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宝川专利>正文

拉链头之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6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链头之结构改良。它由拉链基座、中心块、拉环及上盖所组成,拉链基座之上基座片中央前后各具有带有扣卡粒的扣卡片,一呈弓形之中心块,其前端上方连接一斜上指向的弹片,中心块前端下方向下延伸一前端片,中心块尾端下方连接一止回钩座,止回钩座底面对边角具有单向止挡型的一对止回钩;上盖前后端各开设方形卡孔,上盖的内部两侧各具有一侧护条。该产品组装快速且构件体精简,运用在服饰上,使服饰具有方便穿戴、解卸的功能。(*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头之结构改良,其系与条型拉链齿结合后,可运用在服饰上,进而使服饰具有方便穿戴、解卸的功能。习式之拉链头系由拉链基座、中心块、簧片、拉环及上盖所组合而成;其中拉链基座是一上基座片与下基座片两者间蒂连一连结块所构成,该上基座块之上面中央前后各具有一座块,此座块朝外侧面上具有方形凹坑,在两座块间的上基座片上具有一贯穿的透孔,该透孔两侧再有左右呈对称的四个呈三角形之侧挡片。一呈C型的中心块,其自由端上具有一止回钩,该中心块系置放在前述之上基座片之两座块间,而止回钩正好置入上基座片之透孔中,且此中心块并受四个侧挡片的保护。前述之中心块在置入两座块间前,会在中心块之内凹处置入拉环的拉杆,接着在中心块上方放置一簧片,最后再将一上盖套设在两座块外,该上盖并将簧片及中心块包藏其内,上盖前后端部份再冲凹入座块之凹坑内,而与拉链基座结合。习式拉链头当拉环不斜上拉引时,簧片会将中心块下压,而中心块之止回钩的尖端会突穿透孔,并凸出上基座片之底面。当拉环斜上方拉引后,会将中心块上提,使止回钩之尖端上移没入透孔中。习式拉链头在设计时系朝向当使用者不拉引拉环时,拉链头是无法在拉链齿上作下移,此防止拉链头下移的方式,是利用了中心块上的止回钩,当使用者不拉引拉环时,止回钩的尖端是凸伸出上基座片底面,并且卡在拉链齿之齿间,而该止回钩因是呈直角三角形,是具有一斜边者,当拉链头上移,止回钩的斜边与拉链齿之齿接触,可使拉链头上移,而当拉链头下移时,是止回钩的垂直边与拉链齿之齿接触而形成卡制作用,故习式拉链头在上行时可不借重拉环拉引,但当拉链头要下移时则必须借重到拉环的拉引。习式拉链头当不拉引拉环而只能单向移动的设计,是现有拉链头的基本设计,但习式拉链头因构件过多,且构件在组装时零散,无法单一组装后即行固定;又上盖套设上拉链基座上后需再有一道冲压结合的程序,因此习式的拉链头在从事自动化组装时,中心块及簧片的组放将是因难症结所在,将会使拉链头的组装程序更加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快速且构件体精简的拉链头之结构改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产品由拉链基座、中心块、拉环及上盖所组合而成;拉链基座之上基座片中央前后各具有带有扣卡粒的扣卡片,其中位在前方的扣卡片尾面两侧各连接侧翼片,在各侧翼片上具有向上开口的卡入型轴孔,而在两侧翼片间的上基座片上具有一方坑,至于位在后方的扣卡片,于其前方的上基座片上具有贯穿上基座片的方形透孔;一呈弓形之中心块,其前端上方连接一斜上指向的弹片,该中心块前端两侧各具有轴粒,又中心块前端下方向下延伸一前端片,另,中心块尾端下方连接一止回钩座,该止回钩座底面对边角具有单向止挡型的一对止回钩;上盖前后端各开设方形卡孔,该上盖的内部两侧各具有一侧护条。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之剖视图(一)。图3为本技术之剖视图(二)。图4为本技术与拉链齿之关系图。图号说明(3)拉链头(30)拉链基座 (300)上基座片(301)下基座片(302)连结块 (31)扣卡片(310)扣卡粒 (32)侧翼片 (320)轴孔(33)中心块 (330)轴粒(331)弹片(332)前端片 (333)止回钩座(334)止回钩(34)上盖 (340)卡孔(341)侧护条(35)拉环 (350)拉杆(36)透孔(37)方坑 (4)拉链齿(40)齿请参阅图1所示,图中揭露本技术之拉链头(3)系由拉链基座(30)、中心块(33)、拉环(35)及上盖(34)所组合而成;拉链基座(30)系上基座片(300)与下基座片(301)间以一连结块(302)蒂连所构成,其中上基座片(300)中央前后各具有一扣卡片(31),各扣卡片(31)外缘面具有扣卡粒(310),而在前方之扣卡片(31)尾面两侧各连接一侧翼片(32),在各侧翼片(32)上具有向上开口的卡入型轴孔(320),而在两侧翼片(32)间的上基座片(300)上具有一方坑(37),至于位在后方的扣卡片(31)前则有一贯穿基座片(300)的方形透孔(36)。一呈弓型的中心块(33),其前端两侧各凸设一轴粒(330),而中心块(33)的前端上方连接一斜上指向的弹片(331),另中心块(33)前端的下方延伸一前端片(332),再者,中心块(33)尾端下方连接一止回钩座(333),该止回钩座(333)下方对角具有一对单向止挡型的止回钩(334) 当中心块(33)与拉链基座(30)结合前,先将拉环(35)之拉杆(350)置入中心块(33)下方,而中心块(33)与拉链基座(30)组合后,中心块(33)之轴粒(330)卡入侧翼片(32)之轴孔(320)中,而中心块(33)之前端片(332)则置入方坑(37)中,至于中心块(33)之止回钩座(333)则置入透孔(36)中。上盖(34)之前后端各开设方形卡孔(340),当其与拉链基座(30)组合时,上盖(34)之卡孔(340)则会与拉链基座(30)之扣卡片(31)的扣卡粒(310)形成扣组,进而使上盖(34)与拉链基座(30)得以结合,如即可组成本技术之拉链头;另,上盖(34)内部两侧各具有一侧护条(341),该两侧护条(341)间的距离略大于中心块(33)的厚度,当拉链头(3)组合完成后,两护条(341)会包夹中心块(33),使中心块(33)不会左右过度的移动。继续参阅图2所示,图中揭示当拉环(35)不斜上拉引时,弹片(331)自由端因顶持到上盖(34)所产生的弹力,会将中心块(33)以轴粒(330)为圆心,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止回钩座(333)上的止回钩(334)凸伸出上基座片(300)的底面,又因中心块(33)前方的前端片(332)会与方坑(37)壁面抵触,而可防止中心块(33)的过分顺时针方向转动。继续参阅图3所示,图中揭示当拉环(35)向斜上方拉引,会将中心块(33)逆时针方向上提,克服弹片(331)的弹力,使止回钩(334)对上移没入透孔(36)中。最后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的拉链头(3)与习式的拉链头同具有当不拉引拉环(35)而有单向移动的形式。当本技术拉链头(3)不斜上拉引拉环(35),单向型式的止回钩(334)当位置适当时,会卡入拉链齿(4)的齿(40)间,而使拉链头(3)只能上移而无法下移,一旦拉链头(3)要下移时,需得拉引拉环(35),使止回钩(334)上移没入拉链基座(30)的方坑(37)中,方可在拉引拉环的同时一并牵引拉链头(3)下移,而使拉链齿(4)的啮合状态分离。本技术的构件仅有四个,且每一构件在单一组装后即行固定,所以本技术拉链头在行自动化顺序组装时,不会因自动化顺序组装后的移动受震而散落,故可简化自动化组装的程序,而且是完全符合自动化组装生产的一种产品设计。权利要求1.一种拉链头之结构改良,它是由拉链基座、中心块、栓环及上盖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拉链基座之上基座片中央前后各具有带有扣卡粒的扣卡片,其中位在前方的扣卡片尾面两侧各连接侧翼片,在各侧翼片上具有向上开口的卡入型轴孔,而在两侧翼片间的上基座片上具有一方坑,至于位在后方的扣卡片,于其前方的上基座片上具有贯穿上基座片的方形透孔;一呈弓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头之结构改良,它是由拉链基座、中心块、栓环及上盖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拉链基座之上基座片中央前后各具有带有扣卡粒的扣卡片,其中位在前方的扣卡片尾面两侧各连接侧翼片,在各侧翼片上具有向上开口卡入型轴孔,而在两侧翼片间的上基座片上具有一方坑,至于位在后方的扣卡片,于其前方的上基座片上具有贯穿上基座片的方形透孔;一呈弓形之中心块,其前端上方连接一斜上指向的弹片,该中心块前端两侧各具有轴粒,又中心块前端下方向下延伸一前端片,另,中心块尾端下方连接一止回钩座,该止回钩座底面对边角具有单向止挡型的一对止回钩;上盖前后端各开设方形卡孔,该上盖的内部两侧各具有一侧护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宝川
申请(专利权)人:洪宝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