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6835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编织多段筒状基底部并且在这些筒状基底部织入线材时,使沿线圈纵行方向跨越筒状基底部的外侧的搭接纱不显眼。在使用横编机、使用基底喂纱嘴(8)编织k段筒状基底部(1)的期间,使喂线嘴(9)往复一次,在第m段的筒状基底部(1)的前基底部(1F)织入线材(9Y),并且在第n段的筒状基底部(1)的后基底部(1B)织入线材(9Y)。其中,k是2以上的自然数,m是1以上k以下的自然数,n是1以上k以下且除m以外的自然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筒状基底部织入线材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手套的插入口的附近部分织入弹力纱(线材),使插入口具有伸缩性。弹力纱向上述附近部分的织入,例如能够采用集圈,也能够采用镶嵌编织。在将线材织入筒状基底部的情况下,有时每编织多段筒状基底部而织入一段线材。这是因为在例如织入弹力纱作为线材的情况下,若弹力纱的量过多,则有时筒状针织物的伸缩性会变得过大。在每编织多段基底部而织入一段线材的情况下,以往会进行图4的编织示意图所示的编织。首先,图4(A)表示如下的状态:使用供给基底针织纱8Y的基底喂纱嘴8编织筒状基底部1,形成了在构成该筒状基底部1的前基底部1F和后基底部1B筒状地织入了线材9Y的筒状插入部5。供给线材9Y的喂线嘴9在筒状基底部1的外侧待机。从该状态开始,反复如下的工序:编织多段筒状基底部1(参考图4(B)),并形成在该筒状基底部1筒状地织入了线材9Y的筒状插入部5(参考图4(C))。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170251号公报在图4所示的以往的编织方法中,连接第n次的筒状插入部5和第n+1次的筒状插入部5的搭接纱4,配置在筒状基底部1的外侧。在沿线圈纵行方向邻接的筒状插入部5之间编织出的筒状基底部1的段数越多,该搭接纱4越长,可能会损害针织物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编织多段筒状基底部并且在这些筒状基底部织入线材时,使沿线圈纵行方向跨越筒状基底部的外侧的搭接纱变得不显眼。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备前后相向的前针床和后针床、供给基底针织纱的基底喂纱嘴以及供给线材的喂线嘴的横编机,编织多段通过由前针床编织的前基底部和由后针床编织的后基底部构成的筒状基底部,并且在筒状基底部织入线材。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使用基底喂纱嘴编织k段筒状基底部的期间,使喂线嘴往复一次,在第m段筒状基底部的前基底部织入线材,并且在第n段筒状基底部的后基底部织入线材。其中,k是2以上的自然数,m是1以上k以下的自然数,n是1以上k以下且除m以外的自然数。例如,可以列举出在k=4的情况下,m=2、n=4,或m=4、n=2。或者可以列举出在k=2的情况下,m=1、n=2,或m=2、n=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列举出如下的方式:使处于纱线交叉侧的喂线嘴移动到非交叉侧而在筒状基底部织入线材的编织动作,在基底喂纱嘴位于非交叉侧时进行。在此,“交叉侧”是指,在从基底喂纱嘴和喂线嘴位于筒状基底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同侧的筒状基底部的外侧的状态开始、移动了喂线嘴时,从喂线嘴伸出的线材与从基底喂纱嘴伸出的基底针织纱交叉的一侧,“非交叉侧”是指,从喂线嘴伸出的线材与从基底喂纱嘴伸出的基底针织纱不交叉的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列举出如下的方式:在使喂线嘴移动而在筒状基底部织入线材时,在筒状基底部的喂线嘴的移动方向的终端侧的端部线圈上使线材集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列举出k是4以下的方式。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通过在编织k段筒状基底部的期间在第m段前基底部和第n段后基底部织入线材,能够编织出在筒状基底部螺旋状地织入了线材的筒状针织物。通过这样在筒状基底部螺旋状地织入线材,沿线圈纵行方向跨越筒状基底部的外侧的搭接纱,在筒状基底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分开。即,在以往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集中于筒状基底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方的搭接纱,在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在该编织宽度方向的左右分开,变得比以往短。结果,能够在筒状基底部使搭接纱不易显眼。调整喂线嘴和基底喂纱嘴的移动顺序、以防止在上述交叉侧从喂线嘴伸出的线材与从基底喂纱嘴伸出的基底针织纱交叉,根据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使在筒状基底部的交叉侧的搭接纱不易显眼。根据在筒状基底部的喂线嘴的移动方向的终端侧的端部线圈上使线材集圈的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使在筒状基底部的该终端侧的搭接纱不易显眼。在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只要使筒状基底部的段数(上述k)为4以下,就能够使筒状基底部的搭接纱几乎看不到。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示意图。图2是实施方式2所示的编织工序的前半部分的编织工序图。图3是实施方式2所示的编织工序的后半部分的编织工序图。图4是以往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筒状基底部;1F前基底部;1B后基底部;2螺旋状插入部;2F前插入部;2B后插入部;3端部线圈;4搭接纱;5筒状插入部;8基底喂纱嘴;8Y基底针织纱;9喂线嘴;9Y线材;FB前针床;BB后针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实施方式中,说明采用了如下的双针床横编机的编织例: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前后方向上相互相向的前针床(以下称为FB)和后针床(以下称为BB),BB能够左右位移。当然,使用的横编机并不限定于双针床横编机,也可以是四针床横编机。<实施方式1>在实施方式1中,根据图1的编织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更具体来说,说明使用供给基底针织纱的基底喂纱嘴来编织多段筒状基底部、并且在这些多段的筒状基底部螺旋状地织入弹力针织纱(线材)的例子。在图1(A)中,通过采用了供给基底针织纱8Y的基底喂纱嘴8的筒状编织,编织至少一段筒状基底部1。筒状基底部1是通过由FB(未图示)编织的前基底部1F和由BB(未图示)编织的后基底部1B筒状地连接而形成的。此外,虽然在图1(A)中没有图示,但由喂线嘴9供给的弹力针织纱(线材9Y)处于已被织入了筒状针织物的状态。在图1(B)中,使喂线嘴9向纸面右侧移动,在图1(A)中编织出的筒状基底部1的后基底部1B织入线材9Y。线材9Y向筒状基底部1的织入,能够采用在后基底部1B的线圈上使线材9Y形成集圈的编织、在后基底部1B的线圈之间插入线材9Y的镶嵌编织。此外,即使在采用镶嵌编织的情况下,也优选在喂线嘴9的移动方向的终端通过集圈而使线材9Y连接到后基底部1B。在图1(C)中,通过采用了基底喂纱嘴8的筒状编织,编织至少一段筒状基底部1。此时,使喂线嘴9在筒状基底部1的外侧保持待机。在图1(D)中,使喂线嘴9向左方向移动,在图1(C)中编织出的筒状基底部1的前基底部1F织入线材9Y。按照以上说明的步骤,形成螺旋状插入部2,该螺旋状插入部2由被织入图1(A)中编织出的筒状基底部1的后基底部1B的后插入部2B(参考图1(B))、和被织入图1(C)中编织出的筒状基底部1的前基底部1F的前插入部2F(参考图1(D))螺旋状地连接而成。结果,沿线圈纵行方向跨越筒状基底部1的外侧的搭接纱4、4在筒状基底部1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分开。左右分开的搭接纱4、4比图4所示的以往的搭接纱4短,所以不易显眼。图1(D)之后,若再编织多段筒状基底部1并且在这些筒状基底部1织入线材9Y,则可以反复进行图1(A)~图1(D)的编织。在该反复编织时,也能够使筒状基底部1的段数变化。例如,若渐渐减少筒状基底部1的段数,则能够编织出弹力针织纱(线材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备前后相向的前针床和后针床、供给基底针织纱的基底喂纱嘴、以及供给线材的喂线嘴的横编机,编织多段通过由所述前针床编织的前基底部和由所述后针床编织的后基底部构成的筒状基底部,并且在所述筒状基底部织入所述线材,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基底喂纱嘴编织k段所述筒状基底部的期间,使所述喂线嘴往复一次,在第m段的所述筒状基底部的所述前基底部织入所述线材,并且在第n段的所述筒状基底部的所述后基底部织入所述线材,其中,k是2以上的自然数,m是1以上k以下的自然数,n是1以上k以下且除m以外的自然数。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2.12 JP 2014-0246661.一种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备前后相向的前针床和后针床、供给基底针织纱的基底喂纱嘴、以及供给线材的喂线嘴的横编机,编织多段通过由所述前针床编织的前基底部和由所述后针床编织的后基底部构成的筒状基底部,并且在所述筒状基底部织入所述线材,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基底喂纱嘴编织k段所述筒状基底部的期间,使所述喂线嘴往复一次,在第m段的所述筒状基底部的所述前基底部织入所述线材,并且在第n段的所述筒状基底部的所述后基底部织入所述线材,其中,k是2以上的自然数,m是1以上k以下的自然数,n是1以上k以下且除m以外的自然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针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野高志池中政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