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挡土墙及其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61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的面板;逐层或间隔安置在多层面板层中的多层加筋层;其中面板为由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面板,且上层面板和/或下层面板的上表面开设沿其纵向延伸的卡槽;其中,加筋层包括土工格栅和穿过土工格栅的用于将土工格栅锚固在对应面板的卡槽内的卡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板结构,结构简单,面板为混凝土预制,不需要在面板里预埋任何构件,可以可靠的实现面板和土工格栅筋材料的连接,且面板构成的墙体整体刚度较大,在填土压实过程中不易出现变形,同时施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面板结构的加筋挡土墙。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and its pane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nel structure of a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which consists of a multilayer panel layer arranged in a lower and first order, each layer of which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panels; a multilayer reinforced layer placed in a multilayer panel layer by layer or interval; in which the panel is made of concret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panels, and the upper deck is on the upper deck. A groove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and / or the lower panel is opened longitudinally; the stiffened layer includes a geogrid and a card rod used to anchor the geogrid in the slot of the corresponding panel through the geogrid. The panel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The panel is precast of concrete. It does not need to bury any components in the panel. It can reliably realize the connection of the panel and the geogrid reinforcement material, and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wall is large, and it is not easy to be deformed during the compaction proc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and quick. Besides,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with the pan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筋挡土墙及其面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加筋挡土墙及其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加筋挡土墙预制面板和土工格栅加筋材料的连接,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采用将一段土工格栅直接埋入面板嵌固,后利用格栅连接棒接长的结合方式;2)在面板上设置挂钩类装置,和格栅连接。第一种连接方式的缺点在于土工格栅和混凝土两类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相差较大,预埋的混凝土的土工格栅连接的可靠性尚待进一步研究论证,同时面板预制时埋入格栅,施工工序较繁琐。第二种连接方式属于点接触,对格栅整体受力不利,同时挂钩类材料如采用钢筋类做成,还有防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其结构简单,面板为混凝土预制,不需要在面板里预埋任何构件,可以可靠的实现面板和土工格栅筋材料的连接,且面板构成的墙体整体刚度较大,在填土压实过程中不易出现变形,同时施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面板结构的加筋挡土墙。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的面板;逐层或间隔安置在多层面板层中的多层加筋层;其中,所述多层面板层中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为由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面板,且上层面板和/或下层面板的上表面开设沿其纵向延伸的卡槽;其中,所述加筋层包括土工格栅和穿过土工格栅的用于将土工格栅锚固在对应面板的卡槽内的卡棒。其中,所述土工格栅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多条纵向格栅条,且相邻纵向格栅条交叉穿过所述卡棒。进一步的,所述土工格栅的端部还具有沿横向延伸的用于将卡棒锁定于土工格栅端部的横向肋。其中,所述上层面板和/或所述下层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位于所述卡槽一侧的用于提高粗糙度的纹理,或者所述卡槽一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为水平表面。优选的,所述纹理为波浪纹或齿牙纹或单齿牙或多齿牙。其中,所述多层面板层中两两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错缝安置。其中,所述土工格栅为单向土工格栅或双向土工格栅。其中,所述卡棒为经防腐处理的钢筋棒或由土工材料制成的土工材料棒。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加筋挡土墙,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面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及其面板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及面板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施工便捷、安全可靠、外观规整、美观的优点,面板外露面还可以进行各种造型或装饰,以增强美感。2、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及面板结构,在面板上设置卡槽,在土工格栅端部穿设卡棒,且将带有卡棒的土工格栅放置于面板的卡槽中,从而使加筋层与上下面板之间的锚固嵌锁更为有效、方便、可靠,使面板和加筋层之间的连接效果更好,大大提高加筋挡土墙的可靠性,提高工程的可靠度。3、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及面板结构,面板为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不需要在面板里预埋任何构件,可以可靠的实现面板和土工格栅筋材料的连接。面板构成的墙体整体刚度较大,在填土压实过程中不易出现变形,同时施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4、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及面板结构,面板构成的墙体整体刚度较大,在填土压实过程中不易出现变形,施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且为提高挡土墙的美观性提供了便利。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不设纹理的面板立面图;图2为不设纹理的面板平面图;图3为不设纹理的面板和土工格栅材料装配立面图;图4为带有齿牙的面板立面图;图5为带有齿牙的面板平面图;图6为设纹理的面板和土工格栅材料装配立面图;图7为卡棒和土工格栅连接平面图;图8为卡棒和土工格栅连接立面图;图9为每层面板均和加筋材料装配立面图;图10为面板隔层(图中示隔一层但不限于一层)和加筋材料装配立面图;图11为加筋挡土墙一般构造图;图12为面板错缝砌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提供的面板结构中的面板不设纹理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不设纹理的面板和土工格栅材料装配立面图,如图4、图5、所示为面板设有单齿牙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图6为设单齿牙的面板和土工格栅材料装配立面图。由上述各图可知,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的面板;逐层或间隔安置在多层面板层中的多层加筋层;其中,多层面板层中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为由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面板,且上层面板和/或下层面板的上表面开设沿其纵向延伸的卡槽;其中,加筋层包括土工格栅和穿过土工格栅的用于将土工格栅锚固在对应面板的卡槽内的卡棒。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涉及的术语“纵向”,是指沿着或平行面板的宽度方向,术语“横向”,是指沿着或平行面板的长度方向,纵向、横向的方向分别如图2中箭头A1、A2所示。而本技术中所说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是根据相邻面板的上下位置关系确定的,即,上下相邻的每两块面板中,位于下层的面板为下层面板,位于上层的面板为上层面板。具体的,本技术面板结构中包括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安置的面板,每个面板呈长方体形,由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在上下相邻的每两层面板层中,位于上层面板层的上层面板和位于下层面板层的下层面板之间设置加筋层2(如图9所示),或者,在多层面板层中,间隔几层面板设置一层加筋层(如图3、图6、图10所示,仅示出隔一层)。其中,为了便于铺设加筋层,本技术需要在面板1上开设卡槽4(如图1-图6所示),卡槽4设置在上层面板和/或下层面板的上表面,沿着面板的厚度方向下沉一定深度。优选的,卡槽为半圆形凹槽。而为了使加筋层能够更好的锚固在上下层面板之间,本技术的加筋层2包括土工格栅和穿过土工格栅的卡棒5,土工格栅由加筋材料制成,如由土工织物类加筋材料制成的长条形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可为单向土工格栅或双向土工格栅,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多条纵向格栅条6(如图7、图8所示),且相邻纵向格栅条6交叉穿过卡棒5,以便将卡棒5锁定在土工格栅上。此外,土工格栅的端部还具有沿横向延伸的用于将卡棒5锁定于土工格栅端部的横向肋7。砌筑时,将加筋层2安置在相邻的上下层面板之间,将土工格栅的带有卡棒5的部分安置在面板的卡槽内,以便通过卡棒将土工格栅锚固在相邻面板之间。其中,本技术的卡棒可为经防腐处理的具有一定直径的圆形的钢筋棒或混凝土棒,或者为由土工材料制成的土工材料棒,如由聚乙烯、聚丙烯或玻璃纤维等材料制成的圆形的棒子。本技术采取在面板上表面设置卡槽的方式,在土工格栅端部穿好卡棒后放置于该面板的卡槽中,使得土工格栅的上面被该面板上面的面板底部压住,从而达到在面板中锚固土工格栅的作用。相比单纯通过接触面摩擦压住加筋层的结构,本技术的这种带有卡槽的结构锚固效果更为有效和可靠。本技术面板的上层面板和/或下层面板的位于卡槽一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可以分别为水平表面(如图1-图3所示),或者,如图4-图6所示,在位于卡槽一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置用于提高粗糙度的纹理。通过设置纹理,使得加筋层的顶底两面分别和相邻的上下面板相接触,从而可以产生理想的摩擦力,将加筋层牢靠的“锚固”住。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筋挡土墙及其面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的面板;逐层或间隔安置在多层面板层中的多层加筋层;其中,所述多层面板层中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为由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面板,且上层面板和/或下层面板的上表面开设沿其纵向延伸的卡槽;其中,所述加筋层包括土工格栅和穿过土工格栅的用于将土工格栅锚固在对应面板的卡槽内的卡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的面板;逐层或间隔安置在多层面板层中的多层加筋层;其中,所述多层面板层中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为由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面板,且上层面板和/或下层面板的上表面开设沿其纵向延伸的卡槽;其中,所述加筋层包括土工格栅和穿过土工格栅的用于将土工格栅锚固在对应面板的卡槽内的卡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多条纵向格栅条,且相邻纵向格栅条交叉穿过所述卡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的端部还具有沿横向延伸的用于将卡棒锁定于土工格栅端部的横向肋。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乾刘占卿李玉良蒲婷陈红王凯王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