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1079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加工装置的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方法。针对赛络纺纱生产中存在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加捻汇聚点与前罗拉前钳口之间,加装两组与纱条传递方向垂直的摩擦回转罗拉装置。一方面,该装置通过回转为单纱纱条附加假捻,利用捻度的传递,使两根单纱在卷捻合股之前,具有足够的预加捻度,并对表面毛羽卷捻;另一方面,汇聚点与加捻装置之间不受外力控制的纱段,在这两组摩擦回转罗拉的托持作用下,上下波动程度明显减小,利于提高赛络纺纱的纱体均匀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赛络纺纱过程中对前罗拉输出的单纱须条预加假捻,实现降低断头率,减少成纱毛羽、提高纱线强力及扩大加工产品适应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赛络纺是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纺出类似于股线结构的纱线的一种纺纱方法。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细纱机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这两根单纱须条,最终的成纱中单纱上带有少量的捻度,类似股线。因此,赛络纺纱在很多情况下被用于替代股纱产品。且与股纱相比,其生产优势在于,无需并捻,因此工艺流程短,能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节约生产能源。赛络纺纱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首先,赛络纺纱是由两根弱捻粗纱互为中心卷成的,该过程中粗纱表面的毛羽被卷入纱体,但是由于组成赛络纺纱的两根粗纱捻度较低,因此,尽管赛络纺在许多方面比较同类常规纱有了较大的改善,要真正达到毛纺单纱不上浆织造,尚有一定距离;其次,在赛络纺纱过程中,两须条由前罗拉钳口输出至加捻点产生汇聚的过程中,由于须条处于不受控状态,加捻平衡的周期抖动,使得须条的捻度方向不断发生改变,并产生相当大的变化;此外,须条的平衡捻度取决于汇聚点以上须条的扭矩与捻和时成纱中扭矩之间的平衡,因此,对于最终产品而言,组成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6/201611093090.html" title="一种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装置及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回转辊(13),在回转辊(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表面相切的左摩擦辊(11)及右摩擦辊(15),回转辊(13)、左摩擦辊(11)及右摩擦辊(15)呈三角形布置,回转辊(13)呈锥形使得回转辊(13)的外圆周面与左摩擦辊(11)及右摩擦辊(15)的外圆周面之间分别形成一个楔形区,自前罗拉(3)钳口处输出的纱条通过楔形区后运动至加捻汇聚点F,纱条经过楔形区时,一侧受到回转辊(13)的回转摩擦而绕自身轴线旋转,形成捻度,另一侧受到左摩擦辊(11)或右摩擦辊(15)的摩擦助力纱条的旋转,并防止被挤入缝隙中产生断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回转辊(13),在回转辊(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表面相切的左摩擦辊(11)及右摩擦辊(15),回转辊(13)、左摩擦辊(11)及右摩擦辊(15)呈三角形布置,回转辊(13)呈锥形使得回转辊(13)的外圆周面与左摩擦辊(11)及右摩擦辊(15)的外圆周面之间分别形成一个楔形区,自前罗拉(3)钳口处输出的纱条通过楔形区后运动至加捻汇聚点F,纱条经过楔形区时,一侧受到回转辊(13)的回转摩擦而绕自身轴线旋转,形成捻度,另一侧受到左摩擦辊(11)或右摩擦辊(15)的摩擦助力纱条的旋转,并防止被挤入缝隙中产生断裂,同时,纱条还受到楔形区的托持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摩擦辊(11)和/或所述右摩擦辊(15)的表面分布有具有倾角的长槽结构,长槽结构的倾斜方向与纱条的旋转方向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转辊(13)的表面包覆有弹性橡胶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辊(13)、左摩擦辊(11)及右摩擦辊(15)分别固定在回转辊轴承(12)、左摩擦辊轴(10)及右摩擦辊轴(14)上,左摩擦辊轴(10)及右摩擦辊轴(14)均固定在三角板(16)上,回转辊轴承(12)穿过三角板(16)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赛络纺中进行单纱预加捻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条自前罗拉(3)钳口处的D点及E点输出,连接D点与所述加捻汇聚点F的线段DF与连接E点与所述加捻汇聚点F的线段EF的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杉杉薛文良张瑞寅赵培阎均厉红英程隆棣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上海纺织裕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