15)的外壁设置有减振弹簧(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外侧轮驱动电机(4)、内侧轮驱动电机(5),一制动箱(3)位于两驱动电机的电机壳(11)之间,与两驱动电机的电机壳(11)固定连接,各驱动电机的电机壳(11)内固定连接定子,各驱动电机的转子(17)位于定子内,各驱动电机的转子(17)内分别设置行星传动机构,各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出轴(z1)支承于电机壳(11)和制动箱壳体(18),各输出轴(z1)的一端伸入制动箱壳体(18)内各固定连接一个制动盘(19),各制动盘(19)分别对应一制动钳(13),各输出轴(z1)的另一端外伸出电机壳(11)用于连接轮毂,各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轴(z2)为空心轴,所述输入轴(z2)通过轴承支承于输出轴(z1)上,输入轴(z2)一端与转子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太阳轮(x1),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架(x4)支承的行星轮(x2)与太阳轮(x1)啮合,所述行星架(x4)与输出轴(z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11)内设置齿圈(x3),所述齿圈(x3)与行星轮(x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21)还包括角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健王怡刘德财彭飞王丁张子川谭天川周立志陈宗达陈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