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框架和帽框架的装配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04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帽框架包括:一可拆卸地连接到一刺绣缝纫机M1的连接单元(和帽框架的装配框架)的帽框架体;一体地附连到帽框架体并具有一弧形框架形状的一帽支承段,其中帽设置成从外面放上的状态;一用来从外面将帽C的待刺绣区域的附近部分压紧到帽支承段上的压紧件;以及一形成在帽支承段的帽顶侧上的一边缘的周向中心处的、为V形凹陷的帽中心参考区域,从放置在帽支承段上的帽C的外面可凭触觉识别该帽中心参考区域。在放置帽子的过程中,一操作者可在用他/她的手/手指通过帽的布料接触帽中心参考区域而凭触觉识别出它的同时,容易地将帽子的中心与帽中心参考区域对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用来保持一帽子以便用绣花机进行刺绣的框架,以及在帽子附连到帽框架或从帽框架上取下时所使用的帽框架的装配框架(settingframe)。
技术介绍
传统上,人们设计出一刺绣缝纫机,其能在诸如棒球帽之类的帽子的前面或左/右侧面上进行刺绣。在这样一刺绣机中,使一帽子预先放置在帽框架上,用刺绣缝纫机的一移动机构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该帽框架,由此,可在帽子上进行刺绣。此外,一般来说,当操作者对帽框架执行附连/取下帽子的操作时,使用一固定在操作架上的帽框架的装配框架。在此情形中,在帽框架附连到帽框架的装配框架上之后,帽子就保持在帽框架上或从帽框架上取下。例如,JP-A-11-200224揭示上述帽框架和帽框架的装配框架的一具体的结构。具体来说,帽框架包括一连接到移动机构的转动框架上的环形(薄圆筒形)的帽框架体、帽子戴在其上的一体地附连到帽框架体上的一弧形的帽支承段、一用来将待刺绣的帽子区域的附近部分压紧在帽支承段上的压紧件、以及一用来支承帽子突缘的且连接到帽框架体的突缘支承件。在此情形中,有两种类型的帽支承段和压紧件。在“非框架型”的帽框架中,帽支承段和压紧件恒定地夹住待刺绣的帽的区域的两侧。另一方面,在“框架型”的帽框架中,帽支承段和压紧件形成为一几乎方形框架的形状以恒定地夹住待刺绣的帽的待刺绣的区域周围的部分。另一方面,帽框架的装配框架具有一弧形的底框架,帽框架的帽框架体在一配装状态中从外面附连到底框架内。底框架沿其轴向方向相对长。尤其是,在帽子附连到“非框架型”的帽框架的情形中,在帽框架已附连到底框架的状态下,底框架朝向帽子顶的突出大大地甚于帽支承段的突出。待放到帽框架内的帽子从内面被接纳在突出部分处。这便于帽子放置到帽框架内的操作。其时,为了在帽1子规定位置处实施刺绣,必须将帽子放置到帽框架内处于一圆周方向对齐的状态。例如,在刺绣实施在帽子前面上的情形中,通过对齐帽框架的周向中心和帽子前面的中心,可实现帽子对帽框架的定位。传统上,为了做到这种对齐,一中心线刻划或标记在帽框架体上。因此,当一操作者进行对齐操作以使帽子的中心(大多数情形下,帽的前面上的中心缝)与中心线对齐时,他或她实施将帽子保持在帽框架内的操作。然而,在对齐的中心线刻在帽框架的帽框架体上的刺绣缝纫机中,一旦帽子放置到帽框架体上,中心线被帽子隐蔽住而不可见。其结果,帽框架的中心不能必要地与帽子的中心容易地对齐。此外,当帽子放置在帽框架上时,即使对齐得到满足,视具体情况而定,当帽被压紧件压住时,帽也可能沿圆周方向被压紧件滑动。为了消除这种不方便,也有人提出了这样一刺绣缝纫机,其中,中心线刻在突缘支承件的末端处,当帽子放置到帽框架体上时,中心线在该处没有被隐蔽不可见。然而,由于中心线的位置大大地远离待刺绣的区域,所以,不是那么容易地通过用视力核查中心线来将帽框架的中心与帽子的中心对齐。顺便提及的是,就具有框架形状的压紧件的框架型帽框架而言,用来对齐的中心线可刻在中心线不被隐蔽住的地方的压紧件的表面上。然而,由于帽子布料厚度的变化或压紧件压住帽子的力的变化,该压紧件会在其帽框架体(帽支承段)的周向位置内滑动。因此,用于对齐的中心线不能说明帽框架的准确的中心位置(中心位置不可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帽框架和一种帽框架的装配框架,当由帽框架保持帽子时,装配框架能够容易地和可靠地做到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帽框架包括一可拆卸地连接到刺绣缝纫机的移动机构上的环形的帽框架体;一附连到帽框架体并具有一弧形框架形状的的帽支承段,其中帽设置成从外面放上的状态;一用来从外面将帽的待刺绣区域的附近部分压紧到帽支承段上的压紧件;以及一形成在帽支承段的帽顶侧上的一边缘的周向中心处的帽中心参考区域,当从放置在帽支承段上的帽的外表面与其接触时可凭触觉识别该帽中心参考区域。在将帽子放置到帽框架内的过程中,一操作者将帽子放置在附连到帽框架体的帽支承段上,并用压紧件将帽子压紧在一对齐的状态。在此情形中,帽支承段设置有帽中心参考区域,在从帽的外表面与其接触时可凭触觉识别该帽中心参考区域。为此原因,在对齐帽子的过程中,不需用视力来识别中心线,而是用他/她的手/手指通过帽的布料接触帽中心参考区域时凭触觉识别该帽中心参考区域,通过将帽中心参考区域叠放在例如帽的中心上,操作者就可容易地对齐帽子。此外,用压紧件将帽子压紧在帽支承段上的操作也可这样进行用他/她的手/手指将帽子压紧在帽中心参考区域上。为此缘故,帽可放置且同时防止帽与帽框架对齐不准。因此,可以容易地和可靠地实现在用帽框架来保持帽时的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帽框架包括一可拆卸地连接到刺绣缝纫机的移动机构上的环形的帽框架体;一附连到帽框架体并具有一弧形框架形状的帽支承段,其中帽设置成从外面放上的状态;一用来从外面将帽的待刺绣区域的附近部分压紧到帽支承段上的压紧件;以及至少一对帽定位参考区域,它们形成在远离帽支承段的帽顶侧上的边缘的周向中心朝向其两侧预定长度的位置处,当从放置在帽支承段上的帽的外表面与其接触时可凭触觉识别所述帽定位参考区域。在将帽子放置到帽框架内的过程中,如上所述,当一操作者用他/她的手/手指通过帽的布料接触帽中心参考区域,凭触觉识别对称地位于帽支承段的中心的两侧上的帽定位参考区域时,操作者即可对齐帽子。在此情形中,通常在帽的前部上相对于中心侧向对称地形成线缝。因此,操作者通过将对应的线缝叠放在帽定位参考区域上就可容易地对齐帽子。此外,还在此情形中,通过用他/她的手/手指将帽子压紧在帽定位参考区域上,操作者就可通过压紧件实施将帽向下压紧在帽支承段上的操作,并同时防止帽与帽框架的对齐不准。因此,可容易地和可靠地实现在用帽框架保持帽时的对齐。在各个帽框架中,帽中心参考区域或各个帽定位参考区域可由一凹陷形成,该凹陷通过切割支承段的帽顶侧上的边缘的一部分而形成。更具体来说,凹陷可形成为从帽顶侧朝向帽开口侧变窄的V形。通过形成为凹陷的帽中心参考区域或帽定位参考区域,则其结构可做得相对简单,且也可容易地凭触觉识别。此外,如果帽的布料被对齐地压紧以使其进入凹陷,则进一步增强防止对齐不准的效果。另外,帽中心参考区域或各个帽定位参考区域可由一突出部或压印部形成。因此,帽中心参考区域或各个帽定位参考区域可以做成一简单的结构。顺便提及的是,可以这样进行构造在放上帽子或取下帽子的过程中,帽框架在处于从一刺绣缝纫机卸下的状态下可拆卸地附连到一帽框架的装配框架内。通过使用帽框架的装配框架,可进一步便于帽框架附连或取下帽子的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帽框架的装配框架是这样一框架,在将帽放上帽框架或从帽框架取下的过程中,一帽框架可拆卸地附连到这样的装配框架上。帽框架的装配框架包括一固定在一预定的工作台板上的弧形的底框架,帽框架附连在其预定的位置处;以及一形成在底框架的帽顶侧上的一边缘的周向中心处的帽中心参考区域,当从放置在帽框架上的帽的外表面与其接触时可凭触觉识别该帽中心参考区域。在一操作者将帽设置在帽框架内的情形中,首先,他或她将帽框架附连到帽框架的装配框架的底框架上,所述装配框架在其预定的位置处固定在一预定的工作台板上,然后,在对齐情况下在该状态中保持帽子放置在帽框架上。在此情形中,底框架设置有帽中心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保持帽子以便使用一刺绣缝纫机在帽的前部或侧部上的待刺绣的区域上实施刺绣的帽框架,其特征在于:一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刺绣缝纫机的一移动机构上的环形的帽框架体;一附连到所述帽框架体并具有一弧形框架形状的帽支承段,其中所述帽 设置成从外面放上的状态;一用来将所述帽的待刺绣区域的附近部分压紧到帽支承段上的压紧件;以及一形成在所述帽支承段的帽顶侧上的一边缘的周向中心处的帽中心参考区域,当从放置在所述帽支承段上的帽的外表面与其接触时可凭触觉识别该帽中心 参考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口保彦野口泰一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