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空调系统、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862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系统、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该系统包括:第一加热管路,第一加热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电控换向阀和暖风芯体;第二加热管路,第二加热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电控换向阀、加热器和暖风芯体;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选定工作模式启动第一加热管路或第二加热管路;其中,第一加热管路和第二加热管路通过电控换向阀切换,暖风芯体用于产生热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以根据选定工作模式切换至相应的加热管路进行加热,加热效率高、设备占用空间小。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a vehicle. The system includes the first heating line, the first heating line includes an engine, a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reversing valve and a warm air core, which are connected in turn; the second heating line, the second heating line including the engine and the electronic control in turn, which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Valve, heater and warm air core; controller, controller is used to start the first heating line or second heating line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working mode; in which the first heating line and the second heating line switch through the electronic control valve, the warm air core is used to produce hot air. The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switched to the corresponding heating pipeline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working mode to carry out heating, the heating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equipment occupancy space is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空调系统、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系统、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新能源车辆的空调暖风控制系统,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材料(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PTC)水暖或风暖PTC进行加热水或空气进行为客户进行取暖,从而达到为客户输送暖风,进行客户舒适度调节。新能源车辆空调暖风系统控制在一定模式下是需要消耗能量来进行加热水或者风来进行空调暖风工作,如果暖风系统里的控制方式无法结合新能源控制模式同步进行的话,会极大的消耗整车电量导致在纯电动模式下,续航能力减少同时由于新能源车辆有许多控制模式,在不同的控制模式下无法结合暖风系统进行分配,导致客户采暖性能上进行抱怨以及整车能量消耗使整车电量降低,使得新能源车辆续航里程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载空调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选定工作模式切换至相应的加热管路进行加热,加热效率高、设备占用空间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加热管路,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电控换向阀和暖风芯体;第二加热管路,所述第二加热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发动机、所述电控换向阀、加热器和所述暖风芯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选定工作模式启动所述第一加热管路或第二加热管路;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路通过所述电控换向阀切换,所述暖风芯体用于产生热空气。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路的公共管路上还设置有电子水泵,所述电子水泵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水泵控制指令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为燃油加热器,所述燃油加热器和所述发动机共用一个燃油箱。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加热管路,所述第三加热管路包括热源和所述电控换向阀,所述第三加热管路中至少一部分靠近车辆的电池系统设置,所述热源为所述发动机或所述加热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选定电池预热模式时,通过所述电控换向阀切换至所述第三加热管路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预热。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装置,与所述第三加热管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三加热管路中的被加热的水流入后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加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空调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选定工作模式切换至相应的加热管路进行加热,且在加热管路中设置电子水泵,提升加热管路中的水流量速度,进而提升加热效率,增设燃油加热器提升整车采暖和除霜除雾性能,在保证整车能量消耗最低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整车的舒适性,采用新型结构布置方式、降低设备占用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选定工作模式切换至相应的加热管路进行加热,加热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一步的,获取用户选定的工作模式;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纯电动制热模式、除霜模式或除雾模式时,启动所述第二加热管路进行制热。进一步的,包括:当所述工作模式为混动制热模式时,启动所述第一加热管路进行制热。进一步的,当所述工作模式为混动制热模式时,启动所述第一管路进行制热之后还包括:当收到用户输入的加热管路切换指令时,从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加热管路进行制热。进一步的,还包括: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电池预热模式时,启动所述第三加热管路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预热。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与上述的车载空调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根据选定工作模式切换至相应的加热管路进行加热,加热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所述的车辆与上述的车辆空调的控制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中燃油制热模式的过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中混动制热模式的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中纯电动制热模式的过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中除雾除霜模式的过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中电池预热模式的过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发动机100、电控换向阀200、暖风芯体300、加热器400、控制器500、电子水泵600、燃油箱700和散热装置80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加热管路、第二加热管路和控制器500。其中,第一加热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100、电控换向阀200和暖风芯体300,第二加热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发动机100、所述电控换向阀200、加热器400和所述暖风芯体300,第一加热管路和第二加热管路通过电控换向阀200切换。控制器根据选定工作模式启动第一加热管路或第二加热管路。用户选定工作模式时,向电控换向阀200发送相应指令切换至相应加热管路并启动选定加热管路上的设备进行加热。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加热管路和第二加热管路的公共管路上的电子水泵600,电子水泵600根据控制器500发送的水泵控制指令工作。通过设置电子水泵600可有效提升加热管路上的水流量速度,进而提升加热效率,增设加热器400提升整车采暖和除霜除雾性能,在保证整车能量消耗最低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整车的舒适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器400为燃油加热器,与发动机100共用一个燃油箱700,当选定加热器所在的加热管路进行加热时,从燃油箱700内引入燃油已进行加热工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加热管路。第三加热管路包括热源和所述电控换向阀200,所述第三加热管路中至少一部分靠近车辆的电池系统设置,所述热源为所述发动机100或所述加热器400。控制器500还用于当选定电池预热模式时,通过所述电控换向阀切200换至所述第三加热管路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预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空调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800,散热装置800与所述第三加热管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三加热管路中的被加热的水流入后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加热。以下将具体说明选定不同工作模型下,车载空调系统的具体工作方式。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系统中燃油制热模式的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用户选定燃油制热模式时,此时选定第一加热管路进行制热,具体过程包括:A1:用户向控制器500输入燃油工作模式的相关指令;A2:控制器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载空调系统、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管路,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100)、电控换向阀(200)和暖风芯体(300);第二加热管路,所述第二加热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发动机(100)、所述电控换向阀(200)、加热器(400)和所述暖风芯体(300);控制器(500),所述控制器(500)用于根据选定工作模式启动所述第一加热管路或第二加热管路;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路通过所述电控换向阀(200)切换,所述暖风芯体(300)用于产生热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管路,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100)、电控换向阀(200)和暖风芯体(300);第二加热管路,所述第二加热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发动机(100)、所述电控换向阀(200)、加热器(400)和所述暖风芯体(300);控制器(500),所述控制器(500)用于根据选定工作模式启动所述第一加热管路或第二加热管路;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路通过所述电控换向阀(200)切换,所述暖风芯体(300)用于产生热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路的公共管路上还设置有电子水泵(600),所述电子水泵(600)根据所述控制器(500)发送的水泵控制指令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00)为燃油加热器,所述燃油加热器和所述发动机(100)共用一个燃油箱(7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加热管路,所述第三加热管路包括热源和所述电控换向阀(200),所述第三加热管路中至少一部分靠近车辆的电池系统设置,所述热源为所述发动机(100)或所述加热器(400);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骁诚祖润青刘俊伟王海威刘国平张军苏振芳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