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状织物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55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由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构成的筒状针织物的第一针织物内的区域A、区域B、区域C在其交界折叠,和与之对向的部分的第二针织物加在一起,重合成四层并将其固定,通过利用包含有以下工序的编织形成针织物,利用相同的针床宽度,可以获得更大筒径的针织物,其中,所述工序包括:(a)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B及区域C和第二针织物附属于第二针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区域A的工序,(b)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A附属于第一针床上的针、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C和第二针织物附属于第二针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第一针织物的区域B的工序,(c)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A、区域B附属于第一针床上的针、第二针织物附属于第二针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第一针织物的区域C的工序,(d)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A、区域B、区域C附属于第一针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第二针织物的工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至少备有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上,在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于其两端连接起来的筒状针织物的第一针织物内,至少在一部分区域内将针织物折叠三层,和第二针织物加在一起重叠成四层织成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一种编织方法,该方法利用将上表面上配备有多个织针的针床前后对向地配置、前后针床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位移地构成的横机,通过在编织针织物的过程中,进行针织物的编织终结部(编み终わり部)的防脱散(解れ止め)处理,易于进行编织结束后的后续处理。作为这种编织方法,已知下述方法,即,将前身大片,后身大片,右袖,左袖等各个衣片按照其形状进行成形编织,编织成称之为整套服装的针织物,编织完毕之后,将衣片彼此接合,构成针织衣物。此外,作为另外的编织方法,已经提出了一种编织针织物的方法,所述针织物在编织完成之后,无需进行后续处理或基本上没有必要进行后续处理,这种针织物一般称之为无缝制针织物,就像将前后身大片和衣袖接合、形成有领口的运动衫那样。在编织无缝制针织物时,当在横机上编织作为将前身大片和后身大片在其两端连接起来的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编织成的针织物的筒径,由编织时所使用的针床的宽度决定。从而,为了编织更大筒径的筒状针织物,必须进一步加宽编织时所使用的横机的针床的宽度。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方法,在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于其两端连接起来的筒状针织物的第一针织物内,至少在一部分区域上将针织物折叠成三层,和第二针织物加在一起将针织物重叠成四层进行编织。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编织方法,是一种使用至少具有第一、第二前后一对针床、其中的一个针床或两个针床能够左右滑动地构成的横机,编织成将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在其两端连接起来的筒状针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针织物内的针织物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将沿着针织物的宽度方向相邻的区域A、区域B、区域C三个区域在其交界处折叠,将从针织物表面侧起按照区域A、区域B、区域C的顺序重叠成三层的第一针织物、和与该区域对向的部分的第二针织物重叠成四层,并将其固定,通过进行包含以下工序的编织,形成针织物,所述工序为(a)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B及区域C和第二针织物附属于第二针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区域A的工序,(b)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A附属于第一针床上的针、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C和第二针织物附属于第二针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第一针织物的区域B的工序,(c)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A、区域B附属于第一针床上的针、第二针织物附属于第二针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第一针织物的区域C的工序,(d)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A、区域B、区域C附属于第一针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第二针织物的工序。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结构,在第一针织物内的区域A、区域B、区域C和第二针织物重叠成四层的状态下,通过将区域A、区域B、区域C和第二针织物的线圈在前后针床之间移圈,在使之附属于第一针床或第二针床的针的状态下进行编织。通过将针织物折叠并进行编织,可以编织成筒径比编织中使用的针床宽度大的筒针织物。此外,其特征之一在于,在区域B中当编织完毕时,作为双反面线圈,形成成为正面线圈的线圈,作为正面线圈,形成成为双反面线圈的线圈。此外,其特征之一在于,用第二针床的针形成区域B。此外,其特征之一在于,在针床长度方向的不同区域内并行地以下编织在第一针织物内的针织物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上,将沿着针织物宽度方向邻接的区域A、区域B、区域C三个区域在其交界处折叠,将第一针织物的区域A、区域B、区域C三个区域和第二针织物重叠成四层进行的编织,在第二针织物内的针织物宽度方形的至少一部分上,将沿着针织物宽度方向邻接的区域D、区域E、区域F三个区域在其交界处折叠,将第二针织物的区域D、区域E、区域F三个区域和第一针织物重叠成四层进行的编织。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结构,在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两个针织物内,将针织物折叠成三层进行编织。此外,其特征之一在于,将区域A和区域B的交界部与区域C连接和/或将区域B和区域C的交界部与区域A连接。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结构,折叠成三层形成的部分是闭合的。此外,其特征之一在于,每一个线圈横列进行区域A和区域B的交界部与区域C的连接,和/或区域B和区域C的交界部与区域A的连接。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结构,在折叠成三层的状态下形成的部分,沿线圈横列方向连续闭合,形成管状。此外,其特征之一在于,每隔规定的线圈横列进行区域A和区域B的交界部与区域C的连接,和/或区域B和区域C的交界部与区域A的连接。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结构,形成称之为折皱花样的特殊针织组织。附图说明图1-a表示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编织的开身针织衫,图1-b是在图1-a的线i-i处的剖面图。图2-a是示意地表示在横机中开身针织衫的编织工艺的图示,图2-b是表示对应于图2-a的各个阶段P1~P4的针织物的固定状态的图示,图2-c是表示在阶段P1中的线圈配置的图示。图3是表示第一个实施例的编织线圈横列图。图4是表示第一个实施例的编织线圈横列图。图5是表示第一个实施例的编织线圈横列图。图6是在图2-a中用虚线X包围的部分的透视剖面图。图7-a是表示第二个实施例的筒状针织物11的编织状态的图示,图7-b是表示筒状针织物11的线圈配置的图示,图7-c是将筒状针织物11展开的图示。图8是表示第二个实施例的编织线圈横列图。图9是表示第二个实施例的编织线圈横列图。图10是表示第三个实施例的筒状针织物21的图示。图11是表示第三个实施例的编织线圈横列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和附图一起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在前后一对下部针床上分别配备有上部针床的四针床横机进行编织。但是,在只配备有前后一对针床的的双针床横机中也能够实施。在用双针床横机进行编织时,可以采用称之为抽针编织的编织方法加以实施,所述抽针编织方法,将前针织物的线圈分配给前后针床的奇数号码的针,将后针织物的线圈分配给偶数号码的针,在编织前针织物时,使后针织物的线圈全部附属于后针床上的针,在编织后针织物时,在使前针织物的线圈全部附属于前针床上的奇数号码的针,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编织。所谓使前针织物附属于前针床,是指在形成前针织物之外的针织物时,将前针织物的线圈全部保持在前针床的针上,所谓使后针织物附属于后针床,是指在形成后针织物之外的针织物时,将后针织物的线圈全部保持在后针床的针上。关于抽针编织,由于本申请人在以前申请的日本专利公告平3-75656号中进行过公开,所以在本申请中省略其详细说明。<第一个实施例> 下面,利用图1~图6说明第一个实施例。图1-a是表示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编织的开身衫1的图示。图1-b是图1-a的线i-i处的剖面图,在穿用时,开身衫1沿着左右前身大片2、3的开口部形成的管状边缘部4、5前后重叠。图2-a是示意地表示用横机编织开身衫1的工艺的图示。图2-b是简略表示对应于图2-a的各个阶段P1~P4的针织物在针床上的固定状态的图示,图2-c是表示在阶段P1中前后身大片部线圈配置状态的图示。图3~图5是表示第一个实施例的编织线圈横列图。图6是在图2-a中用虚线X包围的部分的透视剖面图。开身衫1除下摆螺纹6和边缘部4、5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该方法是一种使用至少具有第一、第二前后一对针床、其中的一个针床或两个针床能够左右滑动地构成的横机,编织成将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在其两端连接起来的筒状针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针织物内的针织物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将沿着针织物的宽度方向相邻的区域A、区域B、区域C三个区域在其交界处折叠,将从针织物表面侧起按照区域A、区域B、区域C的顺序重叠成三层的第一针织物、和与该区域对向的部分的第二针织物重叠成四层,并将其固定,通过进行包含以下工序的编织,形成针织物,所述工序为:(a)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B及区域C和第二针织物附属于第二针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区域A的工序,(b)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A附属于第一针床上的针、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C和第二针织物附属于第二针床上的针 的状态下,形成第一针织物的区域B的工序,(c)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A、区域B附属于第一针床上的针、第二针织物附属于第二针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第一针织物的区域C的工序,(d)在使第一针织物的区域A、区域B、区域C附属于第一针 床上的针的状态下,形成第二针织物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一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