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模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877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模腔组件,包括底板与水口板,所述的水口板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的水口板下方设置有上模板,所述的上模板下方设置有下模板,所述的下模板下方设置有面针板,所述的底板上方中央设置有底针板,所述的面针板与底针板,所述的面针板上方设置有顶针,所述的底板四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柱,所述的第一导柱自下朝上依次穿设下模板、上模板与水口板,所述的顶板下方设置有第二导柱,所述的第二导柱自上朝下依次穿设顶板与水口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模腔工作的稳定性,减少冲击力从而提高精度,结构简单方便维修。

A cavity module of an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ld cavity component of an injection mold,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and a water mouth board, a top plate above the water mouth board, an upper template under the water mouth plate, a lower template under the upper template, a face needle plate below the lower plate, and a central setting above the bottom plate. A top needle is arranged above the face needle plate and a bottom needle plate. The fou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column respectively. The first guide column is arranged from the bottom plate, the upper template and the water mouth plate from down to the top, and the second guide columns are arranged below the top plate, and the second guide column is from the upper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die cavity, reducing the impact force and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模腔组件
本技术涉及模腔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模腔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注塑模具能有效的批量生产注塑成型的产品,注塑成型的产品一直是市场需求较大的,随着科技发展注塑模具也有效的现有的市场需求,现有的模胚能有效的对模芯起到保护固定以及用于安装模具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现有的注塑模具需要的模胚组件往往结构复杂以及不能够保障好注塑模具在生产产品的精度,随着现有的模胚机构复杂也导致维修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本技术有效的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需要使用的模胚组件结构复杂,维修困难以及不能保障好注塑模具在生产产品的精度等问题。结合以上所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模腔组件,包括底板与水口板,所述的水口板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的水口板下方设置有上模板,所述的上模板下方设置有下模板,所述的下模板下方设置有面针板,所述的底板上方中央设置有底针板,所述的面针板与底针板,所述的面针板上方设置有顶针,所述的底板上方设置有第一导柱,所述的第一导柱自下朝上依次穿设下模板、上模板与水口板,所述的顶板下方设置有第二导柱,所述的第二导柱自上朝下依次穿设顶板与水口板,所述的第一导柱向上贯穿底针板,所述的底针板通过压簧连接面针板,所述的第一导柱穿插压簧内部中空位置,所述的上模板与下模板外侧边均匀分布有注水口。进一步,所述的面针板上方设置有若干顶针,该顶针均匀分布与面针板上方。进一步,所述的顶板中心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水口板上正对安装孔的位置处设有唧嘴孔。进一步,所述的上模板上处设置有导流槽,所述的导流槽与唧嘴孔位置相对称。进一步,所述的水口板外侧设置有卡扣,所述的顶板外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卡扣与卡槽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根据第一导柱与第二导柱更好的固定上模板、下模板、水口板与顶板间的连接,更好的提高模腔的稳定性,有效的根据压簧减轻底针板与面针板的冲击力以及提高现有的模腔的精度与减少了现有的结构复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的标注所示:底板1、水口板2、上模板3、顶板4、下模板5、面针板6、底针板7、顶针8、压簧9、注水口10、第一导柱11、第二导柱12、安装孔13、唧嘴孔14、导流槽15、卡扣16、卡槽17。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一种注塑模具的模腔组件,包括底板1与水口板2,水口板2上方设置有顶板4,水口板2下方设置有上模板3,上模板3下方设置有下模板5,下模板5下方设置有面针板6,底板1上方中央设置有底针板7,面针板6与底针板7,面针板6上方设置有顶针8,底板1上方设置有第一导柱11,第一导柱11自下朝上依次穿设下模板5、上模板3与水口板2,顶板4下方设置有第二导柱12,第二导柱12自上朝下依次穿设顶板4与水口板2,第一导柱11向上贯穿底针板7,底针板7通过压簧9连接面针板6,第一导柱11穿插压簧9内部中空位置,上模板3与下模板5外侧边均匀分布有注水口10,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有效的根据底板1四端分别设置有的第一导柱11自下朝上依次穿设下模板5、上模板3,顶板8下方设置有的第二导柱12,第二导柱12自上朝下依次穿设顶板8与水口板2,更好的固定连接下模板3、上模板5、水口板2与顶板4,有效的通过第一导柱11与第二导柱12上下更好的相互固定从而有效的增加注塑过程中的模胚稳定性,从而提高模胚固定模芯的稳定性,有效的提高模芯的精度,有效的根据第一导柱穿插压簧9内部中空位置,有效的通过压簧9起到缓冲底针板7与面针板6在顶落制件时的冲击力,防止损坏产品制件,现有的注塑产品制件容易在底针板7与面针板6顶落时冲击力过大造成产品制件损坏变形的现象,在面针板6与底针板7间设置有的压簧9能有效的减少冲击力。进一步,面针板6上方设置有若干顶针8,该顶针8均匀分布与面针板6上方,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有效的根据面针板6上方设置有若干顶针8,顶针8均匀分布在面针板6上可以有效的是产品更全面的顶落防止产品制件卡在面针板6上。进一步,顶板4中心设置有安装孔13,水口板2上正对安装孔13的位置处设有唧嘴孔14,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有效的根据顶板4中心设置有的安装孔13,唧嘴孔14与安装孔13位置正对,可以有效的保障精准度的同时也保障了在合模的时候能有效的保障稳定性。进一步,上模板3上处设置有导流槽15,导流槽15与唧嘴孔14位置相对称,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有效的根据上模板3生出设置有导流槽15,可以通过导流槽15与唧嘴孔14位置相对称能有效的使塑料原料通过唧嘴孔14流入导流槽15内,更有效快速的提高制件效率。进一步,水口板2外侧设置有卡扣16,顶板4外侧设置有卡槽17,所述的卡扣16与卡槽17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有效的根据卡扣16与卡槽17固定连接,更好的使顶板4与水口板2更好的固定,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稳定性保障注塑制件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根据底板1四端分别设置有的第一导柱11自下朝上依次穿设下模板5、上模板3,顶板8下方设置有的第二导柱12,第二导柱12自上朝下依次穿设顶板8与水口板2,更好的固定连接下模板3、上模板5、水口板2与顶板4,有效的通过第一导柱11与第二导柱12上下更好的相互固定从而有效的增加注塑过程中的模胚稳定性,从而提高模胚固定模芯的稳定性,有效的提高模芯的精度,有效的根据第一导柱11穿插压簧9内部中空位置,有效的通过压簧9起到缓冲底针板7与面针板6在顶落制件时的冲击力,防止损坏产品制件,现有的注塑产品制件容易在底针板7与面针板6顶落时冲击力过大造成产品制件损坏变形的现象,在面针板6与底针板7间设置有的压簧9能有效的减少冲击力,有效的根据第一导柱11与第二导柱12更好的固定上模板3、下模板4、水口板2与顶板4间的连接,更好的提高模腔的稳定性,有效的根据压簧9减轻底针板7与面针板6的冲击力以及提高现有的模腔的精度与减少了现有的结构复杂性。进一步,有效的根据面针板6上方设置有若干顶针8,顶针8均匀分布在面针板6上可以有效的是产品更全面的顶落防止产品制件卡在面针板6上,可以有效的保障精准度的同时也保障了在合模的时候能有效的保障稳定性,有效的根据上模板3生出设置有导流槽15,可以通过导流槽15与唧嘴孔14位置相对称能有效的使塑料原料通过唧嘴孔14流入导流槽15内,更有效快速的提高制件效率,有效的根据卡扣16与卡槽17固定连接,更好的使顶板4与水口板2更好的固定,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稳定性保障注塑制件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塑模具的模腔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模腔组件,包括底板(1)与水口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口板(2)上方设置有顶板(4),所述的水口板(2)下方设置有上模板(3),所述的上模板(3)下方设置有下模板(5),所述的下模板(5)下方设置有面针板(6),所述的底板(1)上方中央设置有底针板(7),所述的面针板(6)与底针板(7),所述的面针板(6)上方设置有顶针(8),所述的底板(1)上方设置有第一导柱(11),所述的第一导柱(11)自下朝上依次穿设下模板(5)、上模板(3)与水口板(2),所述的顶板(4)下方设置有第二导柱(12),所述的第二导柱(12)自上朝下依次穿设顶板(4)与水口板(2),所述的第一导柱(11)向上贯穿底针板(7),所述的底针板(7)通过压簧(9)连接面针板(6),所述的第一导柱(11)穿插压簧(9)内部中空位置,所述的上模板(3)与下模板(5)外侧边均匀分布有注水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模腔组件,包括底板(1)与水口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口板(2)上方设置有顶板(4),所述的水口板(2)下方设置有上模板(3),所述的上模板(3)下方设置有下模板(5),所述的下模板(5)下方设置有面针板(6),所述的底板(1)上方中央设置有底针板(7),所述的面针板(6)与底针板(7),所述的面针板(6)上方设置有顶针(8),所述的底板(1)上方设置有第一导柱(11),所述的第一导柱(11)自下朝上依次穿设下模板(5)、上模板(3)与水口板(2),所述的顶板(4)下方设置有第二导柱(12),所述的第二导柱(12)自上朝下依次穿设顶板(4)与水口板(2),所述的第一导柱(11)向上贯穿底针板(7),所述的底针板(7)通过压簧(9)连接面针板(6),所述的第一导柱(11)穿插压簧(9)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柏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嘉盛模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