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017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21:01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形成方法包括:刻蚀第一功函数层,保留位于第二P区、第一N区以及第二N区的第一功函数层;在刻蚀第一功函数层之后,在第一N区、第二N区、第一P区以及第二P区上形成第二功函数层;刻蚀去除第二N区的第二功函数层,直至暴露出所述第二N区的栅介质层;对所述第二N区的栅介质层进行氧空位钝化处理,降低所述第二N区的栅介质层内的氧空位含量;刻蚀去除所述第一N区的第二功函数层,直至暴露出所述第一N区的栅介质层;在所述第一N区和第二N区的栅介质层上、以及所述第一P区和第二P区的第二功函数层上形成第三功函数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半导体结构形成工艺复杂性,节约了工艺步骤。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its formation method

A method of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its formation method includes: etching the first function layer, retaining the first function layer in the second P, first N and second N zones; after etching the first function layer, the second work function layer is formed in the first N, second N, the first P and the second P; the etching is removed. The second work function layer of the second N zone, until the gate medium layer of the second N area is exposed, the oxygen vacancy of the gate medium layer of the second N area is passivated, the oxygen vacancy content in the gate medium layer of the second N zone is reduced; the second work function layer of the first N area is etched until the gate of the first N area is exposed. The medium layer forms a third work function layer on the gate medium layer of the first N region and the second N region, and on the second work function layer of the first P zone and the second P region.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forming process and saves the technological st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尤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要半导体器件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晶体管)。随着集成电路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器件技术节点不断减小,半导体结构的几何尺寸遵循摩尔定律不断缩小。当半导体结构尺寸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各种因为半导体结构的物理极限所带来的二级效应相继出现,半导体结构的特征尺寸按比例缩小变得越来越困难。其中,在半导体制作领域,最具挑战性的是如何解决半导体结构漏电流大的问题。半导体结构的漏电流大,主要是由传统栅介质层厚度不断减小所引起的。当前提出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高k栅介质材料代替传统的二氧化硅栅介质材料,并使用金属作为栅电极,以避免高k材料与传统栅电极材料发生费米能级钉扎效应以及硼渗透效应。高k金属栅的引入,减小了半导体结构的漏电流。尽管高k金属栅极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半导体结构的电学性能,但是现有技术形成的半导体结构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在满足半导体结构对阈值电压不同需求的同时,简化工艺步骤。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用于形成第一N型器件的第一N区、用于形成第二N型器件的第二N区、用于形成第一P型器件的第一P区以及用于形成第二P型器件的第二P区,且所述第一N型器件的阈值电压小于第二N型器件的阈值电压,所述第一P型器件的阈值电压大于第二P型器件的阈值电压;在所述第一N区、第二N区、第一P区以及第二P区的基底上形成栅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栅介质层上的第一功函数层;刻蚀所述第一功函数层,保留位于所述第二P区、第一N区以及第二N区的第一功函数层;在刻蚀所述第一功函数层之后,在所述第一N区、第二N区、第一P区以及第二P区上形成第二功函数层;刻蚀去除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用于形成第一N型器件的第一N区、用于形成第二N型器件的第二N区、用于形成第一P型器件的第一P区以及用于形成第二P型器件的第二P区,且所述第一N型器件的阈值电压小于第二N型器件的阈值电压,所述第一P型器件的阈值电压大于第二P型器件的阈值电压;在所述第一N区、第二N区、第一P区以及第二P区的基底上形成栅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栅介质层上的第一功函数层;刻蚀所述第一功函数层,保留位于所述第二P区、第一N区以及第二N区的第一功函数层;在刻蚀所述第一功函数层之后,在所述第一N区、第二N区、第一P区以及第二P区上形成第二功函数层;刻蚀去除所述第二N区的第二功函数层以及第一功函数层,直至暴露出所述第二N区的栅介质层;对所述第二N区的栅介质层进行氧空位钝化处理,降低所述第二N区的栅介质层内的氧空位含量;刻蚀去除所述第一N区的第二功函数层以及第一功函数层,直至暴露出所述第一N区的栅介质层;在所述第一N区和第二N区的栅介质层上、以及所述第一P区和第二P区的第二功函数层上形成第三功函数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刻蚀工艺,刻蚀去除所述第二N区的第二功函数层,直至暴露出所述第二N区的栅介质层,且所述湿法刻蚀工艺的刻蚀液体具有氧化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刻蚀工艺包括主刻蚀工艺以及过刻蚀工艺,其中,利用所述过刻蚀工艺进行所述氧空位钝化处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刻蚀工艺采用的刻蚀液体为SC1溶液、SC2溶液或者SPM溶液。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刻蚀工艺的刻蚀时长为10s~2min。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有过氧化氢的处理溶液,进行所述氧空位钝化处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浓度为5%~20%,处理溶液温度为20℃~50℃。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溶液为SC1溶液、SC2溶液或者SPM溶液。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先进行所述氧空位钝化处理,后刻蚀去除所述第一N区的第二功函数层以及第一功函数层。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介质层的材料为高k栅介质材料。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栅介质层之前,还在所述第一N区、第二N区、第一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鑫林曦杨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