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368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发光装置,改善常用折布边缝纫机其导引装置操作不易而造成布边宽度不一的问题,及改善附有裁布边刀具的缝纫机价格昂贵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缝纫机包含有缝纫臂及缝纫座,且该缝纫座具有车缝平台以作为车缝布料时的操作区域,其中,该车缝平台设置有发光装置对应该缝纫臂,由于该发光装置将光源透出边缘经折叠后的布料,使车缝作业者可依该布料透光的明暗程度清楚分辨折布边的宽度,使该布料的边缘车缝后的宽度一致而美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才几发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辅助车缝 作业者分辨折布边宽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车缝布料或衣物时,通常会将布料的边缘(如下摆或袖口 等处)向内翻折特定宽度,并于翻折处进行车缝,使车缝过后的布料其边缘达到平顺且美观的要求,但此车缝方式易产生下列缺陷1. 衣物布边的拗折都是人为操作,常无法将布边平均对等的折 制,且须一边拗折, 一边车缝,无法使工作者专心一致,而易造成 作业时的安全问题。2. 承上所述,当欲对布边进行美观的拗折修饰,其困难度更是 让人为的怯步,即4吏勉强为之,就大量生产的时效而言,确实无法 符合经济效益。为使车缝经验不足者或技巧不纯熟者可轻易地车缝布边,相关 缝纫机业者已提出一种辅助装置,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90821 号的"缝纫机车缝座结构改良",其包括基座、抵附弧片、挡止块、 抵制滑片及气缸座,该抵附弧片、该挡止块及该抵制滑片设置于该 基座上且该挡止块位于该抵附弧片及该抵制滑片之间,而该气缸座 配置于该基座下,车缝时将一布料边缘抵制于该挡止块且该布料一侧倚靠于该抵附弧片,通过该抵制滑片可滑动于该基座上的滑轨, 该4氐制滑片可朝该4氐附弧片位移并^氐触该布冲牛的另 一侧,而助于将 该布料折迭车缝成同一宽度的布边,但本传统技术于车缝作业时并 无法确认该布料边乡彖完全^氐制于该挡止块,车缝后易产生多余的布 冲牛而造成穿着时的不舒适感。有鉴于此,另有针对上述传统技术的缺陷改良的缝纫机,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22190号的"具有裁刀的缝纫机",该缝纫机是 底座本体上方延伸缝纫机臂,该底座本体设有筒状底座,该底座本 体外侧配置传动轴以带动裁刀轴,该裁刀轴是连动装"i殳于该筒状底 座的裁刀才几构, -使用者将布冲+边乡彖向内折迭后于该筒状底座进4亍车 缝,且该布料边乡彖经折迭后的多余布料可于车缝时通过该裁刀4几构 一并裁切,使布料的边缘平顺美观,且可避免车缝时产生多余布料 而寸吏穿着者感到不适,4旦该缝纫4几需另装i殳该裁刀轴及该裁刀才几构 等相关装置,如此制造出的缝纫机价格昂贵,非一般消费者所能负 荷。上述两个传统技术虽提供有助于车缝布边的缝纫机,但仅可作 为辅助,布边车缝的优劣实际上还需视车缝作业者的手艺及经验而 定,即^使利用上述缝纫^L的辅助装置,经—验不足者车缝时仍亦^[吏布 边的宽度不一或形成褶皱等,故上述传统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极为 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缝纫机发光装置,以改 善传统缝纫机其折布边导引装置操作不易而造成折布边宽度不一, 及具有修裁多余布边的刀具的缝纫机其价格昂贵的缺陷。经由以上可知,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缝纫才几发 光装置,其主要是缝纫机,该缝纫机包含有缝纫臂及缝纫座,且该 缝纫座具有车缝平台以作为车缝布料时的操作区域,其中,该车缝 平台设置有发光装置,由于该发光装置将光线透出布料,使车缝作 业者可清楚分辨折布边的宽度,使折布边宽度一致而美观。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技术缝纫机发光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 本技术可^f吏车缝作业者纟喿作时,可直接以一见觉的方式感 受布料透光的程度,即可调整布料边缘欲折迭的宽度。2. 该发光装置是可应用于任何缝纫机且装设简易,节省制造成 本而可降低销售价格。3. 该发光装置所产生的光线较不刺眼,即使正对车缝作业者, 亦不会使车缝作业者长时间操作下,眼睛受灯光直射而感到疲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7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发光装置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7-1至图7-3为本技术的折布边车缝4喿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结 构分解及发光装置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主要是缝纫 才几10,该缝纫才几10包含有缝纫座11及装i殳于该缝纫座11上的缝 纫臂12,该缝纫座11具有车缝平台13,用以提供车缝作业时所需 的空间,其中,该车缝平台13设置有发光装置20对应该缝纫臂12, 该发光装置20包含发光单元21及导布器22,而该导布器22具有 结合部221、组装部222及走线槽223,该发光单元21延i殳有配置 于该走线槽223的电源线211,该电源线211是连接于该缝纫机10 内部的电力供应装置(图中未示),而该结合部221设有多个结合 孔224以装"i殳于该车缝平台13,在本技术的图式实施例中,该 发光单元21是冷光板,且该组装部222粘设有胶着物与该发光单 元21组i殳定位,该车缝平台13i殳有安装槽131以容i殳该导布器22, 并1吏该发光单元21与该车》逢平台13位于同一平面,乂人而构成一种 具有发光装置20的缝纫4几10。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发光单元21可高于或〗氐于 该车缝平台13而与该车缝平台13位于不同平面(图中未示),而 该发光单元21除上述粘设固定于组装部222的型态外,还包含该 组装部222i殳有定位槽225以支撑装i殳该发光单元21(如图6所示); 另外,本技术的该发光单元21a可为容有多个灯具212的透光 罩(如图4所示),或周乡彖配置有多个灯具212的导光才反(如图5 所示的发光单元21b),其中,这些灯具212以发光二才及管为最佳。请参阅图7-1至图7-3所示,为本技术的折布边车缝^操作 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使用时是将布料40的布边41折迭 于下方(如图7-1所示),并于该车缝平台13上进行车缝作业,由 于该发光装置20产生光线并穿透该布料40,使车缝作业者可利用 该布津牛40透光的明暗禾呈度,而清楚分辨该布边41的宽度是否一致 (如图7-2所示),再将该布料40经该缝纫才几10的压脚30及车缝 针31缝纫出宽度一致且达到美观要求的布边41 (如图7-3所示)。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 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为 的等效变化与^f多改,皆应为本技术的纟支术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发光装置,所述缝纫机(10)包含缝纫臂(12)及缝纫座(11),且所述缝纫座(11)具有车缝平台(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缝平台(13)设置有发光装置(20)对应所述缝纫臂(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光装置(20)包含发光单元(21)及导布器(2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光单元(21 )延i殳有电源线(211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光单元(21 )是冷光一反。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光单元(21a)是容有多个灯具(212)的透光罩。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光单元(21b )是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周多彖配置多个灯具(212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布器(22 )设有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发光装置,所述缝纫机(10)包含缝纫臂(12)及缝纫座(11),且所述缝纫座(11)具有车缝平台(13),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缝平台(13)设置有发光装置(20)对应所述缝纫臂(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金旺林春祥
申请(专利权)人: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