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挡土墙及其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615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的面板;逐层或间隔安置在多层面板层中的多层加筋层;其中,所述多层面板层中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为由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面板;其中,所述上层面板和/或所述下层面板上开设贯穿其厚度的预留孔,一层所述加筋层穿过预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板结构,结构简单,不需要在面板里预埋任何构件,可以实现面板和加筋层的连接,砌筑成型后,不需要另外设置防护面板,构成的墙体整体刚度较大,在填土压实过程中不易出现变形,施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面板结构的加筋挡土墙。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and its pane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nel structure of a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which comprises a multilayer panel layer arranged in a lower and first order, each layer of which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panels; a multilayer stiffened layer placed in a multilayer panel layer by layer or interval; among them, the upper and lower upper deck and lower layers of the multilayer panel layer are adjacent to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The panel is a concrete slab prefabricated by concrete; in which the upper deck and / or the lower floor panel are provided with a reserved hole through which the thickness is penetrated, and the reinforced layer through the reserved hole. The panel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t does not need to bury any components in the panel, and can real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anel and the stiffened layer. After the masonry is formed, the protective panel is not required.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wall is large, and it is not easy to be deformed during the compaction proc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and fast.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with the pan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筋挡土墙及其面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加筋挡土墙及其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加筋挡土墙加筋层一般分为三类材料:土工格栅类(包括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等)、钢塑拉筋带、土工织物类(聚酯纤维经编布或格栅、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编织网等)。其中土工格栅类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实现面板和加筋的连接:1)采用将一段土工格栅直接埋入面板嵌固,后利用连接棒接长的结合方式;2)在面板上设置挂钩类装置,和格栅连接;3)反包土工砂袋,外侧设置防护面板。土工格栅类加筋材料一般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钢塑拉筋带一般采用上述第二种连接方式,土工织物类加筋材料一般采取上述第三种连接连接方式。但这种反包土工砂袋的做法一般需要再另外设置防护面板(喷射混凝土或抹面混凝土或另砌筑面板),工序比较复杂且美观性不高,同时砂袋和加筋层接触摩擦力不足需要反包较长一段加筋层,易造成加筋材料的过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其结构简单,面板为混凝土预制,不需要在面板里预埋任何构件,可以可靠的实现面板和加筋层的连接,砌筑成型后,不需要再另外设置防护面板,且面板构成的墙体整体刚度较大,在填土压实过程中不易出现变形,同时施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面板结构的加筋挡土墙。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的面板;逐层或间隔安置在多层面板层中的多层加筋层;其中,所述多层面板层中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为由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面板;其中,所述上层面板和/或所述下层面板上开设贯穿其厚度的预留孔,一层所述加筋层穿过预留孔。其中,所述预留孔呈长条形,其长度沿着所述上层面板或所述下层面板的横向延伸。其中,所述上层面板或所述下层面板上开设所述预留孔,所述加筋层穿过所述上层面板或所述下层面板的预留孔,且加筋层的两端反包在所述上层面板或所述下层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或者,所述上层面板和所述下层面板上开设所述预留孔,两层所述加筋层分别穿过所述上层面板的预留孔和所述下层面板的预留孔,且每层加筋层的两端反包在对应的一层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或者,所述上层面板和所述下层面板上开设所述预留孔,一层加筋层穿过所述上层面板的预留孔或所述下层面板的预留孔,且加筋层的两端反包在该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其中,所述上层面板和/或所述下层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用于提高粗糙度的纹理,或者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为水平表面。其中,所述纹理为波浪纹或齿牙纹或单齿牙或多齿牙。其中,所述多层面板层中两两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错缝安置。其中,所述预留孔的未被所述加筋层占据的空间内灌填用于将该空间堵住的封闭料或不灌填封闭料。优选的,所述封闭料为灌填于所述空间内的砂浆或水泥浆。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加筋挡土墙,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面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及其面板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及面板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施工便捷、安全可靠、外观规整、美观,面板的外露面还可以进行各种造型或装饰,以增强美感。2、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及面板结构,在面板上设置预留孔,加筋层通过面板上的预留孔在宽度方向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颈缩,由于采用由土工织物类加筋材料制成的加筋层,使得加筋层厚度较薄且柔软,容易采取均匀褶皱变窄通过的形式和面板结合,确保了加筋材料全截面通过而不折减,另外加筋层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塑料格栅类材料在面板顶底面接触时,接触面积更大,容易将面板反包弯折,使加筋层和面板的上下表面之间摩擦力增强,从而达到更好的“锚固”效果。3、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及面板结构,面板为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不需要在面板里预埋任何构件,可以可靠的实现面板和加筋层的连接,砌筑成型后,不需要再另外设置防护面板,改变了目前土工织物类加筋材料反包砂袋、外设防护层的施工方法,且面板构成的墙体整体刚度较大,在填土压实过程中不易出现变形,施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且为提高挡土墙的美观性提供了便利。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不设纹理的面板的立面图;图2为不设纹理的面板平面图;图3为带有纹理的面板和加筋层装配立面图;图4为不带有纹理(或带有纹理)的面板和加筋层装配的平面图;图5为设单齿牙面板的立面图;图6为设单齿牙的面板的平面图;图7为设单齿牙面板和加筋层装配的立面图;图8为设单齿牙面板和加筋层装配的平面图;图9为设多齿牙面板立面图(图中仅显示两个齿牙,但不限于两个);图10为设多齿牙的面板的平面图;图11为设多齿牙面板和加筋层装配的立面图;图12为设多齿牙面板和加筋层装配的平面图;图13为每层面板均和加筋层装配的立面图;图14为面板隔层(图中仅显示隔一层但不限于一层)和加筋层装配的立面图;图15为加筋挡土墙的立面图;图16为加筋挡土墙的左视图(图中上、下层面板错缝砌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提供的面板结构中的面板不设纹理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设有波浪纹的面板的立面图,如图5、图6所示为面板设有单齿牙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图9、图10所示为面板带有双齿牙的立面图和平面图。由上述各图可知,本技术的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层面板层(如图3、图7、图11、图14、图15、图16所示),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的面板1;逐层或间隔安置在多层面板层中的多层加筋层2;其中,多层面板层中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为由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面板;其中,上层面板和/或下层面板上开设贯穿其厚度的预留孔7,一层加筋层2穿过预留孔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说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是根据相邻面板的上下位置关系确定的,即,上下相邻的每两块面板中,位于下层的面板为下层面板,位于上层的面板为上层面板。具体的,本技术面板结构中包括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安置的面板,每个面板呈长方体形,由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在上下相邻的每两层面板层中,位于上层面板层的上层面板和位于下层面板层的下层面板之间设置加筋层2,或者,在多层面板层中,间隔几层面板设置加筋层。加筋层2由加筋材料制成,如由土工织物类加筋材料制成的长条形加筋层。其中,为了便于铺设加筋层,本技术需要在面板上开设预留孔7,如可以在上层面板上开设贯穿该面板厚度的预留孔7(如图11、图14所示),也可以在下层面板上开设贯穿该面板厚度的预留孔7(如图3、图7所示),还可以在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上分别开设贯穿相应面板厚度的预留孔7(如图13所示)。优选的,本技术的预留孔7呈长条形,其长度沿着上层面板或下层面板的横向延伸(如图2、图6、图10所示),预留孔7的位置设置在距离面板端部的一定位置处,以确保预留孔7前端的面板和后端的面板有足够的连接强度。而为提高连接强度,也可以在一个面板内将沿横向延伸的预留孔7分成不连续的两段或多段(图中未示出)。其中,本技术根据上层面板、下层面板是否开设预留孔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筋挡土墙及其面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的面板;逐层或间隔安置在多层面板层中的多层加筋层;其中,所述多层面板层中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为由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面板;其中,所述上层面板和/或所述下层面板上开设贯穿其厚度的预留孔,一层所述加筋层穿过预留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筋挡土墙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层面板层,每层面板层包括多个并排的面板;逐层或间隔安置在多层面板层中的多层加筋层;其中,所述多层面板层中上下相邻的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为由混凝土预制的混凝土面板;其中,所述上层面板和/或所述下层面板上开设贯穿其厚度的预留孔,一层所述加筋层穿过预留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呈长条形,其长度沿着所述上层面板或所述下层面板的横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面板或所述下层面板上开设所述预留孔,所述加筋层穿过所述上层面板或所述下层面板的预留孔,且加筋层的两端反包在所述上层面板或所述下层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面板和所述下层面板上开设所述预留孔,两层所述加筋层分别穿过所述上层面板的预留孔和所述下层面板的预留孔,且每层加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乾雷向阳邓广辉茹东永赵涛孙崇华郭宏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