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敏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挡墙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09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挡墙砖,包括可上下叠放的上层砖体、底层砖体和至少一块中层砖体;上层砖体的顶部设置为平面,下部设置有左支脚和右支脚,左、右支脚之间形成一个上拱;底层砖体的顶部设置有左台阶和右台阶,左、右台阶之间具有一个上凸起,左台阶的左侧边棱处具有上翘的凸沿,底层砖体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中层砖体的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凸沿、左台阶、上凸起和右台阶,底部设置有左支脚、右支脚以及位于左、右支脚之间的上拱;叠放时,左支脚与左台阶、上拱与上凸起以及右支脚与右台阶分别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土工格栅具有拉住固定作用,能达到较好的边坡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挡墙砖
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砖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挡墙砖。
技术介绍
挡墙也就是俗称的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由于土质结构的不稳定,边坡在受雨水冲刷后,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尤其是道路两侧、河堤以及人流量较大的边坡,发生灾害后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边坡的有效防护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挡墙砖与土工格栅之间仅依靠摩擦力提供黏结力,性能不稳定,土工格栅容易滑移,造成护坡结构的局部承载能力下降,进而降低边坡的稳定性,严重时导致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挡墙砖,结构简单,对土工格栅具有拉住固定作用,能达到较好的边坡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挡墙砖,包括可上下叠放的上层砖体、底层砖体和至少一块中层砖体;所述上层砖体的顶部设置为平面,下部设置有左支脚和右支脚,左、右支脚之间形成一个上拱;所述底层砖体的顶部设置有左台阶和右台阶,左、右台阶之间具有一个上凸起,所述左台阶的左侧边棱处具有上翘的凸沿,所述底层砖体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中层砖体的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凸沿、左台阶、上凸起和右台阶,底部设置有左支脚、右支脚以及位于左、右支脚之间的上拱;叠放时,所述左支脚与左台阶、上拱与上凸起以及右支脚与右台阶分别对应。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底层砖体和中层砖体上设置上翘的凸沿结构后,施工过程中,土工格栅可挂在凸沿上而不易滑离原来的位置,对土工格栅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进而促使边坡结构更稳定。进一步的,所述上凸起的顶部为弧形,所述上拱与上凸起适配。上、下两相邻砖体之间受侧向力后主要依靠上拱和上凸起之间的接触抵抗受力,上拱和上凸起设置为弧形的结构后,显著减少了应力集中造成的结构缺陷,受力更好,稳定性更高。进一步的,所述中层砖体的上凸起朝向上拱的左侧偏离一段距离,中层砖体的左台阶与左支脚之间发生相应的偏离。自然叠加后,形成的护坡墙体具有向边坡内侧倾斜的角度,增加了生态挡墙砖和边坡的接触面积,结构更稳定,还可适用于各种角度的斜坡。进一步的,所述左支脚的长度大于右支脚的长度,所述左台阶的高度相应的小于右台阶的高度。叠放之后,上、下两相邻砖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抵抗外力作用较强,保护破体的稳定性能更好。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砖体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倒角。边角处受撞击后容易损坏,设置倒角后可有效降低上层砖体的损坏率,保持原有结构的完整体,施工后边坡更美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层砖体;2-中层砖体;3-底层砖体;4-左支脚;5-右支脚;6-上拱;7-左台阶;8-右台阶;9-上凸起;10-凸沿;11-凹槽;12-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生态挡墙砖,包括可上下叠放的上层砖体1、底层砖体3和至少一块中层砖体2;所述上层砖体1的顶部设置为平面,下部设置有左支脚4和右支脚5,左、右支脚之间形成一个上拱6;所述底层砖体3的顶部设置有左台阶7和右台阶8,左、右台阶之间具有一个上凸起9,所述左台阶7的左侧边棱处具有上翘的凸沿10,所述底层砖体3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中层砖体2的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凸沿10、左台阶7、上凸起9和右台阶8,底部设置有左支脚4、右支脚5以及位于左、右支脚之间的上拱6;叠放时,所述左支脚4与左台阶7、上拱6与上凸起9以及右支脚5与右台阶8分别对应。参见图1至图3,以只含一块中层砖体2的结构作为示例,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底层砖体3和中层砖体2上设置上翘的凸沿10结构后,施工过程中,土工格栅可挂在凸沿10上而不易滑离原来的位置,对土工格栅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进而促使边坡结构更稳定。实施时,所述上凸起9的顶部为弧形,所述上拱6与上凸起9适配。上、下两相邻砖体之间受侧向力后主要依靠上拱6和上凸起9之间的接触抵抗受力,上拱6和上凸起9设置为弧形的结构后,显著减少了应力集中造成的结构缺陷,受力更好,稳定性更高。实施时,所述中层砖体2的上凸起9朝向上拱6的左侧偏离一段距离,中层砖体2的左台阶7与左支脚4之间发生相应的偏离。自然叠加后,形成的护坡墙体具有向边坡内侧倾斜的角度,增加了生态挡墙砖和边坡的接触面积,结构更稳定,还可适用于各种角度的斜坡。实施时,所述左支脚4的长度大于右支脚5的长度,所述左台阶7的高度相应的小于右台阶8的高度。叠放之后,上、下两相邻砖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抵抗外力作用较强,保护破体的稳定性能更好。实施时,所述上层砖体1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倒角12。边角处受撞击后容易损坏,设置倒角12后可有效降低上层砖体1的损坏率,保持原有结构的完整体,施工后边坡更美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态挡墙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挡墙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上下叠放的上层砖体、底层砖体和至少一块中层砖体;所述上层砖体的顶部设置为平面,下部设置有左支脚和右支脚,左、右支脚之间形成一个上拱;所述底层砖体的顶部设置有左台阶和右台阶,左、右台阶之间具有一个上凸起,所述左台阶的左侧边棱处具有上翘的凸沿,所述底层砖体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中层砖体的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凸沿、左台阶、上凸起和右台阶,底部设置有左支脚、右支脚以及位于左、右支脚之间的上拱;叠放时,所述左支脚与左台阶、上拱与上凸起以及右支脚与右台阶分别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挡墙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上下叠放的上层砖体、底层砖体和至少一块中层砖体;所述上层砖体的顶部设置为平面,下部设置有左支脚和右支脚,左、右支脚之间形成一个上拱;所述底层砖体的顶部设置有左台阶和右台阶,左、右台阶之间具有一个上凸起,所述左台阶的左侧边棱处具有上翘的凸沿,所述底层砖体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中层砖体的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凸沿、左台阶、上凸起和右台阶,底部设置有左支脚、右支脚以及位于左、右支脚之间的上拱;叠放时,所述左支脚与左台阶、上拱与上凸起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敏
申请(专利权)人:韩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