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轮胎压力的控制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32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5:37
一种用于控制轮胎压力的控制回路,其中轮胎包括:轮辋(R);内胎(S),其可固定到轮辋(R),包封第一容积(A);轮胎(T),其固定到轮辋(R),包封内胎(S)和在内胎(S)外部的第二容积(B)。控制回路包括:受控压力管线(C),其可连接到压缩机;第一管线(11),其可连接到受控压力管线(C)并连接到第一容积(A)以用于将空气引入第一容积(A)内;第二管线(12),其可连接到受控压力管线(C)并连接到第二容积(B)以用于将空气引入第二容积(B)内。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一滑阀(V1),其是三通两位置阀,具有受控压力管线(C)连接到第一管线(11)的第一位置和受控压力管线(C)连接到第二管线(12)的第二位置。第一滑阀(V1)在常态下保持在第一位置,并且如果第一容积(A)中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则其可切换到第二位置。

Control loop for controlling tire pressure

A control loop for controlling tire pressure, in which the tires include the rim (R), the inner tube (S), which can be fixed to the rim (R), the first volume (A), the tire (T), fixed to the rim (R), the inner tube (S) and the second volume (B) outside the inner tube (S). The control loop includes a controlled pressure line (C) which can be connected to a compressor; the first pipeline (11) can be connected to a controlled pressure line (C) an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volume (A) for introducing air into the first volume (A); the second pipeline (12) can be connected to a controlled pressure line (C) and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volume (B) for the use of air. The second volume (B) is introduced. The control loop also includes a first slide valve (V1), which is a three pass two position valve with a controlled pressure line (C) connected to the first position of the first pipeline (11) and a controlled pressure line (C)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position of the second pipeline (12). The first slide valve (V1) remains in the first position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and can be switched to the second position if the pressure in the first volume (A) exceeds the predetermined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控制轮胎压力的控制回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轮胎压力的控制回路。本专利技术在可以执行现场操作和道路操作的操作机器和拖拉机中特别有用。在现场操作期间,较低的轮胎压力是优选的,而在道路操作和行驶期间,较高的轮胎压力是优选的,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以及降低燃料消耗。为了减少充气/放气时间,一些车轮是可用的,其包括内胎,该内胎包封伪容积,附接到轮胎内部的轮辋。通常,内胎充气并保持高压。为了增加/减少轮胎压力,轮胎内部和内胎外部的容积替代地被充气/放气。以这种方式,仅有限容积(其比轮胎包封的总容积小得多)需要被充气/放气,从而明显减少两种操作所需的时间。可用的车轮通过若干回路控制,所述回路包括用于对内胎进行充气/放气的至少一个管线和用于对容积进行充气/放气的至少一个单独的管线。此种回路非常复杂并且难以管理,并且还需要采用复杂的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必须允许这两种管线的空气供给。可用的车轮和控制回路的另一个缺点是,它们极难以在没有特别设计的现有机器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回路,其以简单且有效的方式允许车轮的轮胎压力的管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回路的一个优点是其需要单个供给管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回路的另一个优点是其不需要任何种类的电气/电子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回路的又一个优点是其几乎可以在每种现有机器上采用。从本专利技术的两个优选但非排它性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和附图中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好地体现,其中:图1公开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回路的第一实施例;图2公开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回路的第二实施例。参考图1,控制回路连接到包括轮辋(R)的轮胎。包封第一容积(A)的内胎(S)能够永久地或通过内胎(S)充气时产生的形状接头固定到轮辋(R)。轮胎(T)也固定到轮辋(R),所述轮胎包封内胎(A)和内胎(A)外部的第二容积(B)。有利的是,内胎(S)由织物制成,例如用于气囊的织物。以这种方式,内胎是柔性的但基本上是不可延伸的,并且其可以设计成当以最大压力充气时呈现期望的形状。优选地,内胎设计成不完全填充轮胎(T)容积,以便使轮胎(T)的纹线在工作条件下能自由变形。可以提供刚性结构,其覆盖内胎(S)以使得内胎(S)基本上不可延伸。控制回路包括受控压力管线(C),其可连接到压缩机或通常可连接到压缩空气源,例如通常安装在操作机器上的压缩机。第一管线(11)可连接到受控压力管线(C)并连接到第一容积(A)以用于将空气引入第一容积(A)内。第二管线(12)可连接到受控压力管线(C)并连接到第二容积(B)以用于将空气引入第二容积(B)内。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一滑阀(V1),其是三通两位置阀,具有受控压力管线(C)连接到第一管线(11)的第一位置和受控压力管线(C)连接到第二管线(12)的第二位置。第一滑阀(V1)在常态下保持在第一位置。如果第一容积(A)中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则第一滑阀(V2)可切换到第二位置。采用第一滑阀(V1)允许通过单个受控压力管线(C)对第一容积(A)和第二容积(B)单独地进行充气。该单个受控压力管线(C)可以通过常见的车轮(即由非机器或拖拉机的一部分的装置充气的车轮)的充气阀,或者如果机器或拖拉机如此设置,其是连接到轮胎压力控制系统的管线。图1的实施例的如下工作。第一滑阀(V1)常开,即通过例如弹簧保持在第一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到受控压力管线(C)的供应通过第一管线(11)对第一容积(A)进行充气。当第一容积(A)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值(其足以克服将阀芯保持在第一位置的力)时,第一滑阀(V1)切换到第二位置并且受控压力管线(C)被置于与第二管线(12)连通,使得第二容积(B)充气。优选地,第一滑阀(V1)通过第一管线(11)内的压力被引导到第二位置。有利地,出口滑阀(V2)连接到第二管线(12)并且连接到出口管线(D)。出口滑阀(V2)是双通两位置阀,并且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其关闭第二管线(12)和出口管线(D)之间的连接,在第二位置中,其接通第二管线(12)和出口管线(D)之间的连接。所述出口滑阀(V2)例如通过弹簧而在常态下保持在第一位置。如果第二容积(B)中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则出口滑阀(V2)可切换到第二位置。出口滑阀(V2)的功能如下。当第二容积(B)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值(其足以克服将阀芯保持在第一位置的力)时,出口滑阀(V2)切换到第二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管线(12)被置于与出口管线(D)连通并且第二容积(B)的充气停止。优选地,出口滑阀通过第二管线(12)中的压力被引导到第二位置。优选地,出口滑阀(V2)设置有调节装置,其允许调节将阀芯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所需的压力。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作用在弹簧上的螺钉,该弹簧将阀芯推向第一位置。以这种方式,为了使第二容积(B)放气,对调节装置施加作用并且减小将阀芯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所需的压力就足够了。控制回路可以至少设置有沿着受控压力管线(C)放置以便防止从第一滑阀(V1)回流的第一止回阀(C1)和/或沿着第一管线(11)放置以便防止从第一容积(A)回流的第二止回阀(C2)。在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控制回路包括沿着第二管线(12)在第一滑阀(V1)与第二容积(B)之间放置的第二滑阀(V3)、以及沿着第二管线(12)在第二滑阀(V3)和第二容积(B)之间放置的第三滑阀(V4)。第二滑阀(V3)是三通两位置阀,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其将第二容积(B)连接到出口管线(D),以及在第二位置中,其将第二管线(12)连接到第二容积(B)。第三滑阀(V4)是双通两位置阀,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其关闭第二管线(12),以及在第二位置中,其接通第二管线(12)。第二滑阀和第三滑阀二者在常态下都保持在其第一位置。第三滑阀(V4)可在第二管线(12)内的压力超过第一预定压力时切换到第二位置。如果第二管线(12)内的压力高于第二预定压力(第二预定压力高于所述第一预定压力),则第二滑阀(V3)可切换到第二位置。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回路如下工作。在所有的滑阀(V1,V3,V4)处于其第一位置时,空气到受控压力管线(C)的进给通过第一管线(11)对内胎(S)进行充气。当内胎(S)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值,即期望的充气压力时,第一滑阀(V1)切换到第二位置,使受控压力管线(C)与第二管线(12)连通。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滑阀(V1)通过第一管线(11)内的压力被引导到第二位置。优选地,第二滑阀和第三滑阀二者都通过第二管线(12)内的第一滑阀(V1)和第二滑阀(V3)之间的压力被引导到其第二位置。在第二滑阀(V3)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管线(12)内的压力增加。当该压力超过第一预定压力值时,第三滑阀(V4)切换到第二位置。第二管线(12)内的压力继续增加,并且当达到第二预定压力时,第二滑阀(V3)也切换到第二位置。在第二和第三滑阀(V3,V4)二者都处于其第二位置时,第二容积(B)通过第二管线被供给空气,并且轮胎(T)被充气。当通过图2中未示出的压力传感器测量的轮胎(T)内部的压力达到期望值时,空气供给停止并且第二滑阀和第三滑阀(V3,V4)切换到其第一位置,从而关闭第二容积(B)。第一滑阀(V1)通过内胎(S)内的压力保持在第二位置,但是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轮胎的压力的控制回路,其中所述轮胎包括:轮辋(R);内胎(S),所述内胎包封第一容积(A);轮胎(T),所述轮胎固定到轮辋(R),所述轮胎包封内胎(S)和内胎(S)外部的第二容积(B);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受控压力管线(C),所述受控压力管线能够连接到压缩机;第一管线(11),所述第一管线能够连接到受控压力管线(C)并连接到第一容积(A)以用于将空气引入到第一容积(A)内;第二管线(12),所述第二管线能够连接到受控压力管线(C)并连接到第二容积(B)以用于将空气引入到第二容积(B)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滑阀(V1),所述第一滑阀是三通两位置阀,所述三通两位置阀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受控压力管线(C)连接到第一管线(11),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受控压力管线(C)连接到第二管线(12);第一滑阀(V1)在常态下保持在第一位置;如果第一容积(A)中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则第一滑阀(V1)能够切换到第二位置;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第二滑阀(V3),所述第二滑阀沿着第二管线(12)放置在第一滑阀(V1)和第二容积(B)之间;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第三滑阀(V4),所述第三滑阀沿着第二管线(12)放置在第二滑阀(V3)和第二容积(B)之间;所述第二滑阀(V3)是三通两位置阀,第二滑阀的该三通两位置阀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其将第二容积(B)连接到出口管线(D),在第二位置中,其将第二管线(12)连接到第二容积(B);所述第三滑阀(V4)是双通两位置阀,所述双通两位置阀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其关闭所述第二管线(12),在第二位置中,其接通第二管线(12)。第二滑阀和第三滑阀二者在常态下都保持在其第一位置;第三滑阀(V4)在第二管线(12)内的压力超过第一预定压力时能够切换到第二位置;如果第二管线(12)内的压力超过高于所述第一预定压力的第二预定压力,则第二滑阀(V3)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13 IT UB2015A0055671.一种用于控制轮胎的压力的控制回路,其中所述轮胎包括:轮辋(R);内胎(S),所述内胎包封第一容积(A);轮胎(T),所述轮胎固定到轮辋(R),所述轮胎包封内胎(S)和内胎(S)外部的第二容积(B);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受控压力管线(C),所述受控压力管线能够连接到压缩机;第一管线(11),所述第一管线能够连接到受控压力管线(C)并连接到第一容积(A)以用于将空气引入到第一容积(A)内;第二管线(12),所述第二管线能够连接到受控压力管线(C)并连接到第二容积(B)以用于将空气引入到第二容积(B)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滑阀(V1),所述第一滑阀是三通两位置阀,所述三通两位置阀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受控压力管线(C)连接到第一管线(11),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受控压力管线(C)连接到第二管线(12);第一滑阀(V1)在常态下保持在第一位置;如果第一容积(A)中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则第一滑阀(V1)能够切换到第二位置;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第二滑阀(V3),所述第二滑阀沿着第二管线(12)放置在第一滑阀(V1)和第二容积(B)之间;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第三滑阀(V4),所述第三滑阀沿着第二管线(12)放置在第二滑阀(V3)和第二容积(B)之间;所述第二滑阀(V3)是三通两位置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贝内维利R·默尔塞利
申请(专利权)人:凯斯纽荷兰中国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