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四通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747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四通阀结构,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阀体组件;所述第一阀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一主阀,所述第二阀体包括第二管体、第二主阀、第三主阀和第四主阀,所述阀体组件包括连接件、密封件、感温装置和顶针;所述密封件和感温装置均位于第二管体的内部;所述感温装置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感温柱和第二感温柱,所述第二感温柱上设置有弹簧,第一管体内设置有实体柱,所述实体柱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顶针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实体柱端部,所述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温装置活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流入阀体内的介质的温度灵活调节通道的导通和封闭,该结构紧密,易于安装,且节约布置空间,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A new type of four - way valv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four - way valve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first body, a second valve body and a body component. The first valve body comprises a first tube body and a first main valve, and the second body comprises a second tube body, a second main valve, a third main valve, and a fourth main valve, and the body assembly includes a connector, a seal, a temperature sense. A device and a thimble; the seal and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device are both inside the second tube body;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temperature column and a second temperature column, the second temperature sensing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the first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solid column, and the solid column has a gap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tube. One end of the thimble is fixed at the end part of the solid column,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himbl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flexible in regulating and closing the channel 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edium in the inflow valve, which is compact, easy to install, and saves the layout space, and has a wider applic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四通阀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四通阀结构。
技术介绍
伴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扩大,用户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功能、质量和操作维修性以及汽车的舒适度有着更加严格的需求。汽车用户不但希望了解到汽车零部件的功能,还希望在驾驶汽车和乘坐汽车有着舒适的主观感觉。因此,在进行汽车设计,除了要考虑汽车零部件的功能、质量、NVH、维修性、可操作性、布置等,要满足所有要求,合理的结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车辆控制应用中要求既要保证发动机低温常温油耗低;高温时变速器冷却效果好;低温时暖风效果好,更不能出现流水声问题,合理的冷却系统设计时必要的,这就需要在冷却系统增加各种阀来进行水路的控制;而现有技术中的两通阀结构不能解决此问题,且需要增加三通及胶管,这使得发动机舱布置空间有限,无法进行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四通阀结构,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阀体组件;所述第一阀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一主阀,所述第二阀体包括第二管体、第二主阀、第三主阀和第四主阀,所述阀体组件包括连接件、密封件、感温装置和顶针;所述第一主阀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侧边与所述第一管体相通;所述第二主阀在所述第二管体的侧边与所述第二管体相通;所述第三主阀和第四主阀构成内部相通的连通阀体,且所述连通阀体在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垂直相通;所述第一管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管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第二管体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密封件和感温装置均位于第二管体的内部,且所述密封件位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连接处;所述感温装置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感温柱和第二感温柱,所述第一感温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感温柱的直径,所述第一感温柱的端部靠近所述第一管体;在流入阀体内的介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感温装置通过第一感温柱与密封结构的配合,使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的通道封闭;所述第二感温柱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一感温柱的下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孔周围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孔为第二管体与连通阀体相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一管体内设置有实体柱,所述实体柱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顶针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实体柱端部,所述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温装置活动相连,且在流入阀体内的介质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感温装置沿着所述顶针的安装方向向所述连通阀体所在方向移动,使第二管体与所述连通阀体的通道封闭,同时使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的通道相通。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Ω形结构;所述第一管体具有水平端部,所述第二管体具有侧壁延伸部;所述侧壁延伸部与第一管体的水平端部,以及第一管体的侧壁构成具有槽体结构;所述连接件从所述侧壁延伸部的外壁垂直穿入所述槽体结构,所述连接件的两个端部固定在所述侧壁延伸部的内壁上,将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感温柱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连通阀体的连接孔的直径。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连通阀体之间;所述第三管体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感温柱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感温装置为感温包,所述感温包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管体的通道方向相一致,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沿着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设置,所述连接件为Ω形卡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本技术的四通阀结构应用于整车的冷却系统,因为冷却系统需要增加多种阀来控制水路,本技术就能够根据流入阀体内的介质的温度灵活调节通道的导通和封闭,从而能够保证高温时变速器冷却效果好,并且该结构紧密,易于安装,且节约布置空间,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新型四通阀结构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新型四通阀结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新型四通阀结构的工作原理图。图中:第一阀体1,第一管体11,实体柱111,第一主阀12,第三管体13,第二阀体2,第二管体21,第二主阀22,第三主阀23,第四主阀24,连接件31,密封件32,第一感温柱331,第二感温柱332,弹簧333,顶针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四通阀结构,该结构与发动机相连,属于应用至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四通阀结构。如图1-2所示,所述四通阀结构包括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和阀体组件;具体地,所述第一阀体1包括第一管体11和第一主阀12,所述第二阀体2包括第二管体21、第二主阀22、第三主阀23和第四主阀24,所述阀体组件包括连接件31、密封件32、感温装置和顶针34;所述第一主阀12在所述第一管体11的侧边与所述第一管体11相通;所述第二主阀22在所述第二管体21的侧边与所述第二管体21相通;优选地,第一主阀12垂直设置在第一管体11的侧边上,第二主阀22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1的侧边上。所述第三主阀23和第四主阀24构成内部相通的连通阀体,且所述连通阀体在所述第二管体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21垂直相通;所述第一管体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21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管体11通过所述连接件31与第二管体21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密封件32和感温装置均位于第二管体21的内部,且所述密封件32位于第一管体11与第二管体21的连接处;所述感温装置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感温柱331和第二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四通阀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四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和阀体组件;所述第一阀体(1)包括第一管体(11)和第一主阀(12),所述第二阀体(2)包括第二管体(21)、第二主阀(22)、第三主阀(23)和第四主阀(24),所述阀体组件包括连接件(31)、密封件(32)、感温装置和顶针(34);所述第一主阀(12)在所述第一管体(11)的侧边与所述第一管体(11)相通;所述第二主阀(22)在所述第二管体(21)的侧边与所述第二管体(21)相通;所述第二主阀(23)和第四主阀(24)构成内部相通的连通阀体,且所述连通阀体在所述第二管体(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21)垂直相通;所述第一管体(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21)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管体(11)通过所述连接件(31)与第二管体(21)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密封件(32)和感温装置均位于第二管体(21)的内部,且所述密封件(32)位于第一管体(11)与第二管体(21)的连接处;所述感温装置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感温柱(331)和第二感温柱(332),所述第一感温柱(3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感温柱(332)的直径,所述第一感温柱(331)的端部靠近所述第一管体(11);在流入阀体内的介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感温装置通过第一感温柱与密封结构的配合,使第一阀体(1)与第二阀体(2)的通道封闭;所述第二感温柱(332)上设置有弹簧(333);所述弹簧(333)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一感温柱的下端,所述弹簧(333)的另一端与连接孔周围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孔为第二管体(21)与连通阀体相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一管体(11)内设置有实体柱(111),所述实体柱(111)与所述第一管体(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顶针(3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实体柱端部,所述顶针(34)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温装置活动相连,且在流入阀体内的介质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感温装置沿着所述顶针(34)的安装方向向所述连通阀体所在方向移动,使第二管体(21)与所述连通阀体的通道封闭,同时使第一阀体(1)与第二阀体(2)的通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四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和阀体组件;所述第一阀体(1)包括第一管体(11)和第一主阀(12),所述第二阀体(2)包括第二管体(21)、第二主阀(22)、第三主阀(23)和第四主阀(24),所述阀体组件包括连接件(31)、密封件(32)、感温装置和顶针(34);所述第一主阀(12)在所述第一管体(11)的侧边与所述第一管体(11)相通;所述第二主阀(22)在所述第二管体(21)的侧边与所述第二管体(21)相通;所述第二主阀(23)和第四主阀(24)构成内部相通的连通阀体,且所述连通阀体在所述第二管体(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21)垂直相通;所述第一管体(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21)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管体(11)通过所述连接件(31)与第二管体(21)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密封件(32)和感温装置均位于第二管体(21)的内部,且所述密封件(32)位于第一管体(11)与第二管体(21)的连接处;所述感温装置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感温柱(331)和第二感温柱(332),所述第一感温柱(3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感温柱(332)的直径,所述第一感温柱(331)的端部靠近所述第一管体(11);在流入阀体内的介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感温装置通过第一感温柱与密封结构的配合,使第一阀体(1)与第二阀体(2)的通道封闭;所述第二感温柱(332)上设置有弹簧(333);所述弹簧(333)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一感温柱的下端,所述弹簧(333)的另一端与连接孔周围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孔为第二管体(21)与连通阀体相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一管体(11)内设置有实体柱(1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彬熊怡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