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熨烫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520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改善纱线性能特别是纱线毛羽性能的熨烫纺纱装置,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熨烫纺纱装置由纱线熨烫处理部件、加热组件、绝热材料和固定基座组成,其中纱线熨烫处理部件内部为空腔,加热组件安装在线熨烫处理部件的空腔内,纱线熨烫处理部件与固定基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熨烫纺纱装置安装在细纱机前钳口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熨烫处理装置结构合理、组配加工方便,可方便地安装在细纱机上,同时熨烫处理装置工作曲线设计合理,在保证减少纱线毛羽的同时,可有效减少对纱线条干和强力的影响,提高纱线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改善纱线性能特别是纱线毛羽性能的褽烫纺纱装置, 属纺织加工
技术背景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工 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特别是无梭织机普遍应用的今天, 减少纱线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认为纱线毛羽产生于纺纱工序,增长于络筒工序,减少于浆纱工序;条 干通常是越到后到工序越是恶化;强力减少于络筒工序,增加于浆纱工序。对于 环锭纱而言,纤维束在加捻三角区得到加捻形成纱线,纱线毛羽也由此产生。这 主要是由于在加捻三角区,从前罗拉输出的扁平纤维须条在扭力矩的作用下加捻 成圆形的纱线,这时内外层纤维由于动态压力差而不断发生内外转移;当纤维转 到表层时,若没有足够大的扭力作用以克服纤维自身的刚性使其重新弯向纱芯, 该纤维就会裸露在纱线表面成为毛羽,尤其是在纤维末端脱离加捻三角区时,纤 维本身受到的张力迅速消失,更无法再捻入纱线内部而被挤到纱线表面形成毛 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所纺纱线中的纤维, 特别是对加捻三角区中的纤维进行熨烫处理的装置,其技术解决方案为褽烫纺纱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熨烫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熨烫纺纱装置由纱线熨烫处理部件(1)、加热组件、绝热材料(6)和固定基座(2)组成,其中纱线熨烫处理部件(1)内部为空腔,加热组件安装在线熨烫处理部件(1)的空腔内,纱线熨烫处理部件(1)与固定基座(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熨烫纺纱装置安装在细纱机前钳口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林夏志刚李文斌崔卫钢叶汶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