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及其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675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道结构,其布置在吸尘器中,该吸尘器的下部部分包括集尘杯,上部部分的上罩容纳有电池组件和电机组件,集尘杯与上罩可拆卸地连接。风道结构包括:进风管,其位于下部部分的底端;进风口,其位于集尘杯的侧壁上部;导风管,其由进风管沿集尘杯的外侧壁向上延伸至进风口;过滤组件,其可拆卸地同轴设置在集尘杯中,过滤组件同轴地设置在吸风电机的下方;排风管,其设置在电机罩的侧壁上,并且向上延伸至上罩的顶部;以及排气孔,其设置在上罩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吸尘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道结构的各个部件布置合理,结构紧凑。

Vacuum cleaner and its air duct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d tunnel structure, which is arranged in a vacuum clean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vacuum cleaner includes a dust collector cup, the upper cover of the upper part contains a battery assembly and a motor component, and the dust collector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over. The air duct structure includes the inlet pipe, the bottom end of the lower part, the inlet of the air inlet,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side wall of the dust cup; the guide pipe extends upwards from the outer wall of the dust cup to the inlet of the dust cup; the filter assembly is detachably coaxially arranged in the dust cup, and the filter assembly is set up on the suction motor coaxially. The exhaus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motor cover and extends upward to the top of the cover, and the exhaust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cover.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vacuum cleaner. Each component of the duct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arrangement and compac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及其风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尘器及其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手持式吸尘器体积小巧、重量较轻、使用方便,便于各种空间、角落的日常打扫,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青睐。尤其是无线手持吸尘器,还能够避免在吸尘过程中反复更换供电面板。然而,现有的手持吸尘器的结构通常比较分散。因此,亟需一种将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紧凑布置的设计,从而满足使用者进一步缩小吸尘器体积的需求。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及其风道结构,从而改善手持吸尘器的结构分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其布置在吸尘器中,该吸尘器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下部部分包括集尘杯,集尘杯为底部密封的圆筒状杯体,上部部分具有上罩,该上罩容纳有电池组件和电机组件,该电机组件包括吸风电机和套设在该吸风电机外的电机罩,集尘杯与上罩可拆卸地连接。风道结构包括:进风管,其位于下部部分的底端;进风口,其位于集尘杯的侧壁上部,进风口与进风管相连通;导风管,其由进风管沿集尘杯的外侧壁向上延伸至进风口;过滤组件,其可拆卸地同轴设置在集尘杯中,过滤组件同轴地设置在吸风电机的下方;排风管,其设置在电机罩的侧壁上,并且向上延伸至上罩的顶部;以及排气孔,其设置在上罩上。其中,含尘气体经由进风管和导风管,通过进风口进入集尘杯中的过滤组件中进行过滤,经过滤的气体在吸风电机的吸力作用下向上进入电机罩,经过滤的气体接着通过排风管进入上罩,然后通过排气孔排出。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风管的轴线与集尘杯的轴线平行或者重合。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导风管与排风管分别位于吸尘器的两侧。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机罩的顶端与上罩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隔板,该隔板上设有连通排风管的排风出口。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隔板上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使得由排风管进入的气体绕开隔板的中心传导。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引流槽由排风出口分别向两侧沿周向延伸。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罩上的排气孔与引流槽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导风管是由盖板和集尘杯的外壁面围合而成的。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盖板具有C字型、U字型和/或V字型的横截面。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集尘杯的外壁面设有用于装配盖板的第一装配槽。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盖板与集尘杯之间设有密封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吸尘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中的风道结构。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导风管外扣盖有装饰板,该装饰板与集尘杯的外壁面相连接。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集尘杯的外壁面设有用于装配装饰板的第二装配槽。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装配槽的深度与装饰板的厚度相同。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集尘杯的底部罩有过渡壳,过渡壳为喇叭状,其广口端与集尘杯的底部相连接,进风管穿过过渡壳的窄口端与导风管相连通。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渡壳与集尘杯相连接形成平滑曲面。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池组件同轴围设在电机罩的侧壁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风道结构中的进风管、导风管、进风口、排风管的合理布置,以及过滤组件与吸风电机的同轴相对设置,本专利技术的风道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并且降低负压吸力的损失。2.通过设置隔板,形成隔热层,避免排风气体对电机罩外部和/或电路板造成损害;通过隔板上设有引流槽,一方面防止排风气体出现乱流现象,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减小排风气体对中心位置的部件的热损伤。3.通过装饰板、过渡壳等设计,在保护其内风道结构的同时,还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吸尘器整体具有流线型外观,兼具美感。4.电池组件和电机组件都设置在上罩中,并且电池组件同轴围绕着电机罩设计,更加节省空间,并且能够降低使用时的噪音。上述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内部示意图。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内部分解示意图。图3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隔板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示意图,其中吸尘器的下部部分为剖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下部部分的剖视示意图。图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杯的立体示意图。图6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杯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6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杯和进风管的立体示意图。图6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杯及相关部件的分解示意图。图6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下部部分的分解示意图。图7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7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7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连接支架与导尘管的分解装配示意图。图7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连接支架与导风板、过滤层的分解装配示意图。图7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挡尘管的立体示意图。图7f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杯的立体示意图,其示出了集尘杯的内部结构。图8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8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架及电机罩的分解示意图。图8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架及电机罩的装配示意图。图9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罩的立体示意图。图9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罩的仰视示意图。图9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罩的剖视示意图。图9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罩的分解示意图。图9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罩的内壳的立体示意图。图10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俯视示意图。图10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罩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0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罩的俯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罩的立体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把手的立体示意图。图1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把手的分解示意图。图11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罩的立体示意图。图11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分解示意图。图11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另一分解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下部部分,100-进风管,100a-过渡壳,101-导风管,101a-盖板,101b-密封圈,101c-装饰板,11-集尘杯,111-进风口,112-凸筋,113-导向部,114-第一装配槽,115-第二装配槽,116-收缩段,12-过滤网罩,13-旋风锥,14-过滤层,15-导风板,16-导尘管,161-导尘锥,17-连接支架,171-上圆型框,172-下圆型框,173-立柱,18-挡尘管,181-挡尘翼,182-环状围挡,19-提手,20-上部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尘器及其风道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结构,其布置在吸尘器中,其特征在于,该吸尘器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所述下部部分包括集尘杯,所述集尘杯为底部密封的圆筒状杯体,所述上部部分具有上罩,该上罩容纳有电池组件和电机组件,该电机组件包括吸风电机和套设在该吸风电机外的电机罩,所述集尘杯与所述上罩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风道结构包括:进风管,其位于所述下部部分的底端;进风口,其位于所述集尘杯的侧壁上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管相连通;导风管,其由所述进风管沿所述集尘杯的外侧壁向上延伸至所述进风口;过滤组件,其可拆卸地同轴设置在所述集尘杯中,所述过滤组件同轴地设置在所述吸风电机的下方;排风管,其设置在所述电机罩的侧壁上,并且向上延伸至所述上罩的顶部;以及排气孔,其设置在所述上罩上,其中,含尘气体经由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导风管,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集尘杯中的所述过滤组件中进行过滤,经过滤的气体在所述吸风电机的吸力作用下向上进入所述电机罩,经过滤的气体接着通过所述排风管进入所述上罩,然后通过所述排气孔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布置在吸尘器中,其特征在于,该吸尘器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所述下部部分包括集尘杯,所述集尘杯为底部密封的圆筒状杯体,所述上部部分具有上罩,该上罩容纳有电池组件和电机组件,该电机组件包括吸风电机和套设在该吸风电机外的电机罩,所述集尘杯与所述上罩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风道结构包括:进风管,其位于所述下部部分的底端;进风口,其位于所述集尘杯的侧壁上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管相连通;导风管,其由所述进风管沿所述集尘杯的外侧壁向上延伸至所述进风口;过滤组件,其可拆卸地同轴设置在所述集尘杯中,所述过滤组件同轴地设置在所述吸风电机的下方;排风管,其设置在所述电机罩的侧壁上,并且向上延伸至所述上罩的顶部;以及排气孔,其设置在所述上罩上,其中,含尘气体经由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导风管,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集尘杯中的所述过滤组件中进行过滤,经过滤的气体在所述吸风电机的吸力作用下向上进入所述电机罩,经过滤的气体接着通过所述排风管进入所述上罩,然后通过所述排气孔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轴线与所述集尘杯的轴线平行或者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与所述排风管分别位于所述吸尘器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罩的顶端与所述上罩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隔板,该隔板设有连通所述排风管的排风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使得由所述排风管进入的气体绕开所述隔板的中心传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冲
申请(专利权)人: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