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羊毛针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560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纯羊毛针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1)设备:①采用国产YRNK-340型7针圆纬机或SDZ-V型11针圆纬机,将原来机器上、下三角对应每一路一个完全编织,改为现在的上、下三角对应每四路一个完全编织(循环),每一循环的第一路,将上针起针三角(1a)去掉,保留上针辅助三角(4),将上针辅助三角(2a)和上针压针三角(3)去掉,换成上针辅助三角(6),下针三角不变;每一循环的第二路,将上针起针三角(1a)去掉,换成上针集圈三角(5a),下针三角不变;每一循环的第三路,上针三角不变,下针三角全部去掉;每一循环的第四路,上针三角不变,将下针挺针三角(1b)换成下针集圈三针(5b);②将原先上针起针三角(1a)肩背右侧磨去1.5~2.5mm,使上针压针三角(3)能尽量下沉;③在原来机器加上积极式喂纱传动及断纱自停系统;    (2)原料:①选用56S~58S毛条纺制的24支两股,捻度范围在20~25个/10cm的100%纯羊毛纱线,或者选用60S~64S毛条纺制的48支两股,捻度范围在25~30个/10cm的100%纯羊毛纱线;②將绞纱捣成轴纱,在此过程中过蜡1~2遍;    (3)织造:在改进后的SDZ-V型11针圆纬机上,采用上述48支两股纯羊毛纱线编织单色双面织物后双色双面织物,进纱路数为28路,每四路一个完全编织(循环),织物下机密度为4~5个线圈/英寸,所述的双色双面织物上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下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织造过程还可以在改进后的YRNK-340型7针圆纬机上,采用上述24支两股纯毛纱线编织单色双面织物或双色双面织物,进纱路数为20路或24路亦或28路,每四路一个完全编织(循环),织物下机密度为2.5~3.5个线圈/英寸,所述的双色双面织物上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下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羊毛针织品,特别是涉及一种纯羊毛针织面料的织造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毛针织面料大都是采用横机编织,传统的手动横机缺点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已逐步被淘汰;新型的电脑提花横机,虽然工作效率很高,但机器非常昂贵,无形中提高了产品的成本。现在国内虽也有用圆纬机编织毛针织面料的,但其所采用的机器设置,纱线种类和支数以及所编织面料的密度和风格都与本专利技术不同。中国专利申请号95101861.2及97100059所公开的两种毛针织面料,其织造工艺也与本专利技术有着明显的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羊毛针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面料的质量,改善面料的风格,增加面料的品种,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用这种面料缝制的毛衫不仅穿着舒适,而且款式可以随意变化。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羊毛针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具体方法包括(1)设备①采用国产YRNK-340型7针圆纬机或SDZ-V型11针圆纬机,将原来机器上、下三角对应每一路一个完全编织,改为现在的上、下三角对应每四路一个完全编织(循环),每一循环的第一路,将上针起针三角(1a)去掉,保留上针辅助三角(4),将上针辅助三角(2a)和上针压针三角(3)去掉,换成上针辅助三角(6),下针三角不变,则该路上针走平针(不出针),下针编织单面;每一循环的第二路,将上针起针三角(1a)去掉,换成上针集圈三角(5a),下针三角不变,则该路下针编织单面,上针集圈使里外两层织物相连;每一循环的第三路,上针三角不变,下针三角全部去掉,则该路上针编织单面,下针走平针(不出针);每一循环的第四路,上针三角不变,将下针挺针三角(1b)换成下针集圈三针(5b),则该路上针编织单面,下针集圈使里外两层织物相连。②将原先上针起针三角(1a)肩背右侧磨去1.5~2.5mm,使上针压针三角(3)能尽量下沉,从而增大了压针深度,扩大了织物密度的可编织范围。③利用现有积极送纱技术,在原来机器加上积极式喂纱传动及断纱自停系统,其传动立轴与机器大牙盘通过齿轮连接,每路设有一个输线轮和一个断线自停器,输线轮靠皮带传动,由设在立轴上方的无极盘调节送纱量。(2)原料①选用56S~58S毛条纺制的24支两股,捻度范围在20~25个/10cm的100%纯羊毛纱线,或者选用60S~64S毛条纺制的48支两股,捻度范围在25~30个/10cm的100%纯羊毛纱线。②将绞纱捣成轴纱,在此过程中过蜡1~2遍。(3)织造在改进后的SDZ-V型11针圆纬机上,采用上述48支两股纯羊毛纱线编织单色双面织物后双色双面织物,进纱路数为28路,每四路一个完全编织(循环),织物下机密度为4~5个线圈/英寸,所述的双色双面织物上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下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织造过程还可以在改进后的YRNK-340型7针圆纬机上进行,采用上述24支两股纯毛纱线编织单色双面织物或双色双面织物,进纱路数为20路或24路亦或28路,每四路一个完全编织(循环),织物下机密度为2.5~3.5个线圈/英寸,所述的双色双面织物上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下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机器设备投资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面料纹路清晰,手感柔软,残疵率低;用该面料缝制的羊毛衫可根据市场需求随意裁剪缝制,款式多样,成衣效率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原来机器的三角构造示意图,其中1a为上针起针三角,1b为下针挺针三角,2a为上针辅助三角,2b为下针压针三角,3为上针压针三角,4为上针辅助三角。附图2为改进后机器的三角构造示意图,其中1a为上针起针三角,1b为下针挺针三角,2a为上针辅助三角,2b为下针压针三角,3为上针压针三角,4为上针辅助三角,5a为上针集圈三角,5b为下针集圈三角,6为上针辅助三角。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纯羊毛针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具体方法包括(1)设备①采用国产YRNK-340型7针圆纬机或SDZ-V型11针圆纬机,将原来机器上、下三角对应每一路一个完全编织,改为现在的上、下三角对应每四路一个完全编织(循环),每一循环的第一路,将上针起针三角(1a)去掉,保留上针辅助三角(4),将上针辅助三角(2a)和上针压针三角(3)去掉,换成上针辅助三角(6),下针三角不变,则该路上针走平针(不出针),下针编织单面;每一循环的第二路,将上针起针三角(1a)去掉,换成上针集圈三角(5a),下针三角不变,则该路下针编织单面,上针集圈使里外两层织物相连;每一循环的第三路,上针三角不变,下针三角全部去掉,则该路上针编织单面,下针走平针(不出针);每一循环的第四路,上针三角不变,将下针挺针三角(1b)换成下针集圈三针(5b),则该路上针编织单面,下针集圈使里外两层织物相连。②将原先上针起针三角(1a)肩背右侧磨去1.5~2.5mm,使上针压针三角(3)能尽量下沉,从而增大了压针深度,扩大了织物密度的可编织范围。③利用现有积极送纱技术,在原来机器加上积极式喂纱传动及断纱自停系统,其传动立轴与机器大牙盘通过齿轮连接,每路设有一个输线轮和一个断线自停器,输线轮靠皮带传动,由设在立轴上方的无极盘调节送纱量。(2)原料①选用56S~58S毛条纺制的24支两股,捻度范围在20~25个/10cm的100%纯羊毛纱线,或者选用60S~64S毛条纺制的48支两股,捻度范围在25~30个/10cm的100%纯羊毛纱线。②将绞纱捣成轴纱,在此过程中过蜡1~2遍。(3)织造在改进后的SDZ-V型11针圆纬机上,采用上述48支两股纯羊毛纱线编织单色双面织物后双色双面织物,进纱路数为28路,每四路一个完全编织(循环),织物下机密度为4~5个线圈/英寸,所述的双色双面织物上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下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织造过程还可以在改进后的YRNK-340型7针圆纬机上,采用上述24支两股纯毛纱线编织单色双面织物或双色双面织物,进纱路数为20路或24路亦或28路,每四路一个完全编织(循环),织物下机密度为2.5~3.5个线圈/英寸,所述的双色双面织物上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下针编织一种颜色的纱线。在上述编织过程中,喂纱方式全部采用积极式喂纱,从而减少了植物残疵,提高了织物的外观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纯羊毛针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1)设备①采用国产YRNK-340型7针圆纬机或SDZ-V型11针圆纬机,将原来机器上、下三角对应每一路一个完全编织,改为现在的上、下三角对应每四路一个完全编织(循环),每一循环的第一路,将上针起针三角(1a)去掉,保留上针辅助三角(4),将上针辅助三角(2a)和上针压针三角(3)去掉,换成上针辅助三角(6),下针三角不变;每一循环的第二路,将上针起针三角(1a)去掉,换成上针集圈三角(5a),下针三角不变;每一循环的第三路,上针三角不变,下针三角全部去掉;每一循环的第四路,上针三角不变,将下针挺针三角(1b)换成下针集圈三针(5b);②将原先上针起针三角(1a)肩背右侧磨去1.5~2.5mm,使上针压针三角(3)能尽量下沉;③在原来机器加上积极式喂纱传动及断纱自停系统;(2)原料①选用56S~58S毛条纺制的24支两股,捻度范围在20~25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冬生周群玉王素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亚历山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