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立文专利>正文

羽绒包纤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97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羽绒包纤纱,是由羽绒和纤维组成,其特点是朵状羽绒单丝与纤维纵横夹缠包缠在一起,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该结构决定了该纱膨松度高、表面毛羽多,手感暖、弹性大、吸湿透气性好的特殊性能,用该纱线制的服装,毛呢、毛毯重量轻,是羊毛的1/4-1/3,保暖性能好,是羊毛的4-5倍,是制作保暖服装,床上用品的理想用纱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纱线,是一种羽绒包纤纱。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纱线品种很多,有长丝纱、短纤纱、混纺纱,近代又发展起了包芯纱、包缠纱,上述纱有个共性,都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纤维,纤维呈细丝状,都是可纺纤维,制成的纱线也有共同缺点,一是质量重,二是蓬松度小,三是制品保暖性能差。羽绒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保暖材料,由于其呈朵状,具有软、滑、短、细的特点给纺织带来很大困难,多年来,一直没有出现羽绒纱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羽绒包纤纱,以填补羽绒纱线的空白,解决现有纱线质量重,膨松度小,其制品保暖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纱是由羽绒和纤维组成,朵状羽绒单丝与纤维纵横夹缠包缠在一起,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羽绒采用水洗脱脂羽绒;纤维采用开松的粘胶、绵纶、涤纶、腈纶化学纤维和丝、毛天然纤维。该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纱质量轻,是羊毛重量的1/4-1/3;2)该纱、线可织布制作羽绒呢、羽绒毯,可针织、钩织制作羽绒服装;3)其制品保暖性能好,是羊毛的4-5倍;4)膨松度高,弹性大,吸湿性和透气性好;5)纱线表面毛羽多,光泽柔和,手感暖。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羽绒包纤纱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纤维1采用开松的粘胶、锦纶、涤纶、腈纶化学纤维和丝、毛天然纤维其中至少一种,羽绒2采用水洗脱脂的鹅、鸭羽绒,该羽绒呈朵状,每个朵上有40-90根单丝3,每根单丝上均布有软毛刺,混配按羽绒30-70%、纤维30-70%的比例,经混配梳理,使纤维和羽绒单丝3充分均匀交叉,再经牵伸、加捻,使混配纤维绕轴心扭转,朵状羽绒单丝在纤维的带动下被迫转移,分别对纤维在不同位置上形成有方向性的包缠,同时,纤维对羽绒单丝也进行夹缠,形成纵横夹缠包缠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该结构特征决定了羽绒包纤纱具有膨松度大、弹性大,吸湿透气的特殊性能。该纱线可织布制成羽绒呢、羽绒毯,可针织、钩织制成羽绒服装及用品。权利要求1.一种羽绒包纤纱是由羽绒(1)和纤维(2)组成,其特征在于朵状羽绒单丝(3)与纤维(2)纵横夹缠包缠在一起,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包纤纱,其特征在于羽绒(2)采用水洗脱脂羽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包纤纱,其特征在于纤维(1)采用开松的粘胶、锦纶、涤纶、腈纶化学纤维和丝、毛天然纤维。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羽绒包纤纱,是由羽绒和纤维组成,其特点是朵状羽绒单丝与纤维纵横夹缠包缠在一起,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该结构决定了该纱膨松度高、表面毛羽多,手感暖、弹性大、吸湿透气性好的特殊性能,用该纱线制的服装,毛呢、毛毯重量轻,是羊毛的1/4—1/3,保暖性能好,是羊毛的4—5倍,是制作保暖服装,床上用品的理想用纱线。文档编号D02G3/04GK2467534SQ0122054公开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立文 申请人:张立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羽绒包纤纱是由羽绒(1)和纤维(2)组成,其特征在于:朵状羽绒单丝(3)与纤维(2)纵横夹缠包缠在一起,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立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