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12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是将扣具装置的一端与拉链的拉片设置为作固定或可转动式结合。该拉片结构设置于一拉链衔合器上,包括一连接片,其设有一挂勾部及一由该挂勾部向下延伸而形成的夹持部,该挂勾部连接于该拉链衔合器;以及一扣具装置,其上端连接于连接片的夹持部,下端可用以吊挂物品。其中扣具装置结合设有一对可压脱或扣合的公、母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轻易方便地扣合吊挂物品,如识别证、玩具、哨子、手机等,使其免于掉落损坏或遗失;另其可转动式结合,而可使吊挂的物品能够多方向的转动。其可改善现有的拉链忘记闭合时容易造成物品遗失的问题,更符合实际需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设于拉链上的拉片设置为固定或可多向式转动地结合设有一扣具装置,该扣具装置可卡扣并可吊挂多种物品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
技术介绍
拉链的专利技术使得人们的生活非常便利,其在固定开合时非常快速且方便,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从衣服、皮包、皮件……等,甚至在同一件夹克上就设有多条拉链,然而目前的拉链仍仅停留于固定开合动作,而无太多的附加价值。请参阅图1所示,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现有习知的设置于口袋上的拉链的俯视示意图。一般现有习知的设置于一口袋上的拉链10a,包括两拉链带20a、复数个分别设置于该两拉链带20a上的链齿30a、一衔合复数链齿30a的拉链衔合器40a以及一钩挂于拉链衔合器40a的拉片50a;该拉片50a是用以拉动该拉链衔合器20a,将该口袋上的拉链10a闭合。该口袋上的拉链10a的用途通常是要防止放置于口袋中的贵重物品如手机……等,免于掉落损坏或遗失。只是当忘记将口袋上的拉链10a闭合时,反而经常造成物品的遗失。所以,现有技术的拉片50a仍然有不便与缺失存在,实有可再进一步改善之处。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拉片结构仍存在有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的改进。为了解决上述拉片结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未见有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的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拉片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其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拉片结构,使其可以有效地改善现有的拉链在忘记闭合时容易造成物品遗失的问题,而更符合实际需求,从而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潜心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拉片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扣具装置与拉链的拉片相结合,可以供轻易且方便地扣合吊挂如识别证、玩具、哨子、手机等对象,使其可以免于掉落损坏或遗失,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中扣具装置与拉链的拉片以可转动式结合,而可使吊挂的物品能够多向的转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扣具装置与拉链的拉片是以固定式结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设置于一拉链衔合器上,其包括一连接片,其具有一挂勾部及一夹持部由该挂勾部向下延伸而形成,该挂勾部是连接于该拉链衔合器;以及一扣具装置,其上端连接于该连接片的该夹持部,其下端用以吊挂物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所述的扣具装置为一球接头,该球接头包括一球体以及一连接件设置于该球体的下方,该球体是可转动地被夹持于该夹持部内。前述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所述的夹持部具有复数个弧形齿,该复数个弧形齿是分别从该夹持部的前后两内缘处向内延伸而形成,以防止该球接头的球体掉落。前述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所述的连接件为一可分离的卡勾装置,该卡勾装置包括一与该球体一体成型的公扣,以及一卡接于该公扣的母扣。前述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所述的卡勾装置的母扣穿设有一绳体以供穿绑吊挂物。前述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所述的连接件为一箍具,该箍具是由该球体下方一体成型地向下延伸,该箍具具有渐缩的环状壁体而略呈漏斗状,一夹缝由其壁体的顶端向下延伸,以及一挂绳卡设于该夹缝的底端以供吊挂物品。前述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所述的夹持部为略呈平板状,且设有复数个卡槽,该扣具装置为一平板接头,该平板接头包括一卡扣部,该卡扣部是卡扣于该夹持部的卡槽内,以及一可分离的卡勾装置设置于该卡扣部的下方。前述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所述的卡勾装置包括一公扣,该公扣与平板接头一体成型向下延伸,以及一母扣,该母扣卡接于该公扣,其中该卡勾装置的该母扣穿设有一供穿绑吊挂物的绳体。前述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所述的卡勾装置的母扣设有一本体以及一对弹片,该一对弹片分别由该本体的底部向两侧且向上延伸,并且各分别与该本体之间形成一缝隙。前述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所述的夹持部略呈平板状,并且其中该扣具装置为一平板接头,该平板接头是一体成型地由该夹持部下向延伸,该平板接头的下端设有一可扣合或压脱的卡勾装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设置于一拉链衔合器上,包括一连接片,其设有一挂勾部及一夹持部是由该挂勾部向下延伸而形成,该挂勾部是连接于该拉链衔合器;以及一扣具装置,其上端连接于该连接片的夹持部,其下端可用以吊挂物品。为达到上述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该扣具装置为一球接头,该球接头包括一球体以及一连接件是设置于该球体下方,该球体是可转动地被夹持于该夹持部内。为达到上述再一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其中该夹持部乃略呈平板状,且设有复数个卡槽;并且其中该扣具装置为一平板接头,该平板接头包括有一卡扣部是卡扣于该夹持部的该卡槽内,以及一可分离的卡勾装置是设于该卡扣部的下方以供吊挂物品。经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是将扣具装置的一端与拉链的拉片设置为作固定或可转动式结合。该拉片结构设置于一拉链衔合器上,包括一连接片,其设有一挂勾部及一由该挂勾部向下延伸而形成的夹持部,该挂勾部是连接于该拉链衔合器;以及一扣具装置,其上端连接于该连接片的该夹持部,其下端可用以吊挂物品。其中该扣具装置结合设有一对可压脱或扣合的公、母扣,藉此可供轻易且方便的扣合吊挂物品,如识别证、玩具、哨子、手机……等对象,可使其免于掉落损坏或遗失。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将扣具装置与拉链的拉片相结合,可以供轻易且方便地扣合吊挂如识别证、玩具、哨子、手机等对象,使其可以免于掉落损坏或遗失,从而更加适于实用。2、本专利技术使其中扣具装置与拉链的拉片以可转动式结合,而可使吊挂的物品能够多方向的转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3、本专利技术使扣具装置与拉链的拉片是以固定式结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4、其可改善现有拉链忘记闭合时容易造成物品遗失的问题,更符合实际需求,从而更具有实用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特殊的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拉片结构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扣具装置的拉片结构,设置于一拉链衔合器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连接片,其具有一挂勾部及一夹持部由该挂勾部向下延伸而形成,该挂勾部是连接于该拉链衔合器;以及一扣具装置,其上端连接于该连接片的该夹持部,其下端用以吊挂物品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联洲
申请(专利权)人:芊茂拉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