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针床凸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05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多梭栉经编机的槽针床凸轮,该凸轮由轮盘和与轮盘互为一体并设有轴孔的轴颈组成;轮盘外周是具有上升运动段和下降运动段的外运动循环曲面,以其所说轮盘的外运动循环曲面,是控制槽针床运动循环曲面;轮盘的相对于轴颈的另一面,设有与轮盘外运动循环曲面相共轭的内运动循环曲面为主要特点;具有结构合理简单;能够满足多梭栉经编机编织工艺要求;对于编织物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都有明显积极意义等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梳祁经编机的槽针床凸轮,属于经编机技术。技术背景本技术是可与机头凸轮、针芯床凸轮、脱圈板凸#摆臂、摆轴配 合互动控制编织的多梳棉经编机的槽针床凸轮。所说多梭榨经编机完成编织花编织物的过程,主要包括移针绕围,针背 和针前垫纱、成圏、脱團g移等编织程序。而槽针床凸轮,则是与针芯床 凸轮、机头凸^脱圈板凸轮互动,有序适时完成所说编织过程的槽针^i^ 动控制凸轮。已有的槽针床凸轮,由轮盘和与轮盘互为一体^it有轴孔的轴颈组成。 采取轴颈开口槽通过螺钉与凸轮轴紧固的连接结构;其轮盘外周是具有上升运动段和下I^动段的运动循环曲面。由于已有技^Mt针床凸轮的所说运动 循环曲面i殳计不合理,不能满足编织工艺过程要求,以IUI生编织物花型变 异、断经和损伤4十头等4支术问题。而槽4十床的下If^动,^J^取复位弹簧式 才/U^結构来实现的。这不但结构复杂,而JLii会发生槽针床下I^动呆滞和/ 或下降运动不到位的问题,影响经编机编织工艺过程的正确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种结构合理筒单的,能够正 确地与机头凸轮,针芯床凸轮,脱围板凸轮和摆轴、肖I給互动控制完成 编织的多梳辨经编机的槽针床凸轮,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有效提高所说 经编机的生产效率和编织物的质量。本技术解决其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与机头凸轮,针芯床凸轮,脱圈板凸#摆臂、摆轴配合互动控 制完成编织的多梭棉经编机的槽针床凸轮,该凸轮由轮盘和与轮盘互为一体并设有轴孔的轴颈组成,轴颈设有用来与其凸轮甜目抱紧连接的轴向开口槽, 在与开口槽相垂直方向设有用来紧固轴颈和其凸轮轴的紧固螺钉安装孔;轮盘外周是具有上升运动段和下降运动段的外运动循环曲面,其创新点在于: 所说轮盘的外运动循环曲面,是控制槽针运动循环曲面;轮盘的相对于轴 颈的另一面,设有与轮盘外运动循环曲面相共轭的内运动循环曲面。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 ,由于轮盘外周是控制槽针运动循 环曲面,即完全符合经编^织工艺要求的夕卜运动循环曲面,也ifcAi^斤说 外运动循环曲面,是能与机头凸轮,针芯床凸轮、脱團板凸^摆臂、摆轴 正确有序配合互动控制完成编织任务的运动循环曲面,这样就不会产生断经, 编织物花型变异和损伤针头等技术问题;且采用与外运动循环曲面共辄的内 运动循环曲面,来完成槽针床的下I^动,这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下lfil动 正确到位,非常有利于经编机的正常工作,从而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所述外运动循环曲面和内运动循环曲面的上升运动段,最好是以其轴 颈水平轴线一側为0。基准,在其O。与80°之间为空行程快速上升段,在 其80°与160。之间为准备移针绕圈慢速上升段,在其160。与189。之间 为移针绕圏緩慢上升段,189。为上升运动的极点和下降运动的起始点;所 述下降运动段,在其下If^动起始点189°与210°之间为准备移针脱團緩 慢下f^动段,在其210°与275°之间为移针脱闺慢速下i^动段,在其275°与360°之间为空行程快速下降运动段。上升运动段和下降运动段这样的布置,既可满;Mt针床上下运动的工艺要求,而且布置紧凑合理,所说凸轮大小适宜,与其它另部件配掩^适。所必卜运动循环曲面最好是,以其轴颈水平轴线一側为0。和同一母圆为基 准的分JL/升程值分别是0° /Omm, 10° /0.29mm, 30° /2.92腿,60° /10.6 腿,80° /19.58mm,120。 /27.66mm,160。 /28.79mm, 189° /29.3mm, 210° /29.2mrn, 240° /25.65mrn, 275° /16.22mm, 300° /9.54mm, 340° /0.93mm, 360° /Omm;所述与夕卜运动循环曲面相共辄的内运动循环曲面,以其轴颈水 平轴线一側为0°和与夕卜运动循环曲母圆同中心的母圆为基准的分勿升程值 分别是0° /Omm, 10° /0.71mm, 30° /3.99mm, 60° /1231mm, 80° /19.95mm, 120° /28.28mm, 160° /30.53mm, 189° /31.74mm, 210° /31.94mm, 240° /28.2mm, 275° A9.1腿,300° /10.02mm, 340° /0.2mm, 360。 /Omm。这是给出的一种优选的本技术外、内运动循环曲面。其所 说的外运动循环曲面的母圆直径为162 163mm,内运动循环曲面的母圆直径 为133 134mm。应当i兌明的是,以上所i兌的本技术的外、内运动循环曲面,是4W 生产实践,在a实验并采集大量数据的辆上,通过电脑^4以^r后得出 的,且通过在机,是完全符合经编机编织工艺要求的。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本技术所具有的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满 足多梳棉经编机编织工艺要求;对于编织物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都有明显积极意义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中所示7为安装定位销轴孔。本技术可通过定位销轴,将其与机头凸轮,针芯床凸#脱圏板凸轮一起,正确地与凸轮轴定位配装; 图2是图l的右视图;图3是如同图l、 2所示本技术的夕卜运动循环曲面6的雇Jf曲线图; 图4是如同图1、 2所示本技术的与外运动循环曲面6共辄的内运动循环曲面5的展开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4所示。一种可与机头凸轮,针芯床凸轮,脱圈板凸#摆臂、摆轴配合互动控 制完成编织的多梭辨经编机的槽针床凸轮,该凸轮由轮盘1和与轮盘1互为 一体^H殳有轴孔的轴颈2组成,轴颈2设有用来与其凸轮轴相抱紧连接的轴 向开口槽3 ,在与开口槽3相垂直方向设有用来紧固轴颈2和其凸i^轴的紧 固螺钉安装孔4 ;轮盘1外周是具有上升运动段和下1^动段的夕卜运动循环 曲面6。且所"^^盘1的夕卜运动循环曲向6,是控制槽针te动循环曲面;轮 盘1的相对于轴颈2的另一面,设有与轮盘1夕卜运动循环曲面6相共扼的内 运动循环曲面5;且该内运动循环曲面5是可令与其外运动循环曲面6相偶合的升降导轮紧贴在夕卜运动循环曲面6上的复位导轮逸动的凹陷。这样成型 加工非常方便。所述外运动循环曲面6和内运动循环曲面5的上升运动段,以其轴颈2水平轴线一侧为0°基准,在其0。与80。之间为空行程快速上 升段,在其80°与160°之间为准备移针绕團慢iUi升段,在其160。与189 °之间为移针绕團緩慢上升段,189°为上升运动的极点和下降运动的起始 点;所述下降运动段,在其下降运动起始点189°与210°之间为准备移针 脱團變隄下I^动段,在其210°与275°之间为移针脱圉慢速下降运动段, 在其275°与360°之间为空行程快速下降运动段。如此来实现本技术 凸轮的单元运动循环过程。且所述外运动循环曲面6,以其轴颈2水平轴线 一側为0。和同-"#圓为^>银的分>^/升程值分别是:0° /Omm,10。 /0.29mm, 30° /2.92mm,60° /10.6廳,8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与机头凸轮、针芯床凸轮、脱圈板凸轮和摆臂、摆轴配合互动控制完成编织的多梭栉经编机的槽针床凸轮,该凸轮由轮盘(1)和与轮盘(1)互为一体并设有轴孔的轴颈(2)组成,轴颈(2)设有用来与其凸轮轴相抱紧连接的轴向开口槽(3),在与开口槽(3)相垂直方向设有用来紧固轴颈(2)和其凸轮轴的紧固螺钉安装孔(4);轮盘(1)外周是具有上升运动段和下降运动段的外运动循环曲面(6),其特征在于:    a、所说轮盘(1)的外运动循环曲面(6),是控制槽针床运动循环曲面;    b、轮盘(1)的相对于轴颈(2)的另一面,设有与轮盘(1)外运动循环曲面(6)相共轭的内运动循环曲面(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良春凌伯明蒋惠民谢雪松应康逢金华锋金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