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纺丝卷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368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熔融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为,配置在喷丝头下方的冷却装置由冷却风导入部、空气喷射器部和气流导引管构成;冷却风导入部围在纺出丝条周围,空气喷射器部连接在冷却风导入部的下部、将压缩空气喷射到纺出丝条周围,气流导引管连接在空气喷射器部的下部。从冷却风导入部的外侧导入内侧的冷却风是沿着纺出丝条的行进方向而移动,冷却风的速度朝向上述气流导引管增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纤维丝条的熔融纺丝卷取装置。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即使提高牵引速度,也能不降低伸长率、不增加细度不匀地进行制造的熔融纺丝卷取装置。在这种熔融纺丝卷取装置中已知有这样的特性,即、当提高牵引速度时,能促进纺出线条内的分子取向、降低断裂伸长率。还已知这样的特性,即、当纺出丝条的牵引速度超过5000m/min时,会因分子取向的促进而引起结晶。因此,在生产具有大的断裂伸长率的半拉伸丝的场合下,为了提高生产性,只靠提高牵引速度是有限的。例如,在生产拉伸假捻用原丝中,最好使用断裂伸长率是100%以上的半拉伸丝。但是,伸长率这样高的半拉伸丝,用以前的设有交叉式冷却装置的熔融纺丝卷取装置,当将牵引速度提高到3800m/min以上时,会使断裂伸长率降低,使细度不匀增加,因而不能制成所要求的半拉伸丝。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熔融纺丝卷取装置是把由喷丝头熔融纺丝了的纺出丝条冷却而加以卷取的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在上述喷丝头下方的冷却装置由冷却风导入部、空气喷射器部和气流导引管构成;冷却风导入部围在上述纺出丝条周围,空气喷射器部连接在上述冷却风导入部的下部、将压缩空气喷射到上述纺出丝条周围,气流导引管连接在空气喷射器部的下部;从上述冷却风导入部的外侧导入内侧的冷却风是沿着纺出丝条的行进方向而移动,上述冷却风的速度朝向上述气流导引管增大。由于如上所述,用冷却风导入部、空气喷射器部和气流导引管构成冷却装置;在上述冷却装置中使冷却风沿着纺出丝条的行进方向而移动,而且使冷却风的速度从冷却风导入部朝向气流导引管增大,因而能使纺出丝条的固化点存在于上述气流导引管内,可在使牵引速度提高的同时,不使断裂伸长率降低、不使细度不匀增加地生产半拉伸丝。图2是表示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熔融纺丝卷取装置的冷却风导入部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熔融纺丝卷取装置的喷射器部的纵断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喷射器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中的喷丝头和冷却装置的配置关系实例的配置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中的喷丝头和冷却装置的配置关系实例的配置图。在各个纺丝包6的下方分别设有冷却装置2,还设置着给油导引器19和卷取机3。由喷丝头41纺丝的纺出丝条Y由冷却装置2冷却后,由给油导引器19给油、由卷取机3卷取。冷却装置2由圆筒状冷却风导入部7和空气喷射器机构8构成,前者设置在靠近喷丝头41的位置上、后者是在其下方连续设置的。空气喷射器机构8由上部侧的空气喷射器部60和下部侧的气流导引管9构成。如图2所示,冷却风导入部7的结构是在其内侧,围住纺出丝条Y地配置着空气整流筒51;在其外侧,中间设有间隙、同心状地配置着内侧多孔管52和外侧多孔管53,它们分别设有多个孔52a、53a。内侧的空气整流筒51由叠层的多孔结构构成,叠层的壁面上沿放射方向排列地配设着多个微小的通气路;借助这多孔结构的壁、将外侧的空气一边整流一边朝内侧的纺出丝条Y导入。覆盖空气整流筒51外侧的内侧多孔管52固定在管道11的上面,上述的外侧多孔管53相对于内侧多孔管52能以共同的轴为中心地相对转动。在外侧多孔管53的下缘安装着有圆弧状长孔10a的凸缘10。固定在管道11上的螺栓10b插入在这凸缘10的长孔10a里,拧紧这个螺栓10b就能将外侧多孔管53固定。当拧松螺栓10b而使外侧多孔管53转动时,由于外周面的孔53a相对于内侧多孔管52的孔52a发生了相位改变而使开口面积发生变化,因而就能调整冷却风的导入量。设置在内侧多孔管52上和外侧多孔管53上的孔52a、53a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狭缝等任一种形状。如图3所示,空气喷射器机构8的空气喷射器部60的结构是内侧配置着内管62;在其外侧同心状地配置着外管63;在内管62和外管63之间设有多张整流板64。内管62由在从冷却风导入部7延长的连接管61的下端是缩径的管构成。而多张整流板64则配置成使多个面方向呈放射状地指向内管62和外管63的共同轴,而且与纺出丝条Y的行进方向相平行。将整流板64的出口侧所形成的喷射口65做成它的喷射方向相对于纺出丝条Y的进行方向大约构成0-3度的角度θ。空气喷射器部60与其他的纺丝包6上同样地设置的空气喷射器部60一起收容并固定在共同的管道11中。从图中没表示的送风机、借助供给管11a将压缩空气供给上述的管道11,这压缩空气进入到多个空气喷射部60的内管62和外管63之间的间隙里,由整流板64对其进行整流,同时从喷射口65喷射到行进中的丝条Y的周围。由于空气喷射器部60喷射压缩空气,使上部的冷却风导入部7的内部成为负压。由这负压的发生,使室内的经调温的空气从外侧多孔管53的孔53a经过内侧多孔管52的孔52a,又在整流的同时通过空气整流筒51之后,供到内侧的纺出丝条Y的周围。导入到内侧的空气作为冷却风而冷却纺出丝条Y,还沿着纺出丝条Y、一边流下,一边渐渐地增加速度。这冷却风在空气喷射器部60进一步被加速后,向气流导管9流下,这样,与冷却风一起流下的纺出丝条Y渐渐冷却,在气流导引管9中完成固化。在气流导引管9的出口端安装着扩口管12。扩口管12的外径向下游侧扩大,而且在壁面上设有多个孔。因此,通过气流导管9流下来的冷却风由这扩口管12膨胀而减速。即、扩口管12起到气流减速部的作用。如上所述的内部设置着空气喷射器部60的管道11由缸体15、16支承在直立设置在两侧的导引轨道13、14上,而且借助安装在两侧的滚子17、18与导引轨道13、14相卡合。当使缸体15、16进行伸缩动作时,可使管道11沿导引轨道13、14而升降。由于使管道11这样地升降,因而在熔融纺丝时,就形成使冷却风导入部7挤压在旋架1下面上的状态,而且在生头作业时或者在纺丝包的替换作业时,使冷却风导入部7下降,就能在其与旋架1的下面之间形成用于作业空间的开口。缸体15、16可以是汽缸,也可以是油缸。关于设置在旋架1上的多个喷丝头41(纺丝包6)的配置,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是配置成1列,但也可以如图5所示地配置成相对于作业面的较深远一侧和眼前一侧的前后2列;还可配置成曲折交错状。通过这样的配置,每台旋架能配置更多的纺丝包6,而且能将相互邻接的冷却装置2、2之间的距离d保持在规定距离,同时能缩短旋架1的总长L。同样,可如图6所示、把设置在旋架1内的多台喷丝头41(纺丝包6)配置成圆弧状。如果采用这种圆弧状的配置,就能容易地将熔融聚合物从计量泵4供到各个喷丝头41的配管5的距离取成大致相等长度,能使聚合物的热过程均匀,从而使丝条的物理性能均匀一致。当采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熔融纺丝卷取装置时,其特征是使冷却风沿着与纺出丝条Y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流过冷却装置2内,而且使这冷却风的流速在喷丝头41附近降低,越向气流导引管9越使其增大。这种冷却风速度的调整可由冷却风导入部7处的外侧多孔管53产生的空气导入量的控制和空气喷射器部60的压缩空气供给量的控制加以实施。压缩空气供给量可通过压力调整来进行。根据这样的冷却风速度的变化,在空气喷射器部60的下游,由压缩空气使纺出丝条Y和冷却风加速,通过冷却使纺出丝条Y在气流导引管9内达到固化点。由于在气流导引管9内纺出丝条Y被暴露在沿相同方向流动的冷却风里,因而使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融纺丝卷取装置,它是把由喷丝头熔融纺丝了的纺出丝条冷却而加以卷取的卷取装置,配置在上述喷丝头下方的冷却装置由冷却风导入部、空气喷射器部和气流导引管构成;所述冷却风导入部围在上述纺出丝条周围,所述空气喷射器部连接在上述冷却风导入部的下部、将压缩空气喷射到上述纺出丝条周围,气流导引管连接在空气喷射器部的下部;从上述冷却风导入部的外侧导入内侧的冷却风是沿着纺出丝条的行进方向移动,该冷却风的速度朝向上述气流导引管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出卓藤井恭西大路诚山下雅充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