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车身结构和用于制造机动车车身结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311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7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车身结构(1),具有侧面外壁(20)、用于在碰撞时吸收作用力的侧面底板加强件(30)和具有侧门槛区域(11)和轮罩区域(12、112)的侧面内壁(10),所述轮罩区域(12、112)至少部分构成机动车的车轮罩,其中,车身加强件(40)与所述侧面内壁(10)的轮罩区域(12、112)和所述侧面底板加强件(30)形状接合、摩擦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

Vehicle body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ehicle body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to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1), with a side outer wall (20), a side plate reinforcing part (30) for absorbing force during a collision and a side wall (10) having a side threshold area (11) and a wheel cover area (12, 112). The wheel cover area (12, 112) is at least part of the wheel hood of a motor vehicle, in which the body is added. The strong part (40) is connected with the wheel cover area (12, 112)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side (10) and the shape of the side plate reinforcement (30), friction joint, and / or material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车身结构和用于制造机动车车身结构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车身结构、一种具有该机动车车身结构的机动车以及用于制造机动车车身结构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企业内已知的安置在机动车的侧门槛和轮罩区域内的机动车车身机构具有机动车的侧面内壁和侧面外壁,其中在这些侧壁之间安置有侧面底板加强件。这种机动车车身结构可以吸收在碰撞事故中由引入的侧向力和纵向力产生的能量和/或进一步将能量分布到机动车中并耗散。另外基于制造技术的限制,上述类型的机动车车身结构需要单独安装封闭板,用于将机动车车身结构相对于机动车轮罩分隔开,尤其避免液体和/或污染的侵入。该封闭板迄今仅仅是固定在侧门槛的侧壁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机动车车身结构。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车身结构、机动车和用于制造机动车车身结构的方法得以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机动车车身结构具有侧面外壁、用于在碰撞时吸收作用力的侧面底板加强件和具备侧门槛区域和轮罩区域的侧面内壁,所述轮罩区域至少部分构成机动车的车轮罩。在此,车身加强件与侧面内壁的轮罩区域和侧面底板加强件形状接合、摩擦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由此在实施方式中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改善机动车车身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机动车车身的强度和/或提高其工作强度。附加或备选的是,在实施方式中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更好地抵制侧面内壁、侧面外壁和/或侧面底板加强件的扭转、尤其是垂直于机动车行驶运行方向的扭转。附加或备选的是,在实施方式中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更好地吸收尤其在碰撞中由引入的侧向力和/或纵向力引起的能量和/或更好地继续将该能量分布耗散到机动车中。本专利技术意义下的车身加强件可由单个构件、尤其钢板型材构成,或者具有多个相互固定连接的构件、尤其钢板型材构成。无论车身加强件具有一个还是多个构件,侧面内壁、侧面外壁和/或侧面底板加强件都可以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相互固定连接的构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车身加强件与侧面内壁的轮罩区域通过至少一处、尤其多处焊接连接,尤其是点焊连接。侧门槛区域尤其理解为侧面内壁的区域,其基本沿车辆纵向和车辆高度方向延伸。轮罩区域尤其理解为侧面内壁的区域,其基本沿车辆横向和车辆高度方向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侧门槛区域和轮罩区域形成大于45°的夹角、尤其介于75°至105°之间。尤其为了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改进机动车车身结构中的由行驶和/或碰撞产生的力的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车身加强件与侧面内壁的侧门槛区域形状接合、摩擦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其中,侧面内壁的侧门槛区域至少基本沿车辆纵向延伸。车身加强件可以与侧面内壁的侧门槛区域尤其通过至少一处焊接、尤其多处焊接连接,尤其是点焊连接。附加或备选的是,侧门槛区域和车身加强件相互粘接、敛缝、焊接、铆接或类似连接。尤其为了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改进机动车车身结构中的由行驶和/或碰撞产生的力的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车身加强件与侧面外壁形状接合、摩擦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车身加强件可以与侧面外壁通过至少一处焊接、尤其多处焊接连接,尤其是点焊连接。附加或备选的是,侧面外壁和车身加强件可相互粘接、敛缝、焊接、铆接或类似连接。尤其为了以有利的方式实现机动车车身结构的持久的工作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车身加强件将轮罩封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机动车车身结构通过车身加强件针对来自轮罩的液体和/或污染被密封。所述针对来自轮罩的液体和/或污染的“密封”尤其理解为,在车辆的任意行驶运行状态下进入轮罩区域内的液体(如水、盐溶液液体、水-油和/或水-燃料乳浊液)和/或污染颗粒(如轮胎磨损物、石块、砾石、防滑物质和/或树叶)通过车身加强件保持远离机动车车身结构内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机动车车身结构通过车身加强件与轮罩形成的空间分隔开。在此“分隔开”尤其理解为,机动车车身结构占据的空间相对于轮罩占据的空间邻接、形状接合地被隔离和/或严实地封闭。为了能够尤其有利地将机动车车身结构的较小的重量与较高的扭转强度相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车身加强件和侧面内壁由不同材料构成、优选分别由金属材料构成。车身加强件和侧面内壁可由不同的合金钢板构成。车身加强件有利地可由合金钢板构成,并且侧面内壁由铝合金板构成。车身加强件和侧面内壁可选地由其他不同的材料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车身加强件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基本平坦地贴靠在所述侧面底板加强件的连接面上。由此尤其能够有利地实现车身加强件和侧面底板加强件之间的简单和/或无误差的安装连接、尤其粘接和/或焊接。由此尤其能够有利地实现机动车车身结构的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强度和/或更高的工作强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车身加强件和侧面底板加强件借助这两个连接面的粘接彼此固定安置。车身加强件的连接面和与之平坦地贴靠的侧壁底板加强件的连接面尤其与侧面底板加强件的安装方向水平地设置,其中,侧面底板加强件沿该安装方向可被移近,用于与侧面内壁和/或车身加强件相组装。在此粘接尤其应理解为一种连接,通过这种连接至少两个连接部件借助胶粘剂与连接部件与另一个连接部件之间的粘结实现固定连接。为了尤其有利地确保机动车车身结构的简单和/或低成本的安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侧面底板加强件基本上由角型材构成、尤其由至少一个U形、I形、T形和/或Z形型材构成。在此,所述角型材的至少一个、尤其两个或所有侧边在侧面底板加强件的靠近轮罩的端部区域内分别贴靠在车身加强件的连接面上,从而尤其可以将水平力和/或剪切力传递到相应的贴靠面上。尤其为了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改进机动车车身结构中的由行驶和/或碰撞产生的力的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车身加强件具有斜面,所述斜面与车身加强件的焊接面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在0°至于90°之间,尤其在30°至60°之间。尤其设置有斜面,该斜面既与车身加强件的侧门槛一侧的连接面,也与车身加强件的轮罩一侧的连接面构成这种夹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机动车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机动车车身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请求保护一种用于制造上述机动车车身结构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方法中:-将车身加强件与侧面内壁的轮罩区域相连接,并且尤其是随后、同时或之前进行连接,-将侧面底板加强部与车身加强件相连接。由此尤其有利地在装配过程中可以更安全和/或方便地进行锁止或嵌装流程。尤其为了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改进机动车车身结构中的由行驶和/或碰撞产生的力的分布,根据该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尤其在车身加强件与轮罩区域和/或侧面底板加强件与车身加强件连接之后、同时或之前,使车身加强件与侧面内壁的侧门槛区域相连接。尤其为了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改进机动车车身结构中的由行驶和/或碰撞产生的力的分布,根据该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尤其在车身加强件与轮罩区域和/或侧面底板加强件与车身加强件连接之后、同时或之前,使车身加强件与侧面外壁相连接。在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焊接方法将车身加强件与侧面内壁的侧门槛区域和轮罩区域相连接。由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机动车车身结构的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强度和/或更高的工作强度。在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侧面底板加强件和车身加强件借助粘接相连接。由此尤其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机动车车身结构的更好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车身结构(1),具有‑侧面外壁(20),‑侧面底板加强件(30),用于在碰撞时吸收作用力,‑具备侧门槛区域(11)和轮罩区域(12、112)的侧面内壁(10),所述轮罩区域(12、112)至少部分构成机动车的轮罩,其中,所述机动车车身结构(1)还具有车身加强件(40),所述车身加强件(40)具有斜面,所述斜面既与侧面内壁(10)的侧门槛区域(11)构成夹角,也与侧面内壁(10)的轮罩区域(12、112)构成夹角,并且所述车身加强件(40)与所述侧面内壁(10)的轮罩区域(12、112)和所述侧面底板加强件(30)形状接合、摩擦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并且其中,所述车身加强件(40)将所述轮罩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17 DE 102012024631.51.一种机动车车身结构(1),具有-侧面外壁(20),-侧面底板加强件(30),用于在碰撞时吸收作用力,-具备侧门槛区域(11)和轮罩区域(12、112)的侧面内壁(10),所述轮罩区域(12、112)至少部分构成机动车的轮罩,其中,所述机动车车身结构(1)还具有车身加强件(40),所述车身加强件(40)具有斜面,所述斜面既与侧面内壁(10)的侧门槛区域(11)构成夹角,也与侧面内壁(10)的轮罩区域(12、112)构成夹角,并且所述车身加强件(40)与所述侧面内壁(10)的轮罩区域(12、112)和所述侧面底板加强件(30)形状接合、摩擦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并且其中,所述车身加强件(40)将所述轮罩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身结构(1),其中,所述车身加强件(40)与所述侧面内壁(10)的侧门槛区域(11)形状接合、摩擦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所述侧门槛区域(11)至少沿车辆纵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身结构(1),其中,所述车身加强件(40)与所述侧面外壁(20)形状接合、摩擦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身结构(1),其中,所述车身加强件(40)和侧面内壁(10)由不同材料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身结构(1),其中,所述车身加强件具有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莱斯迈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