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臂及具有其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310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臂及具有其的机器人。该主动臂包括动力输入端、连接杆和动力输出端,动力输入端、连接杆和动力输出端为一体式结构。不仅装配简单,而且有效提高了主动臂的装配精度和机器人主动臂的整体运动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主动臂的各个部件采用单独设计导致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不高的问题。

The active arm and its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ctive arm and a robot equipped with the arm. The active arm includes a power input terminal, a connecting rod and a power output terminal, and a power input terminal, a connecting rod and a power output end are integrated structures. Not only the assembly is simple, but also the assembly accuracy of the active arm and the overall motion accuracy of the robot's active arm are effectively improved.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omponents of the active arm of the robot in the prior art are designed separately, resulting in low assembly efficiency and assembly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臂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主动臂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器人的主动臂的各个部件采用单独设计,随后采用粘胶的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不高,且影响机器人主动臂的整体运动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臂及具有其的机器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主动臂的各个部件因采用单独设计而导致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臂,包括:动力输入端、连接杆和动力输出端,动力输入端、连接杆和动力输出端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地,动力输入端为铝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地,连接杆为碳纤维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动力输出端为铝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动力输入端包括:连接盘,可转动地设置在动力输入端上,连接盘用于与机器人主体连接以使动力输入端与机器人主体可相对转动。进一步地,连接盘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多个连接孔沿连接盘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连接盘的轴心线垂直于连接杆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地,动力输出端包括:球头杆,球头杆垂直于连接杆的延伸方向,球头杆绕其轴线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动力输出端上。进一步地,球头杆的两端具有两个球头部,球头部用于与待驱动部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主动臂,主动臂为上述内容的主动臂。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主动臂,包括:动力输入端、连接杆和动力输出端,动力输入端、连接杆和动力输出端为一体式结构。不仅装配简单,而且有效提高了主动臂的装配精度和机器人主动臂的整体运动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主动臂的各个部件采用单独设计导致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不高的问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主动臂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主动臂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动力输入端;11、连接盘;12、连接孔;20、连接杆;30、动力输出端;31、球头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主动臂,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动力输入端10、连接杆20和动力输出端30,动力输入端10、连接杆20和动力输出端30为一体式结构。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主动臂,包括:动力输入端10、连接杆20和动力输出端30,动力输入端10、连接杆20和动力输出端30为一体式结构。不仅装配简单,而且有效提高了主动臂的装配精度和机器人主动臂的整体运动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主动臂的各个部件采用单独设计导致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不高的问题。具体实施时,动力输入端10为铝合金材料制成,连接杆20为碳纤维材料制成,动力输出端30为铝合金材料制成。三者采用一体式加工完成。进一步地,动力输入端10包括:连接盘11,连接盘11可转动地设置在动力输入端10上,连接盘11用于与机器人主体连接以使动力输入端10与机器人主体可相对转动。具体地,如图1所示,连接盘11的轴心线垂直于连接杆20的延伸方向。连接盘11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2,多个连接孔12沿连接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穿设在连接孔12内的连接螺栓将连接盘11与机器人主体连接。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动力输出端30包括:球头杆31,球头杆31垂直于连接杆20的延伸方向,球头杆31绕其轴线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动力输出端30上。球头杆31的两端具有两个球头部,球头部用于与待驱动部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主动臂,主动臂为上述实施例的主动臂。应用上述实施例的主动臂的机器人,不仅装配简单,而且有效提高了主动臂的装配精度和机器人主动臂的整体运动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主动臂的各个部件采用单独设计导致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不高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端(10)、连接杆(20)和动力输出端(30),所述动力输入端(10)、所述连接杆(20)和所述动力输出端(30)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端(10)、连接杆(20)和动力输出端(30),所述动力输入端(10)、所述连接杆(20)和所述动力输出端(30)为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端(10)为铝合金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为碳纤维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端(30)为铝合金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端(10)包括:连接盘(1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入端(10)上,所述连接盘(11)用于与机器人主体连接以使所述动力输入端(10)与机器人主体可相对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赵志伟杨裕才王鑫柳明正张志波余杰先閤栓李丽仪张文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