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2728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和PLC控制器,所述底座的内部基体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与内绞架和外绞架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内绞架和外绞架的中段通过销轴相互铰接,所述内绞架的顶端底部与气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内绞架和外绞架的顶端与自动送料轨基体内部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自动送料轨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自动送料轨内部右侧的主动辊轮的皮带轮传动连接该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自动升降,降低到合适高度,便于工人上料,降低劳动强度,设有自动送料轨,有助于连续生产。

An automatic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lift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base and a PLC controller. The inner base of the base has a sliding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inner base of the base. The inner of the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rack and the external hanger.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inner rack and the outer rack is articula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pin shaft and the top of the inner rack. The bottom of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cylinder, the top of the inner rack and the outer 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er in the base of the automatic feeding rail. The bottom right of the automatic feeding rail is fixed with a machine shell. The inner of the casing is installed with a motor, and the pulley of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passes through a belt and automatic feeding. The belt wheel drive of the active roller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ail is connected with the automatic lifting device. I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 operation. It can be lowered to the right height by automatic lifting, 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workers to get on the material,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have automatic feeding rail, which is helpful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械加工需要使用大量的线材、棒材或管材等直线型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在上料时,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工作强度大、安全性很低。或者采用专门的上料设备。当该种原材料应用于大型设备时,例如:冷轧管机等的自动化生产线其采用人工一根一根上料,严重影响管材的成形质量和轧制效率。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不利于生产加工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和PLC控制器,所述底座的内部基体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与内绞架和外绞架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内绞架和外绞架的中段通过销轴相互铰接,所述内绞架的顶端底部与气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内绞架和外绞架的顶端与自动送料轨基体内部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自动送料轨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自动送料轨内部右侧的主动辊轮的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轮的两端通过链条与从动辊轮的两端传动连接,所述底座和自动送料轨的左侧均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气缸、位移传感器和电机的信号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的正面顶部镶嵌有LED显示屏。优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之间位于同一垂直轴上。优选的,所述从动辊轮的数量不得少于十个,且从动辊轮为等距线性分布。优选的,所述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的两端与自动送料轨的两壁交接处均设有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自动升降,降低到合适高度,便于工人上料,降低劳动强度,设有自动送料轨,有助于连续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滑槽、3PLC控制器、4内绞架、5外绞架、6销轴、7气缸、8位移传感器、9机壳、10电机、11自动送料轨、12主动辊轮、13从动辊轮、14链条、15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该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和PLC控制器3,所述底座1的内部基体两侧均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均与内绞架4和外绞架5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内绞架4和外绞架5的中段通过销轴6相互铰接,所述内绞架4的顶端底部与气缸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内绞架4和外绞架5的顶端与自动送料轨11基体内部的滑槽2滑动连接,所述自动送料轨11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机壳9,所述机壳9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自动送料轨11内部右侧的主动辊轮12的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轮12的两端通过链条14与从动辊轮13的两端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和自动送料轨11的左侧均设有位移传感器8,所述气缸7、位移传感器8和电机10的信号输入端与PLC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PLC控制器3的正面顶部镶嵌有LED显示屏。具体的,所述位移传感器8之间位于同一垂直轴上。具体的,所述从动辊轮13的数量不得少于十个,且从动辊轮13为等距线性分布。具体的,所述主动辊轮12和从动辊轮13的两端与自动送料轨11的两壁交接处均设有轴承15。具体的,使用时,在PLC控制器3的正面顶部镶嵌有LED显示屏设定升降高度,通过启动气缸7运动,使得活塞杆上下伸缩,带动内绞架4和外绞架5上下运动,从而托起自动送料轨11做上下移动,通过位移传感器8计算自动送料轨11的上下高度,当自动送料轨11到达设定高度时,使得自动送料轨11与产线对接,启动电机10,带动主动辊轮12转动,从而使得从动辊轮13在链条14的作用下,进行自动上料。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和PLC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基体两侧均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均与内绞架(4)和外绞架(5)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内绞架(4)和外绞架(5)的中段通过销轴(6)相互铰接,所述内绞架(4)的顶端底部与气缸(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内绞架(4)和外绞架(5)的顶端与自动送料轨(11)基体内部的滑槽(2)滑动连接,所述自动送料轨(11)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机壳(9),所述机壳(9)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自动送料轨(11)内部右侧的主动辊轮(12)的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轮(12)的两端通过链条(14)与从动辊轮(13)的两端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和自动送料轨(11)的左侧均设有位移传感器(8),所述气缸(7)、位移传感器(8)和电机(10)的信号输入端与PLC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升降式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和PLC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基体两侧均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均与内绞架(4)和外绞架(5)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内绞架(4)和外绞架(5)的中段通过销轴(6)相互铰接,所述内绞架(4)的顶端底部与气缸(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内绞架(4)和外绞架(5)的顶端与自动送料轨(11)基体内部的滑槽(2)滑动连接,所述自动送料轨(11)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机壳(9),所述机壳(9)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自动送料轨(11)内部右侧的主动辊轮(12)的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轮(12)的两端通过链条(14)与从动辊轮(13)的两端传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民丁国清孙良虎周卫兵王建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源通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