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中处理疵纬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45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当由于在引纬过程中出现异常而织机停事时,一个引入的纬纱切断装置停止切断操作。因此,一根与疵纬随后相连的纬纱在与引纬方向横向定向的气流喷嘴的吹送作用下强制进入一个纬纱引出导管,并被传送到一对配对的夹紧螺栓。该纬纱由一个纬纱去除切断装置切断以便与一个引纬主喷嘴分离。随后,疵纬在某一个区域内相对该引纬通道倾斜在背离织口的方向上朝向一个钢筘引出,在所说的区域内纬纱不与经纱接触。(*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异常引入并被打入织物以及将其从纺织品中去除的纬纱的方法和装置。当在喷气织机中发生异常引纬时,根据纬纱检测器发出的并指示异常引纬的检测信号,停止喷气织机的运转。在喷气织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只有在织机曲轴在惯性作用下旋转一转或若干转后,织机才能停止。因此在织机停车前的一瞬间,异常引入的纬纱(以下称疵纬)已经被打入织口或织物中。因此,为去除如上所述的这种疵纬(否则织物中将出现疵点)而设计的纬纱处理装置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170556/1987(JP特开昭62-170556),206058/1987(JP特开昭62-206058)和24339/1986(JP特开昭61-245339)以及日本技术申请公开号41083/1987(JP实开昭62-41083)中揭示。就这些现有技术中的装置而言,当由于异常引纬出现而织机停车时,随后的纬纱引入被避免,而一个配置与引纬主喷咀相联系的方向织入的纬纱切断装置同时处于非起动状态,因此,打入织口的疵纬能利用引至织物的纬纱作为引线从引纬主喷咀横向引出以达去除的目的。更准确地说,作为一根引线的纬纱通过被一个气流喷咀产生的气流介质不仅可引入一个配置于引纬喷咀上方的导向筒,而且也可引入一个与上述导向筒垂直配置的一个罩以便随后由装在该罩内的卷取装置卷取,由此,疵纬从织口中引出去除。其后,根据一个安装在导向筒内部的纬纱检测器在一个预定时间内产生的指示纬纱存在与否的检测信号,作出疵纬的处理是否成功实施的判断。在JP特开昭62-170556所揭示的结构中,借助于一个无触点开关测量成对配置的卷取或引出罗拉的转数,而在JP特开昭62-206058中所揭示的结构中,长度测量罗拉的转数用类似的方法检测,并且该转数作为关于疵纬的处理判断的考虑因素。但是,人们注意到通过导向筒配置于罩中的卷纬器卷绕的疵纬与形成梭口的上层经纱一端成大约90°角弯曲。在这种情况下,纬纱的弯曲遇到很大的阻力而且纬纱很可能在到卷纬器的途中折断。就易断性很强的纬纱而言,这种折断的可能性非常地高。这样,在疵纬处理中失败率增加,降低了喷气织机的工作效率,由此对其原有的高生产率设置了障碍。此外,JP特开昭62-170556和JP特开昭62-206058所揭示的装置需要检测和/或测量装置,例如,一个回转式编码机,无触点开关,一个计时器或类似装置,这些装置用于测量与判断纬纱处理操作结果有关的驱动电机或转子的转数。很明显,由于测量的可靠性不够,现有的测量手段将增加误操作的比率。举例来说,虽然是成功的操作却作出纬纱处理不成功的判断,反之亦然。这种错误判断将导致织机的不需要的停车或锁闭,由此导致降低其工作效率或者导致疵纬留在经纱形成的梭口内这样的麻烦。作为预定时间内用于检测导向筒中纬纱存在与否的检测器,较为常用的是光电式纬纱检测器。此外,在日本技术公开号46676/1987(JP实开昭62-46676)所揭示的装置中采用这样的结构,一个提供一个可旋转的检测臂的纬纱检测器随着一组配对纬纱引出罗拉当中的一个罗拉的运动进行变换,该罗拉在压力下与另一个罗拉啮合,因此,可旋转的检测臂横向扫过纬纱输送通道。但是,所说的光电纬纱检测器是有缺陷的,传递到纬纱引出装置的纬纱振动可以导致错误,降低检测纬纱存在与否的准确性,这就依次增加不希望有的纬纱处理判断错误的可能性。在借助可转动检测臂的机械式纬纱检测操作的情况下,确实能够避免由于纬纱振动引起的检测准确性的降低。但是,在伴随夹紧罗拉运动同时使纬纱检测器的检测元件并行运动的转换型检测系统中,检测臂不得不跨越相当宽的纬纱输送通道的整个宽度完成扫描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检测臂结合的纬纱产生的制约下,检测臂能转动的范围被限制或变窄了,这将可能导致尽管纬纱存在,纬纱检测器开关操作也没有执行。除此之外,在上述JP特开昭61-245339和JP实开昭62-41083所揭示的装置中,由气流喷咀产生的并直接进入导向筒的喷气流不能避免其散射,降低疵纬后引入的纬纱引入导向筒的可靠性,在该纬纱从气流喷咀传送到卷纬器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结果,导致降低操作效率的疵纬的处理的不成功的可能性增加,并且使喷气织机本来可以担负的高产量变得困难。此外,虽然用于将纬纱带向导向筒的气流喷咀和引纬主喷咀安装的相对位置不变以可靠防止该纬纱引入,在疵纬引入的一次之检测导致的织机的惯性操作的过程中,该引纬主喷咀和该导向筒相互之间相对移动,因为用于引入后续纬纱(该纬纱作为引出疵纬的引线)的导向筒固定安装在织机的基部。因此,在引纬主喷咀和导向筒入口之间纬纱传递的可靠性不能保证,其中包括增加疵纬处理故障的可能性。此外,在所说的结构中纬纱端部被引入与纬纱从导向筒输出的方向大约垂直配置的罩中,正如JP特开昭61-245339和JP实开昭62-41083所揭示的,纬纱引入卷纬器不能可靠地完成,在纬纱由引出装置输往该卷纬器的过程中,疵纬处理的失败率较高。结果,疵纬处理失败率增加,妨碍了喷气织机固有的高生产率的完全实现。对于熟悉该技术的人来说很明显,需要提供实质上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点的,用于疵纬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织机中疵纬的处理方法。在该方法中,当由于引入纬纱操作中产生异常而织机停车时,用于每次打纬切断正常引入的纬纱以便与引纬主喷咀分离的已织入的纬纱切断装置的切断操作暂时停止,由此,一方面,在气流喷咀的并与引纬方向横向的气流作用下强制地将与遭受非正常引入的纬纱继续相连的纬纱引入一个纬纱引出导管,另一方面,将该后续纬纱输送到机械式纬纱引出或卷取装置,在那里,强制地引入该纬纱引出导管的纬纱通过一个用于去除该纬纱的切断器切断使之与所说的引纬主喷咀分离。随后,该纬纱通过上述引出装置的作用在某个区域内相对于引纬通道倾斜,在该区域内,该纬纱不与经纱接触并沿离开织口朝向钢筘的方向被引出。按照上述的纬纱处理方法,作为引出疵纬(即非正常引入的纬纱)引线的后续纬纱借助气流喷咀产生的喷气流介质引入纬纱引出导管以受到纬纱引出装置的机械卷取或引出作用。输送到纬纱引出装置的纬纱在某一区域内相对引纬通道倾斜,在该区域内,纬纱不与经纱发生接触并在离开织口的方向通过经纱形成的梭口中引出。伴随纬纱引出的阻力仅仅是限定梭口的上下层经纱之间作用的夹持力。因此,在疵吹送所说后续纬纱的从气流喷咀喷射出的空气流通过该气流导向件导入纬纱引出导管,其中,该后续纬纱作为从织口引出疵纬的引线,因此气流喷咀喷射出气流携带的纬纱可靠地直接进入纬纱引出导管。因此,将后续纬纱传送到纬纱引出装置的机械传送能被平稳地完成,因此,引出和去除疵纬的成功率增加。按照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的实例,一个气流喷咀的喷射孔和一个纬纱引出导管的进口按照相对于引纬主喷咀的位置不变地安装于引纬通道的两侧。上面所述的结构中,该气流喷咀的喷射孔和所说的纬纱引出导管的进口能跨越引纬主喷咀的喷射空气通路保持不变的相对位置,因此,从气流喷咀喷射纬纱的方向能与纬纱引出导管的进口恒定吻合,同时喷射孔和进口之间的距离可以安排尽可能的短。这样,即使在织机操作过程中作为引出被打纬到织口的疵纬的引线的所说后续纬纱能够可靠地从气流喷咀被由其喷出的气流引入该引出导管中。然后,织机停车后,该纬纱由纬纱引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流体喷射织机操作中出现的疵纬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引纬通道上检测疵纬存在与否;当根据疵纬的检测织机停车时,停止每次打纬时由切断装置完成的切断一根正常引入的纬纱以便与一个引纬主喷咀分离的切断操作;由气流喷咀喷射出的 气流吹送从引纬主喷咀喷射出的并与疵纬随后相连的纬纱进入一个纬纱引出导管,因此,后续纬纱被携带到纬纱引出装置以便在那里被夹持,该纬纱引出导管在引纬主喷咀的侧面与引纬通道基本上同向延长的方向上配置;切断由纬纱引出装置夹持的后续纬纱以与引纬主 喷咀分离;并且驱动该引出装置引出后续纬纱离开引纬主喷咀并且沿着与引纬通道基本相同的方向引出疵纬离开引纬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矢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