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8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包括上止和下止,所述上止和下止均设有槽沟可结合拉链布条的纱芯及拉链齿,并且下止具有凸出的嵌块可结合在两拉链布条的纱芯侧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制造较容易,且有较好的外观,可防止拉头脱出,可以防止射注点凸出于上止的表面而使衣物的纱线被钩拉或刮伤人。(*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针对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加以改良,使上、下止挡可以被方便加工、制造,且上、下止挡由射制方式成型在拉链布条上,可以与该拉链布条形成颜色一致、不会刮人、牢固的结合,且可以防止拉头脱出。
技术介绍
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种传统的隐形拉链,其上止挡91、下止挡92为利用超声波将薄透明胶膜在拉链布条上直接熔接而成,成型的隐形拉链上止挡91、下止挡92,形成薄片半圆弧形状,因此,上止挡91、下止挡92无法完全包覆最终链齿93,致使链齿93的端边凸出而形成锐利凸出物,在使用时该凸出物将会形成刮人情况,再且,薄透明胶膜与链齿、拉链布条的颜色无法形成一致,使隐形拉链较不美观,无法达到隐形的目的。另外,该隐形拉链的制造步骤,为先在拉链布条上将链齿定寸冲洗后,再熔接上、下止挡,及再作穿头工作,将该拉链头穿过上止以形成在拉链布条上,因此,制造上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在拉链布条的链齿定寸冲洗后,先作穿拉头工作,再在拉链布条上直接射制上、下止挡,以形成较方便的加工制造,并可防止拉头脱出。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上、下止挡可以与链齿、拉链布条形成同一颜色,以达到包覆链齿,并可以避免因链齿的凸出而刮人的情况出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包括上止和下止,所述上止和下止均设有槽沟可结合拉链布条的纱芯及拉链齿,并且下止具有凸出的嵌块可结合在两拉链布条的纱芯侧边。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主要是利用上止、下止被直接成型在拉链布条上,因此,上止、下止的加工制造较容易,且使隐形拉链有较好的外观。2.当成型上止的模具为二板式模具时,上止还可以设有凹入上止表面的弧凹部,并将成型上止的射注点设于弧凹部,这样,可以防止射注点凸出于上止的表面,可防止衣物的纱线被钩拉或刮伤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现有隐形拉链的反面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成型在隐形拉链的反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一成型在隐形拉链的正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图6为图4的B-B剖面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分解立体图;图8为实施例三的分解立体图。其中1上止;11槽沟;12弧凹部;13射注点;2下止;21槽沟;22嵌块;3拉链布条;31拉头;32纱芯;33拉链齿;4上止;41槽沟;42弧凹部;43射注点;44凸出部;5下止;51槽沟;52嵌块;53侧块;6上止;61槽沟;62底片;7下止;71槽沟;72嵌块;73凸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将隐形拉链形成上下反置,以使隐形拉链的构造易于了解,所述隐形拉链主要由上止1及下止2所构成。如图2、图3、图4所示,上止1被直接射制成型在拉链布条3的两侧上端,成局部包覆拉链布条3的上端链齿33,上止1的厚度T1小于拉头31的隧道高度T,及上止1的宽度W1大于拉头31的隧道二分之一宽度W,由上止1阻止拉头31由该端直接脱出,上止1各具有一槽沟11用以结合在拉链布条3的纱芯32,必要时,在上止1的内侧边设有弧凹部12,弧凹部12较上止1的表面凹入,且将用以成型上止1的射注点13设于弧凹部12,两上止1可以成局部的进入至拉头31隧道内。下止2被直接射制成型在该拉链布条3的下端,成局部包覆拉链布条3的下端链齿33,拉链布条3的下止2厚度T2大于拉头31的隧道高度T,或下止2的宽度W2可以大于拉头31的二分之一隧道宽度W,用以阻止拉链布条3的拉头31由该端脱出,下止2具有两槽沟21用以结合在拉链布条3的两纱芯32,在拉链布条3的底边设有凸出的嵌块22,嵌块22可以成型在两拉链布条3的纱芯32侧面,使两拉链布条3相互间具有较好的结合。如图4、图5、图6所示,为上止1及下止2成型在拉链布条3的正面情况,上止1及下止2在拉链布条3的表面仅成较小的凸出,且将隐形拉链的上下端边数链齿33包覆,对隐形拉链而言,有较好的外观,且其上、下终端链齿33被包覆,所以可以防止终端链齿33凸出伤人,且拉头31对两拉链布条3的拉链齿33作开闭时,上止1及下止2具有可以阻止拉头31脱出的作用。实施例二如图7所示,包括上止4、下止5,上止4被成型在拉链布条3的上端,上止4具有一槽沟41用以结合在拉链布条3的纱芯32,必要时,在上止4的内侧边也可以设置弧凹部42,弧凹部42比上止4的表面凹入,且将用以成型上止4的射注点43设于弧凹部42,上止4具有向一侧凸出的凸出部44,使上止4的最大宽度W3可以大于拉头31的隧道宽度W,由上止4用以阻止拉链布条3的拉头31由该端脱出。下止5被成型在拉链布条3的下端,下止5具有两槽沟51用以结合在拉链条3的两纱芯32,在拉链布条3的底边设有凸出的嵌块52,嵌块52可以成型在两拉链布条3的纱芯32的侧面,使两拉链布条3相互间具有较好的结合,下止5具有凸出的侧块53,使下止5的最大宽度W4可以大于拉头31的二分之一隧道宽度W,用以阻止拉链布条3的拉头31由该端脱出。实施例三如图8所示,包括上止6、下止7,上止6由三板式模具成型,上止6局部包覆拉链布条3的上端链齿33,上止6具有一槽沟61用以结合在拉链布条3的纱芯32,在本实施例中,槽沟61的开口具有一向内延伸的底片62,由底片62可以将拉链布条3及链齿33一并包覆,使上止6与拉链布条3成牢固的结合,上止6可以成局部进入于拉头31的隧道,由上止6阻止拉链布条3的拉头31由该端脱出。下止7被成型在拉链布条3的下端,成局部包覆拉链布条3的下端链齿33,下止7具有两槽沟71用以结合在拉链布条3的两纱芯,在拉链布条3的底边设有凸出的嵌块72,嵌块72可以成型在两拉链布条3的纱芯32侧面,使两拉链布条3相互间具有较好的结合,下止7另设有凸出的凸块73,使下止7的最大高度T4可以大于拉头31的隧道高度W,用以阻止拉链布条3的拉头31由该端脱出。权利要求1.一种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包括上止和下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和下止均设有槽沟可结合拉链布条的纱芯及拉链齿,并且下止具有凸出的嵌块可结合在两拉链布条的纱芯侧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设有凹入于上止表面的弧凹部,并且成型该上止的射注点位于该弧凹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设有凸块,使上止的最大宽度大于拉头的隧道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的槽沟开口设有底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止设有凸块,使下止的最大高度大于拉头的隧道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止至少设有向一侧凸出的凸出部,使下止的最大宽度大于拉头的二分之一隧道宽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包括上止和下止,所述上止和下止均设有槽沟可结合拉链布条的纱芯及拉链齿,并且下止具有凸出的嵌块可结合在两拉链布条的纱芯侧边;本技术加工制造较容易,且有较好的外观,可防止拉头脱出,可以防止射注点凸出于上止的表面而使衣物的纱线被钩拉或刮伤人。文档编号A44B19/24GK2617209SQ032218公开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形拉链的止挡装置,包括上止和下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和下止均设有槽沟可结合拉链布条的纱芯及拉链齿,并且下止具有凸出的嵌块可结合在两拉链布条的纱芯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禧堂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