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熔体纺丝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255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酯熔体纺丝用组件。本组件包括底座,喷丝板。盒式环、上盖板等几个部分组成,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拆装方便,且密封性好,使用周期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酯熔体纺丝用组件。目前聚酯纺丝用的直排四眼分体式组件结构较复杂,分解组装劳动量大,另件数量多,制造成本高。如日本帝人公司的纺丝组件由底板(2块)、喷丝板、过滤网、中间板、混流板、盒式环、滤砂、上盖板、压紧螺栓等几十个另部件组成,装配精度要求高,密封性差,易发生泄漏。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较简单,安装方便,不易泄漏的纺丝用组件。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是底座的中心设有凹孔,在底座的凹孔内安装喷丝板和盒式环,上盖板的凹面向下压紧在盒式环上,上盖板和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纺丝组件主视图附图2、为A-A面剖视图1、底座2、喷丝板3、过滤网4、盒式环5、混流板6、过滤网7、滤砂8、过滤网9、上盖板10、进料口垫圈11、螺栓孔如图所示,本组件为一长方体,其上均匀分布四个相同的纺丝料位,每个纺丝料位包括底座(1),喷丝板(2),过滤网(3、6、8),盒式环(4),混流板(5),滤砂(7),上盖板(9),熔体进料口垫圈(10),螺栓孔(11)等部分组成;底座(1)的中心凹孔内依次安装喷丝板(2),过滤网(3),盒式环(4),过滤网(8);盒式环(4)中依次安放混流板(5),过滤网(6)和滤砂(7);上盖板(9)的凹面向下压紧在盒式环(4)上,上盖板(9)的中心设有熔体进料口和盒式环(4)相通;底座(1)和上盖板(9)的螺栓孔(11)安装压紧螺栓2对。本技术结构简单,另部件较现有技术大为减少,拆装方便;在盒式环上下端面及相应的上盖板,喷丝板上开设了“V”形密封线,增强了密封性能,延长了使用周期,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权利要求一种聚酯熔体纺丝组件包括四个相同的纺丝料位,其特征是纺丝料位由底座(1),喷丝板(2),过滤网(3、6、8),盒式环(4),混流板(5),滤砂(7),上盖板(9)等部分组成;底座(1)的中心凹孔内依次安装喷丝板(2),过滤网(3),盒式环(4),过滤网(8);盒式环(4)中依次安放混流板(5),过滤网(6)和滤砂(7);上盖板(9)的凹面向下压紧在盒式环(4)上,上盖板(9)的中心设有熔体进料口和盒式环(4)相通;底座(1)和上盖板(9)的螺栓孔(11)安装压紧螺栓2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聚酯熔体纺丝用组件。本组件包括底座,喷丝板。盒式环、上盖板等几个部分组成,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拆装方便,且密封性好,使用周期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文档编号D01D4/00GK2135580SQ92234980公开日1993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郭堑, 王秉智 申请人:天津石油化工公司长丝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酯熔体纺丝组件包括四个相同的纺丝料位,其特征是纺丝料位由底座(1),喷丝板(2),过滤网(3、6、8),盒式环(4),混流板(5),滤砂(7),上盖板(9)等部分组成;底座(1)的中心凹孔内依次安装喷丝板(2),过滤网(3),盒式环(4),过滤网(8);盒式环(4)中依次安放混流板(5),过滤网(6)和滤砂(7);上盖板(9)的凹面向下压紧在盒式环(4)上,上盖板(9)的中心设有熔体进料口和盒式环(4)相通;底座(1)和上盖板(9)的螺栓孔(11)安装压紧螺栓2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堑王秉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石油化工公司长丝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