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道式真空发生器及其真空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3566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体,真空管体内形成贯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步增大,真空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主入口、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主入口位于流体通道上直径最小的部分,循环入口位于主入口的前侧,循环出口位于主入口的后侧,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通过涵道连接。驱动流体从主入口注入,流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驱动流体由文丘里效应产生压强差,使得流体通道的入口端吸入流体,经过流体通道后从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排出。流体通道中的一部分流体经由循环出口、涵道和循环入口重新回到流体通道中,以增强压强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使用上述真空管体的涵道式真空发生器。

Culvert vacuum generator and its vacuum tub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acuum tube body of a culvert vacuum generator. The fluid channel is formed through the body of the vacuum tube. The diameter of the fluid channel is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the middle to the two ends. The main entrance, the circulation entrance and the circulation exit are opened on the tube wall of the vacuum tube, and the main inlet is located in the smallest part of the fluid channel. The ring entrance is locat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main entrance, and the circulation outlet is located at the back side of the main entrance, and the circulation outlet and the circular inlet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culvert. The driving fluid is injected from the main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he fluid channel. The driving fluid is driven by the Venturi effect to produce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which makes the inlet of the fluid passage inhaled fluid and passes through the flow channel from the outlet of the fluid channel. Some of the fluid in the fluid channel is returned to the fluid passage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outlet, the ducts and the circular inlet to enhance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ducted vacuum generator using the vacuum tub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涵道式真空发生器及其真空管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模具冲压工艺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对于汽车的板材需要进行冲压,冲压一般通过模具冲压进行生产。在模具冲压的过程中,在切边工序经常会产生很细小的碎屑,这些细小的碎屑在冲压件移动的时候会扬起,粘黏在其表面,当到下一序冲压的时候,冲压件表面会被压出痕迹,影响冲压件表面质量。现有技术中,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是在刀口附近涂厚黄油,粘黏切下的碎屑。但厚黄油在工作过程中会有损耗,需要不断地重新涂上厚黄油,因此显得比较繁琐。另一种解决的方式是采用普通真空管来吸收扬起的碎屑。图1揭示了采用真空管来吸收碎屑的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冲压模具包括上刀片102和下刀片104,冲压件106放置在上刀片102和下刀片104之间。上刀片102和下刀片104交错运动对冲压件106进行冲压,在上刀片102和下刀片104的交错切边位置会产生碎屑。真空发生器108的入口端延伸出软管110,软管对准上刀片102和下刀片104的交错切边位置。驱动流体,即压缩空气管道112连接到真空发生器108。通入压缩空气后,真空发生器108内产生压强差,软管110的入口吸入气流。碎屑跟随气流被吸入软管110中,然后再从真空发生器108的出口排出。采用真空管吸收碎屑的效果主要由真空管的吸力决定。一般来说,普通真空管的吸力略显不足,因此吸收的效果不够理想,仍会出现部分碎屑扬起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具有增强的真空吸力的真空发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体,真空管体内形成贯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步增大,真空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主入口、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主入口位于流体通道上直径最小的部分,循环入口位于主入口的前侧,循环出口位于主入口的后侧,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通过涵道连接。驱动流体从主入口注入,流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驱动流体由文丘里效应产生压强差,使得流体通道的入口端吸入流体,经过流体通道后从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排出。流体通道中的一部分流体经由循环出口、涵道和循环入口重新回到流体通道中,以增强压强差。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管体呈圆台形,流体通道是不等直径的圆柱形通道,真空管体和流体通道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入口倾斜贯通真空管体的管壁,主入口从外向内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数个主入口沿真空管体的圆周布置,数个主入口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所述中心轴线上;循环入口倾斜贯通真空管体的管壁,循环入口从外向内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数个循环入口沿真空管体的圆周布置,数个循环入口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所述中心轴线上;循环出口倾斜贯通真空管体的管壁,循环出口从内向外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数个循环出口沿真空管体的圆周布置,数个循环出口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所述中心轴线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管体外套有涵道环组件,涵道环组件上开设有环形的涵道,环形的涵道连通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涵道式真空发生器,包括:真空管体、涵道环组件、头部端罩和尾部端罩。真空管体内形成贯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步增大,真空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主入口、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主入口位于流体通道上直径最小的部分,循环入口位于主入口的前侧,循环出口位于主入口的后侧,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通过涵道连接。涵道环组件套在真空管体外,涵道环组件上开设有驱动流体进口和环形的涵道,环形的涵道连通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驱动流体进口与主入口连通。头部端罩和尾部端罩,头部端罩和尾部端罩拼接形成外壳端罩,外壳端罩容纳经装配的真空管体和涵道环组件,头部端罩和尾部端罩上开有孔,分别对准真空管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驱动流体经由驱动流体进口从主入口注入,流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驱动流体由文丘里效应产生压强差,使得流体通道的入口端吸入流体,经过流体通道后从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排出,流体通道中的一部分流体经由循环出口、环形的涵道和循环入口重新回到流体通道中,以增强压强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涵道式真空发生器还包括间隙挡环,间隙挡环套在真空管体上,位于头部端罩和涵道环组件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管体呈圆柱形,流体通道是不等直径的圆柱形通道,真空管体和流体通道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入口倾斜贯通真空管体的管壁,主入口从外向内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数个主入口沿真空管体的圆周布置,数个主入口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中心轴线上。循环入口倾斜贯通真空管体的管壁,循环入口从外向内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数个循环入口沿真空管体的圆周布置,数个循环入口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所述中心轴线上。循环出口倾斜贯通真空管体的管壁,循环出口从内向外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数个循环出口沿真空管体的圆周布置,数个循环出口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所述中心轴线上。本专利技术真空发生器及真空管体具有尾气循环结构,能将排出的气体中的一部分通过涵道重新引入进气中,形成闭式循环,通过增大气流量来增强压强差,以增强真空吸力。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揭示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真空管来吸收碎屑的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分解结构图。图4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组装透视结构示意图。图5揭示了图4中C-C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a和图6b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装配结构图。图7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截面结构图,揭示了流体走向。具体实施方式图2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道的结构图。参考图2所示,该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体202内形成贯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步增大,形成中间小,两端大的通道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管体202呈圆台形,流体通道是不等直径的圆柱形通道。流体通道相交在真空管体202的中心轴线上。在真空管体202的管壁上开设有主入口221、循环入口222和循环出口223。主入口221可以对应于流体通道上直径最小的部分。主入口221倾斜贯通于真空管体202的管壁。主入口221从外向内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即主入口221的进端在管壁外侧,出端在管壁内侧,出端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流体通过主入口221倾斜地注入到流体通道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数个主入口221沿真空管体202的圆周布置,数个主入口221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中心轴线上。循环入口222位于主入口221的前侧。循环入口222倾斜贯通真空管体202的管壁。循环入口222从外向内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即循环入口222的进端在管壁外侧,出端在管壁内侧,出端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流体通过循环入口222倾斜地注入到流体通道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数个循环入口222沿真空管体的圆周布置,数个循环入口222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中心轴线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数个循环入口222的中心延长线的汇聚点与数个主入口221的中心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体,其特征在于,真空管体内形成贯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步增大,真空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主入口、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主入口位于流体通道上直径最小的部分,循环入口位于主入口的前侧,循环出口位于主入口的后侧,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通过涵道连接;驱动流体从主入口注入,流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驱动流体由文丘里效应产生压强差,使得流体通道的入口端吸入流体,经过流体通道后从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排出;流体通道中的一部分流体经由循环出口、涵道和循环入口重新回到流体通道中,以增强压强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体,其特征在于,真空管体内形成贯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步增大,真空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主入口、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主入口位于流体通道上直径最小的部分,循环入口位于主入口的前侧,循环出口位于主入口的后侧,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通过涵道连接;驱动流体从主入口注入,流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驱动流体由文丘里效应产生压强差,使得流体通道的入口端吸入流体,经过流体通道后从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排出;流体通道中的一部分流体经由循环出口、涵道和循环入口重新回到流体通道中,以增强压强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体呈圆台形,所述流体通道是不等直径的圆柱形通道,真空管体和流体通道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体,其特征在于,主入口倾斜贯通真空管体的管壁,主入口从外向内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数个主入口沿真空管体的圆周布置,数个主入口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所述中心轴线上;循环入口倾斜贯通真空管体的管壁,循环入口从外向内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数个循环入口沿真空管体的圆周布置,数个循环入口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所述中心轴线上;循环出口倾斜贯通真空管体的管壁,循环出口从内向外指向流体通道的出口端,数个循环出口沿真空管体的圆周布置,数个循环出口的中心延长线汇聚于所述中心轴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体,其特征在于,真空管体外套有涵道环组件,涵道环组件上开设有环形的涵道,环形的涵道连通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5.一种涵道式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管体,真空管体内形成贯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步增大,真空管体的管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明苏永康管华军孟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