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机线束结构、驱动电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44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驱动电机线束结构、驱动电机及汽车,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包括线束,所述线束的后端用以穿出驱动电机壳体,所述线束的前端用以与驱动电机壳体内的电气器件电性连接,所述线束包括沿水平向延伸的横向段,所述横向段局部朝上或朝下弯曲形成弯曲阻水段。随所述线束渗入驱动电机壳体内的水会由于重力作用,直接滴落在驱动电机壳体上,减少水继续沿所述线束向前渗透,达到防水目的,以减少线束上水进入驱动电机内部绕组的风险。

Drive motor wire harness structure, drive motor and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ing motor wire harness structure, a driving motor and a car. The drive motor wire harness structure includes a wire harness, which is used to wear out the driving motor housing. The front end of the wire harness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ical device in the drive motor shell. The wire harness includes a horizontal extensio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is bent upwards or downward to form a bending water blocking section. As the harness penetrated into the motor shell, the water dripped directly on the motor shell by gravity, reducing the water to continue to permeate along the wire harnes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waterproof to reduce the risk of the wire harness on the inner winding of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机线束结构、驱动电机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机线束结构、驱动电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低压线束主要用于连接测量电机绕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线束和测量电机转子位置的旋变线束,以及电机逆变器低压线束。电机温度传感器线束和电机旋变线束一般都布置在电机壳体的内部,电机逆变器低压线束布置在电机壳体的外部,电机低压线束需要穿过电机壳体实现电机内外部低压部件的连接。通常线束与外部连接的一端容易因密封性问题而出现渗漏现象,一但该处发生渗漏,水会沿着线束向电机壳体内部爬行至线束与电气器件连接的一端,进而进入电机内部绕组,出现短路等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驱动电机线束结构、驱动电机及汽车,旨在优化现有驱动电机的防水方式,以减少线束上水进入驱动电机内部绕组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驱动电机线束结构包括线束,所述线束的后端用以穿出驱动电机壳体,所述线束的前端用以与驱动电机壳体内的电气器件电性连接,所述线束包括沿水平向延伸的横向段,所述横向段局部朝上或朝下弯曲形成弯曲阻水段。优选地,所述线束还包括上下向延伸的竖向段,所述竖向段与所述横向段的后端连接,所述弯曲阻水段设于所述横向段的前端与所述竖向段的交接处。优选地,所述弯曲阻水段设置多个。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位于所述线束的后端,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密封套内,所述密封套与所述线束之间填充密封胶。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还包括阻水件,所述线束包括处于所述线束的前端与所述线束的后端之间的中间段,所述阻水件安装于所述中间段上。优选地,所述阻水件为阻水带或阻水纱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阻水件包括:包带层,密封包覆于所述线束的外表面;以及,阻水填充物,填充于所述包带层与所述线束之间。优选地,所述阻水填充物为阻水膏和/或阻水粉。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驱动电机,包括驱动电机线束结构,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包括线束,所述线束的后端用以穿出驱动电机壳体,所述线束的前端用以与驱动电机壳体内的电气器件电性连接,所述线束包括沿水平向延伸的横向段,所述横向段局部朝上或朝下弯曲形成弯曲阻水段。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驱动电机线束结构,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包括线束,所述线束的后端用以穿出驱动电机壳体,所述线束的前端用以与驱动电机壳体内的电气器件电性连接,所述线束包括沿水平向延伸的横向段,所述横向段局部朝上或朝下弯曲形成弯曲阻水段。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线束局部朝上或朝下弯曲形成弯曲阻水段,随所述线束渗入的水会由于重力作用,直接滴落在驱动电机壳体上,减少水继续沿所述线束向前渗透,达到防水目的,以减少线束上水进入驱动电机内部绕组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驱动电机线束结构的一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密封套的剖视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阻水件的剖视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驱动电机线束结构2密封套1线束21密封胶11中间段3阻水件111横向段31包带层112竖向段32阻水填充物113弯曲阻水段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驱动电机壳体外部的水会沿着线束进入电机壳内,进一步进入电机内部绕组,损坏电机。本技术提供一种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驱动电机线束结构,只要具有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的驱动电机均属于本技术所说的驱动电机,图1至图3均为本技术提供的驱动电机线束结构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100包括线束1,所述线束1的后端用以穿出驱动电机壳体,所述线束1的前端用以与驱动电机壳体内的电气器件电性连接,所述线束1包括沿水平向延伸的横向段111,所述横向段111局部朝上或朝下弯曲形成弯曲阻水段11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线束1局部朝上或朝下弯曲形成弯曲阻水段113,随所述线束1渗入的雨水会由于重力作用,直接滴落在驱动电机壳体上,减少水继续沿所述线束1向前渗透,达到防水目的,以减少线束1上水进入驱动电机内部绕组的风险。具体地,所述线束1还包括上下向延伸的竖向段112,所述竖向段112与所述横向段111的后端连接,所述弯曲阻水段113设于所述横向段111的前端与所述竖向段112的交接处,所述竖向段112的设置,使得线束1在上下向上有一段较长的距离,当水沿着所述竖向段112运行时,更容易使水滴落到电动机壳体内壁,减少水进入驱动电机内部绕组的风险。为了提高阻水效果,所述弯曲阻水段113设置多个,渗入水由于多次的重力作用,会滴落在驱动电机的壳体上,减少水随线束1进入驱动电机内部绕组的风险。为了进一步减少水随线束1进入驱动电机内部绕组的风险,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100还包括密封套2,所述密封套2位于所述线束1的后端,所述线束1穿设于所述密封套2内,所述密封套2与所述线束1之间填充密封胶21,所述密封胶21填充线束1之间的间隙,使得水被阻挡在所述驱动电机壳体外,不容易沿导线渗入,即使有少量水进入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线束1的弯曲阻水段113使得水直接滴落在电动机壳体内壁,起到双重阻水效果。为了更进一步减少水随线束1进入驱动电机内部绕组的风险,所述线束1包括处于所述线束1的前端与所述线束的后端之间的中间段11,在所述中间段11上设置阻水件3,少量的渗入水沿线束1向前渗透时,水会被阻水件3吸收,加上前述双重防水效果,起到三重防水效果。当然所述阻水件3可以只和所述线束1弯曲阻水段113配合,起到另一双重防水效果。具体地,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未图示),所述阻水件3为阻水带或阻水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机线束结构,用以将驱动电机的壳体内的电气器件电性连接至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包括线束,所述线束的后端用以穿出驱动电机壳体,所述线束的前端用以与驱动电机壳体内的电气器件电性连接,所述线束包括沿水平向延伸的横向段,所述横向段局部朝上或朝下弯曲形成弯曲阻水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线束结构,用以将驱动电机的壳体内的电气器件电性连接至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包括线束,所述线束的后端用以穿出驱动电机壳体,所述线束的前端用以与驱动电机壳体内的电气器件电性连接,所述线束包括沿水平向延伸的横向段,所述横向段局部朝上或朝下弯曲形成弯曲阻水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还包括上下向延伸的竖向段,所述竖向段与所述横向段的后端连接,所述弯曲阻水段设于所述横向段的前端与所述竖向段的交接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阻水段设置多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线束结构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位于所述线束的后端,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密封套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琛庄济宁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