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50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步骤编织,在每个包含部分地形成有多层重叠的层叠部(4)的针织物的部分的手感没有差别,即:利用全针的线圈配置的形成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在其两端相连接、在第一针织物内部分地形成有两层以上针织物重叠的层叠部(4)的筒状针织物(11)的步骤;使被形成层叠部(4)的纵行线圈以及位于比形成层叠部(4)的纵行更靠针织物侧端侧的纵行线圈移动,并成为在形成层叠部(4)的纵行线圈的形成中使用的针间配置移圈用的空针的抽针线圈配置的编宽扩宽步骤(s3);和形成层叠部(4)的纵行线圈的编织结束时,成为和形成层叠部的纵行以外的区域的线圈相同大小的线圈地形成细线圈而编织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的步骤(s4)。(*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横机上,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在其两端连续,同时,在第一针织物内形成有两层以上织物部分重叠的层叠部。
技术介绍
通过在编织工序的过程中以接合的状态编织在横机上编织的针织物彼此,能够省略或者简化后面的缝制工序。例如,在汗衫的前身上形成口袋,能够编织口袋针织物部和口袋针织物部重叠的口袋内针织物部与后身重叠为三层的针织物。就这样,将不需要在横机上形成并缝制口袋和衿等部分的工序的针织物称为无缝制针织物。已知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为用在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上具备上部床的四床横机,编织成前后身在两端连续的筒状针织物,同时,编织在前身上形成口袋的三层状针织物。如上所述,作为编织形成有口袋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采用被称为抽针编织的编织技术。抽针编织是下述的编织方法例如将前侧针织物的线圈分配到前后针床的第奇数根针上,将后针织物的线圈分配到第偶数根针上,编织前侧针织物时将后侧针织物的线圈全部附属到后针床上的第偶数根针上,编织后侧针织物时将前针织物的线圈全部附属到前针床上的第奇数根针上。在上述口袋部针织物通过抽针编织来编织重叠成三层的针织物时,考虑分别用口袋部周围部分(每一根针,一纵行)一半的密度(每两根针,一纵行)来编织口袋表侧部和隐藏在口袋表侧部中的口袋里侧部。在这种方法中,用不配置用于线圈形成中的针间移圈用的空针的全针线圈配置来对直到开始形成口袋的部位进行编织。然后,在被形成口袋的部位,将前侧针织物编织用的针在口袋用针织物部编织用的针和隐藏在口袋用针织物部中的口袋内针织物部形成用的针中交互分开地进行编织。在这一方法中,因为每隔一根针重叠为两层地形成口袋针织物部和口袋内针织物部,所以口袋针织物部和口袋内针织物部的纵行数成为原来的一半。就这样,被编织的针织物的口袋针织物部以及口袋内针织物部与周围的部分相比,沉降弧大大地伸长,可透过针织物看到,所以商品价值显著下降。作为其它的方法,虽然存在利用编织而缝制不在织机上形成口袋的其它用途的口袋用的针织物的作业的缝合方法,但增加了工序并导致成本增加。而且,作为其它的方法,存在通过在抽针状态编织包含口袋部的针织物整体,用相同的编织密度编织口袋部和除此以外的部分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方法中,编织中需要的针的数量增加,不用针床长度的较大的横机就不能进行编织。而且,被编织的针织物没有腰,缺乏质感。编织时在使用的横机是双床横机时编织三层或者四层的针织物的情况下,以在各个针织物的编织中三根中用一根针或者四根中用一根针的线圈配置进行编织。即使在双床横机中编织相同针织物的情况下,也需要比四床横机长的针床长度,因而编织时需要的针的数量增加。而且,对于针编弧,沉降弧变得过大的问题与用四床横机进行编织的情况相比变得更加显著。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研制,其目的是公开一种编织方法,在包含一部分重叠为多层的层叠部的针织物中,用不同的线圈配置使编织的每个部分在手感上不产生差别,和已有的编织方法相比,可以用较短的针床长度的横机进行编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是,利用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相对的至少前后一对针床,上述针床分别具有多根针,而且上述针床的至少一个可以左右推压,在上述针床间针迹可以移圈的横机,编织使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在其两端相连续,同时,在第一针织物内形成二层以上的针织物重叠的层叠部的筒状针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1)利用全针的线圈配置形成的步骤;2)编宽扩宽步骤,使被形成层叠部的纵行线圈以及位于比被形成层叠部的纵行更靠针织物侧端侧的纵行线圈移动,并成为在用于形成层叠部的纵行线圈的形成中的针间配置移圈用的空针的抽针线圈配置;和3)形成细线圈,以便形成层叠部的纵行线圈的编织结束时,成为与形成层叠部的纵行以外的区域的线圈相同大小的线圈,从而编织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的步骤。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构成,利用编织筒状针织物时采用的通常的编织方法,编织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在两端连续的筒状针织物。通常的编织方法是指在具备前后一对针床的双床横机中利用抽针编织而编织针织物的方法,在前后一对针床上具备上部床的四床织机上不在用于线圈的形成的针间配置移圈用的空针来进行编织的全针编织。在形成层叠部之前,将为全针的线圈配置的层叠部的线圈配置设为抽针的线圈配置。使层叠部内的线圈和与这些线圈相比位于针织物的侧端侧的线圈在相对的针床上移圈,推压至少前后某一方的针床。然后,每进行适当的节距推压,就使层叠部的线圈退回到原来的针床上。然后,反复执行推压和线圈的退回操作,成为层叠部扣合到每适宜根数的针的抽针的线圈配置。每适宜根数的针是在用上述双床横机进行抽针编织时形成三层时与隔两根针扣合,形成四层时与隔三根针扣合的状态。在四床横机中是隔一根针扣合的状态。而且,其中隔一根、隔两根、隔三根针是最低限度的数量,如果空出在这以上的纵行间隔进行编织也只要不损害织物的质感,也可以空出在其以上的间隔来进行编织操作。接着,在通过上述编织在层叠部内形成的空针上,形成成为在层叠部重新形成的针织物的起头的线圈。在层叠部为两层(和第二针织物部结合为共三层)时,形成一层线圈,在层叠部为三层(和第二针织物部结合为共四层)时,在先重新形成一层线圈之后,使该线圈移动到不构成编织障碍的位置上,形成又一层线圈。然后,在前后针床之间使成为编织障碍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动,编织三层或者四层针织物。这时,形成细线圈,以使在编织层叠部的线圈结束时,使层叠部的线圈成为和层叠部以外的线圈相同大小的线圈。就这样,能够使在抽针状态形成的部分和在全针状态编织的其它的部分的线圈的手感相同。而且,还有一个特征是,在上述编宽扩宽的步骤,在开始形成层叠部的部位使形成有层叠部的纵行线圈以及和形成有层叠部的纵行线圈相比位于针织物侧端侧的线圈移动,并成为在形成有层叠部的纵行线圈在用于形成线圈的针间配置移圈用的空针的抽针的线圈配置。而且,还有一个特征是,在层叠部的编织结束后,进行编宽减小的步骤,将层叠部的线圈退回到全针的线圈配置。而且,还有一个特征是,使形成有第一针织物的层叠部的纵行线圈以及和形成有层叠部的纵行相比位于针织物侧端侧的线圈、和与第二针织物的层叠部相对的部分的纵行线圈以及和层叠部相对的部分的纵行线圈相比位于针织物侧端侧的纵行线圈,移圈到各自相对的针床上,在每推压前后至少任一个针床,进行规定的节距推压时,使与形成有第一针织物的层叠部的纵行线圈和形成有第二针织物的层叠部的纵行相对的部分的纵行线圈退回到原来的针床上,使形成有层叠部的纵行以及和层叠部相对的部分纵行线圈为抽针的线圈配置。而且,编宽扩宽步骤和/或编宽减小步骤包括通过移动线圈进行喂纱编织的步骤,从编织宽度宽的一侧的针织物或者估计编织宽度变宽的一侧的针织物的针织物侧端侧的线圈顺次移圈到扣合在另一侧针床上的针织物侧端的线圈外侧,以便不扩大第一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和第二针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差这样地。附图说明图1的a表示紧身衣1,b是在a的X-X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c是表示a的紧身衣1的针床上的编织宽度变化的图,d表示层叠部编织时的线圈配置。图2是表示编织流程的流程图。图3~9是第一实施例示出的编织过程图。图10的a表示用第二实施例中编织的筒状针织物11,图10的b是a的Y-Y线处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c是表示a的筒状针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利用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相对的至少前后一对针床,所述针床分别具有多根针,而且所述针床的至少一个可以向左右推压,在所述针床间针迹可以移圈的横机,使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在其两端相连续,同时,在第一针织物内形成二层以上针织物部分地重叠的层叠部,其特征在于,包含:1)由全针的线圈配置形成的步骤;2)使形成层叠部的纵行线圈以及和位于比形成层叠部的纵行更靠针织物侧端侧的纵行线圈移动,并成为在形成层叠部的纵行线圈的形成中使用的针间配置移圈用的空 针的抽针线圈配置的编宽扩宽步骤;和3)由细线圈形成,以便形成层叠部的纵行线圈的编织结束时,成为和形成层叠部的纵行以外区域的线圈相同大小的线圈,从而编织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一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