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爱萍专利>正文

细纱机的立体紧密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420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纱机的立体紧密纺纱装置,通过在细纱机的下罗拉下方设置一根导纱柱,上开有若干圈螺旋沟槽,螺旋沟槽截面呈喇叭形状,顶端阔、底部窄,而且槽底是半圆形的,当纱条从下罗拉出来进入到喇叭型螺旋沟槽中时,由于沟槽为自进纱口逐步变窄的喇叭形,因此,可以将伸出纱条外的须条抿入纱中,且纱条在螺旋槽中移动若干圈被压紧后,会以平行、伸直、紧密的状态在锭子的作用下加捻成纱线,彻底消除下罗拉的三角加捻区从而有效地防止纺纱过程中“毛羽”的产生,提高了成纱质量,且整套装置的动作随下罗拉的动作和细纱锭子的卷绕动作同步进行,避免了堵纱和断纱现象的发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细纱机的立体紧密纺纱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细纱机纺纱工序中,经牵伸的纱条以一定宽度并且在自由状态下离开前罗拉后,就立即被加工成纱线,此时在纱线的形成区域会形成一个纺纱三角区,由于纺纱三角区松散的纤维不能被很好的控制,从而使纱条外围的许多纤维须头会提前失散而不能集束,失散的纤维由于不能被抿入纱中而伸出纱外形成纺纱中出现的“毛羽”,严重影响了成纱质量,降低了纤维利用率。因此,须改善加捻前纱条的输送形态,即使纱条平行、伸直、紧密排列。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在牵伸部件中加装集合装置,通过在细纱机的前罗拉输出区设计一个负压气流通道,从而使纱条通过时由于负压气流的带动使纤维须毛并入纱条一起加捻。如专利号为03228410.1的一种紧密纺纱装置,通过设有两端固定在相邻两罗拉座上带吸风口和排气口的吸气管,套在吸气管外且对应于吸风口位置的圆周方向上开有凝聚槽的凝聚套,卡在凝聚套内的张紧装置,套在凝聚套上的透气输送圈和传动加压装置,该紧密纺纱装置能使前罗拉输出的纤维束在抽风系统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吸附在透气输送圈上,并在加压传动装置及透气输送圈的作用下,纤维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纱机的立体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纱柱(2),导纱柱(2)固设在细纱机的下罗拉下方,在导纱柱(2)上开有若干圈横截面呈喇叭口形状的螺旋状沟槽(4),螺旋状沟槽(4)的槽底为半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容
申请(专利权)人:朱爱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