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分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990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分动箱,主要包括发动机、第一飞轮、离合器外壳、离合器、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中间轴、输入轴齿轮、第一输出轴齿轮I、第一输出轴齿轮II、第二输出轴齿轮、中间轴齿轮、拨叉轴、拨叉,中间轴传动装置、第二飞轮、飞轮连接装置、分动箱外壳,所述中间轴传动装置由两个直径不同的齿轮和一个环形槽组成;输入轴将发动机动力输入分动箱;分动箱外壳的输入轴端与发动机连接,分动箱外壳的输出轴端与离合器壳连接;通过控制拨叉的轴向移动,实现了分动箱的两种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将原有的取力器和分动箱结合起来,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解决了车辆上装部分和底盘单独工作以及共同工作时的动力分配问题,属于汽车工程与机械领域。

An engine shunt box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ngine shunt box, which mainly includes an engine, a first flywheel, a clutch shell, a clutch, an input shaft, a first output shaft, a second output shaft, an intermediate shaft, an input shaft gear, a first output shaft gear I, a first output shaft gear II, a second output shaft gear, a intermediate shaft gear, and a fork shaft. A fork, an intermediate shaft drive, a second flywheel, a flywheel connection, and a shunt box. The intermediate shaft transmission consists of two gear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a ring slot; the input shaft inputs the engine power into the transfer box; the input shaft of the enclosur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generator,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enclosure shell.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utch shell. By controlling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fork, the two working states of the shunt box are realiz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power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 and chassis of the vehicle as well as the common work. It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and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分动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分动箱,能够实现输出轴单独输出以及输出轴和分动轴同时输出,属于工程机械领域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专用车的种类和数量也日益增多,人们对于上装部分的动力要求也日益多样化,有传统的增加取力器、分动箱,当需要的动力与底盘动力不匹配(功率或者转速与行车速度不合适)时,也有增加发动机作为动力源的,独立的发动机对于转速和功率的匹配是很方便的,不过增加发动机成本高,对于排放也不容易控制,使用取力器和分动箱还要考虑与底盘动力以及行车速度的匹配问题,现有的取力器和分动箱无法满足低行车速度时无法提供上装部分高转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有的工程车辆工作时需要底盘同时提供上装部分的高转速和车辆的低行驶速度以及工程车辆在转场时需要高行驶速度的需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的发动机分动箱方案。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发动机分动箱,主要包括发动机、第一飞轮、离合器外壳、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中间轴、输入轴齿轮、第一输出轴齿轮I、第一输出轴齿轮II、第二输出轴齿轮、中间轴齿轮、拨叉轴、拨叉,中间轴传动装置、第二飞轮、飞轮连接装置、分动箱外壳,所述中间轴传动装置有两个直径不同的齿轮和一个环形槽组成,中心对齐,中间有孔洞,其连接方式为:输入轴齿轮固定在输入轴上;第一输出轴齿轮I、第一输出轴齿轮II、第二飞轮固定在第一输出轴上;第二输出轴齿轮固定在第二输出轴上;中间轴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中间轴传动装置安装在中间轴上,中间轴传动装置通过拨叉在中间轴上轴向移动;拨叉安装在拨叉轴上,拨叉轴安装在分动箱外壳上,拨叉一端卡在中间轴传动装置上的环形槽内;第一输入轴和第一飞轮通过飞轮连接装置连接;分动箱外壳的输入轴一端与发动机固定连接;分动箱外壳的输出轴一端与离合器外壳固定连接;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和中间轴都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分动箱外壳上;输入轴齿轮与中间轴齿轮I常啮合;第一输出轴齿轮I和中间轴传动装置啮合时,第二输出轴处于不工作状态;第二飞轮和离合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齿轮I的直径与第一输出轴齿轮II的直径不同。所述中间轴传动装置与第一输出轴齿轮I啮合时,第一输出轴高速转动,当中间轴传动装置与第一输出轴齿轮II啮合时,第一输出轴低速运转。所述飞轮连接装置是花键或弹性联轴器。所述拨叉轴相对于输入轴,可以平行布置也可以垂直布置。所述拨叉一端与中间轴传动装置的环形槽结合部位安装有摆动拨片。所述中间轴传动装置跟随拨叉的带动在中间轴上作轴向运动。所述输入轴通过飞轮弹性联轴器与发动机飞轮连接,将发动机动力输入分动箱。所述第二飞轮代替第一飞轮,将动力从分动箱传递到离合器。所述分动箱外壳的输入轴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分动箱外壳的输出轴一端与离合器壳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发动机分动箱分动轴不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发动机分动箱分动轴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发动机分动箱,主要包括发动机8、第一飞轮81、离合器外壳7、离合器7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轴1、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中间轴4、输入轴齿轮11、第一输出轴齿轮I21、第一输出轴齿轮II22、第二输出轴齿轮31、中间轴齿轮41、拨叉轴5、拨叉51,中间轴传动装置42、第二飞轮23、飞轮连接装置12、分动箱外壳6,所述中间轴传动装置42有两个直径不同的齿轮和一个环形槽组成,其连接方式为:输入轴齿轮11固定在输入轴1上;第一输出轴齿轮I21、第一输出轴齿轮II22、第二飞轮23固定在第一输出轴2上;第二输出轴齿轮31固定在第二输出轴3上;中间轴齿轮41固定在中间轴4上、中间轴4穿过中间轴传动装置中心42与其固定连接,中间轴传动装置42通过拨叉51在中间轴4上轴向移动;拨叉51安装在拨叉轴5上,拨叉51一端卡在中间轴传动装置42上的环形槽内;第一输入轴1和第一飞轮81通过飞轮连接装置12连接;分动箱外壳6的输入轴一端与发动机8固定连接;分动箱外壳6的输出轴一端与离合器外壳7固定连接;输入轴1、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中间轴4、拨叉轴5通过轴承安装在分动箱外壳6上;输入轴齿轮11与中间轴齿轮I41常啮合;第一输出轴齿轮I21和中间轴传动装置42啮合时,第二输出轴3处于不工作状态;第二飞轮23和离合器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齿轮I21的直径小于第一输出轴齿轮II22的直径。所述中间轴传动装置42与第一输出轴齿轮I21啮合时,第一输出轴2高速转动,当中间轴传动装置42与第一输出轴齿轮II22啮合时,第一输出轴2低速运转。所述飞轮连接装置42是花键或弹性联轴器。所述拨叉轴5相对于输入轴1,平行布置于输入轴1。所述中间轴传动装置跟随拨叉的带动在中间轴上作轴向运动。所述输入轴通过飞轮弹性联轴器与发动机飞轮连接,将发动机动力输入分动箱。所述第二飞轮代替第一飞轮,将动力从分动箱传递到离合器。所述分动箱外壳的输入轴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分动箱外壳的输出轴一端与离合器壳连接,所述分动箱外壳6输入轴一端的端面接口尺寸与发动机8第一飞轮81一端的端面相匹配,分动箱外壳第一输出轴一端一的端面与离合器外壳7的端面接口尺寸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分动箱,主要包括发动机(8)、第一飞轮(81)、离合器外壳(7)、离合器(7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轴(1)、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中间轴(4)、输入轴齿轮(11)、第一输出轴齿轮I(21)、第一输出轴齿轮II(22)、第二输出轴齿轮(31)、中间轴齿轮(41)、拨叉轴(5)、拨叉(51),中间轴传动装置(42)、第二飞轮(23)、飞轮连接装置(12)、分动箱外壳(6),所述中间轴传动装置(42)由两个直径不同的齿轮和一个环形槽组成,其连接方式为:输入轴齿轮(11)固定在输入轴(1)上;第一输出轴齿轮I(21)、第一输出轴齿轮II(22)、第二飞轮(23)固定在第一输出轴(2)上;第二输出轴齿轮(31)固定在第二输出轴(3)上;中间轴齿轮(41)固定在中间轴(4)上、中间轴传动装置(42)安装在中间轴(4)上,中间轴传动装置(42)通过拨叉(51)在中间轴(4)上轴向移动;拨叉(51)安装在拨叉轴(5)上,拨叉轴(5)安装在分动箱外壳(6)上,拨叉(51)一端卡在中间轴传动装置(42)上的环形槽内;第一输入轴(1)和第一飞轮(81)通过飞轮连接装置(12)连接;分动箱外壳(6)的输入轴一端与发动机(8)固定连接;分动箱外壳(6)的输出轴一端与离合器外壳(7)固定连接;输入轴(1)、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和中间轴(4)通过轴承安装在分动箱外壳(6)上;输入轴齿轮(11)与中间轴齿轮(41)常啮合;第一输出轴齿轮I(21)和中间轴传动装置(42)啮合时,第二输出轴(3)处于不工作状态;第二飞轮(23)和离合器(7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分动箱,主要包括发动机(8)、第一飞轮(81)、离合器外壳(7)、离合器(7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轴(1)、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中间轴(4)、输入轴齿轮(11)、第一输出轴齿轮I(21)、第一输出轴齿轮II(22)、第二输出轴齿轮(31)、中间轴齿轮(41)、拨叉轴(5)、拨叉(51),中间轴传动装置(42)、第二飞轮(23)、飞轮连接装置(12)、分动箱外壳(6),所述中间轴传动装置(42)由两个直径不同的齿轮和一个环形槽组成,其连接方式为:输入轴齿轮(11)固定在输入轴(1)上;第一输出轴齿轮I(21)、第一输出轴齿轮II(22)、第二飞轮(23)固定在第一输出轴(2)上;第二输出轴齿轮(31)固定在第二输出轴(3)上;中间轴齿轮(41)固定在中间轴(4)上、中间轴传动装置(42)安装在中间轴(4)上,中间轴传动装置(42)通过拨叉(51)在中间轴(4)上轴向移动;拨叉(51)安装在拨叉轴(5)上,拨叉轴(5)安装在分动箱外壳(6)上,拨叉(51)一端卡在中间轴传动装置(42)上的环形槽内;第一输入轴(1)和第一飞轮(81)通过飞轮连接装置(12)连接;分动箱外壳(6)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陈英陈杰黄东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