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亮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内槽凸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666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内槽凸轮。包括有上凸轮(3A)、下凸轮(3B)、衬套(8),其中上凸轮(3A)、下凸轮(3B)的一端均为垂直于轴心线的平面,另一端做成具有升程和回程的工作曲面,上凸轮(3A)、下凸轮(3B)分别从衬套(8)的两端分别套入衬套(8)的内腔,且上凸轮(3A)工作曲面的最高点与下凸轮(3B)工作曲面的最低点正对,上、下凸轮的工作曲面与衬套(8)内腔围成了具有升程和回程的闭合环形内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包括有上凸轮、下凸轮,上凸轮、下凸轮分别从衬套的两端分别套入衬套的内腔,使上、下凸轮的工作曲面与衬套内腔围成了具有升程和回程的闭合环形内轮槽的结构,因此,其可有效地改变运动规律,提高工作可靠性,消除噪音,并简化加工工艺,从而降低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内槽凸轮,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产生直线运动输出的新型内槽凸轮。属于内槽凸轮的改造技术。2、
技术介绍
目前产生直线运动输出的机构主要是曲柄滑块机构。此机构因铰点多,转轴多为悬臂轴,且其输出特性换向不良,故加工成本高,易磨损,噪音大,且往往需附加平衡滑块,造成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有效改变运动规律,提高工作可靠性,消除噪音并简化加工工艺,从而降低制造成本的内槽凸轮。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上凸轮(3A)、下凸轮(3B)、衬套(8),其中上凸轮(3A)、下凸轮(3B)的一端均为垂直于轴心线的平面,另一端做成具有升程和回程的工作曲面,上凸轮(3A)、下凸轮(3B)分别从衬套(8)的两端分别套入衬套(8)的内腔,且上凸轮(3A)工作曲面的最高点与下凸轮(3B)工作曲面的最低点正对,上、下凸轮的工作曲面与衬套(8)内腔围成了具有升程和回程的闭合环形内轮槽。上述上凸轮(3A)、下凸轮(3B)工作曲面为使从动件的加速度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包络面。上述上凸轮(3A)、下凸轮(3B)的升、回程包角之和为360°,其中升程包角为升程曲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内槽凸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凸轮(3A)、下凸轮(3B)、衬套(8),其中上凸轮(3A)、下凸轮(3B)的一端均为垂直于轴心线的平面,另一端做成具有升程和回程的工作曲面,上凸轮(3A)、下凸轮(3B)分别从衬套(8)的两端分别套入衬套(8)的内腔,且上凸轮(3A)工作曲面的最高点与下凸轮(3B)工作曲面的最低点正对,上、下凸轮的工作曲面与衬套(8)内腔围成了具有升程和回程的闭合环形内轮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亮
申请(专利权)人:方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