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96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0:35
一种车辆,包括:热绝缘器,其为板的形式,所述热绝缘器覆盖内燃机的排气部件;以及线束,其设置在所述热绝缘器的侧方。在所述热绝缘器的多个末端边缘之中,在所述线束的侧方的末端边缘具有在所述末端边缘的侧视图中在板厚方向上凸凹的形状。

vehicle

A vehicle, including a heat insulating device, a form of a plate, which covers an exhaust par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wire harness, which is set on the side of the heat insulating device. In the plurality of end edges of the heat insulating device, the end edge of the side of the line of the harness has a concave shape in the plate thickness direction in the side view of the end e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149338号(JP2011-149338A)公开了一种设置在车辆中的热绝缘器。该热绝缘器由金属板材料形成。该热绝缘器具有符合内燃机的排气歧管的外部形状的三维形状。该热绝缘器设置成覆盖排气歧管。该热绝缘器减小了由排气歧管释放的热传递到设置在内燃机周围的其他部件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在车辆中,线束在内燃机周围,换言之,在热绝缘器周围布线和设置。通过该线束,从内燃机输出的各种电信号例如传递到车辆的控制设备。在相当大的力在车辆碰撞等期间作用在内燃机周围的情况下,热绝缘器和线束的相对位置可能改变,从而它们可能彼此干涉。于是,可能损坏线束。如上所述,当热绝缘器与布置在该热绝缘器周围的其他部件干涉时,可能会损坏其他部件。然而,关于这点在JP2011-149338A中并未公开,从而包括热绝缘器的车辆仍具有改善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车辆,包括:热绝缘器,其为板的形式,所述热绝缘器覆盖内燃机的排气部件;以及线束,其设置在所述热绝缘器的侧方。在所述热绝缘器的多个末端边缘之中,在所述线束的侧方的末端边缘具有在所述末端边缘的侧视图中在板厚方向上凸凹的形状。专利技术人研究了在线束定位在热绝缘器的侧方的车辆中,线束在车辆碰撞等期间相当大的力作用在内燃机周围的情况下的状态,并且发现对线束的损坏是由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的滑行运动引起的。在上面的构造中,在热绝缘器的多个末端边缘之中,在线束的侧方的末端边缘具有在末端边缘的侧视图中在板厚方向上凸凹的形状。因此,当线束与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干涉时,末端边缘滑行的位置在板厚方向上改变。于是,相较于末端边缘形成为在其侧视图中是直线的(直的)构造,能够分散滑行位置并且能够缩短在线束的一个地方的滑行距离(末端边缘滑行的距离)。因此,通过上面的构造,可以抑制由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的滑行运动引起的对线束的损坏。在根据上面的方案的车辆中,所述线束可包括装配件和容纳管,多根电缆捆扎在所述装配件中,所述装配件在所述容纳管中延伸;所述容纳管可具有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交替地布置的波纹形状;并且在所述热绝缘器的定位在所述线束的所述侧方的所述末端边缘中,所述末端边缘的凹部在所述板厚方向上的外端面与所述末端边缘的凸部在所述凸部突出的方向上的远侧端面之间在所述板厚方向上的距离,可比在所述容纳管中彼此相邻的所述大直径部之间的长度长。在上面的构造中,在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中,末端边缘的凹部的外端面和末端边缘的凸部的远侧端面之间在板厚方向上的距离比在容纳管中彼此相邻的大直径部之间的长度长。换句话说,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中的凸部和凹部的高度比每个小直径部在容纳管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长。因此,当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在容纳管的小直径部上滑行并且它们的相对位置改变时,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的凸部接触(接合)容纳管的大直径部。因此,热绝缘器和容纳管之间的接触区域增加并且抑制其滑行运动。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对线束的容纳管的损坏。在根据上面的方案的车辆中,所述线束可包括装配件和容纳管,多根电缆捆扎在所述装配件中,所述装配件在所述容纳管中延伸;所述容纳管可具有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交替地布置的波纹形状;并且在所述热绝缘器的定位在所述线束的所述侧方的所述末端边缘中,在所述侧视图中,所述末端边缘的凹部在所述板厚方向上的外端面在垂直于所述板厚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以及所述末端边缘的凸部在所述凸部突出的方向上的远侧端面在垂直于所述板厚方向的所述方向上的长度,可比所述容纳管的每个所述小直径部的直径短。在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中,将凹部的外端面与凸部的远侧端面连接的连接面在板厚方向上延伸。在上面的构造中,在侧视图中,凹部在板厚方向上的外端面在垂直于板厚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以及凸部的远侧端面在垂直于板厚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比容纳管的每个小直径部的直径短。因此,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中的凸部和凹部之间的间隔短,从而,当容纳管的小直径部或大直径部接触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时,将外端面与远侧端面连接的连接面接触容纳管。因为连接面在板厚方向上延伸,所以容纳管和热绝缘器之间的接触区域在给定时刻能够在容纳管的轴线方向上变宽。因此,当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在容纳管上滑行时,施加到容纳管的载荷能够在轴线方向上分散。于是,相较于载荷局部地集中的情况,能够抑制对容纳管的损坏。附图说明将在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图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车辆的构造的前视图;图2是图示出从侧方观看时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的形状的侧视图;图3是图示出线束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示出热绝缘器在线束上滑行的方式的侧视图;图5是图示出从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的侧方观看时第二实施例中的设置在车辆中的热绝缘器的末端边缘的形状的侧视图;图6是图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热绝缘器在线束上滑行的方式的侧视图;以及图7是图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热绝缘器在线束上滑行的另一方式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4描述车辆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内燃机11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室10中。作为排气部件的排气歧管20连接至内燃机11的气缸盖12。从内燃机11的燃烧室排出的排气通过形成在气缸盖12中的排气口(未图示)引入排气歧管20中。排气歧管20包括排气上游侧的分支管部21和连接到分支管部21的排气下游侧的连接管部22。分支管部21在上游端分支,并且每个分支端连接到相应的一个排气口。热绝缘器30连接到排气歧管20。热绝热器30由金属板材形成,并且具有符合排气歧管20的外部形状的三维形状。热绝缘器30包括上罩部40和下罩部60,该上罩部40覆盖排气歧管20的分支管部21,该下罩部60覆盖排气歧管20的连接管部22。上罩部40包括上面对壁41和上凹部42,该上面对壁41与排气歧管20间隔开地定位,该上凹部42从上面对壁41朝向排气歧管20延伸。每个上凹部42包括侧壁43和圆形盖壁44,该侧壁43具有圆柱形状并从上面对壁41延伸,该圆形盖壁44连接到侧壁43的在其延伸方向上的远侧端。盖壁44接触排气歧管20的分支管部21,并且在其中心具有上螺栓插入孔。排气歧管20的分支管部21在与上螺栓插入孔对应的位置处具有螺栓孔。上凹部42在上罩部40中定位在排气上游端部(图1的上端部)的相对的端部处。下罩部60包括下面对壁61和下凹部62,该下面对壁61与排气歧管20间隔开地定位,该下凹部62从下面对壁61朝向排气歧管20延伸。每个下凹部62包括侧壁63和圆形盖壁64,该侧壁63具有圆柱形状并且从下面对壁61延伸,该圆形盖壁64连接至侧壁63的在其延伸方向上的远侧端。盖壁64接触排气歧管20的连接管部22,并且在其中心具有下螺栓插入孔。排气歧管20的连接管部22在与下螺栓插入孔对应的位置处具有螺栓孔。下凹部62在下罩部60中定位在排气上游端部(图1中的上端)的中心处和排气下游端部(图1中的下端部)的相对的端部处。螺栓70被插入穿过上螺栓插入孔和下螺栓插入孔,并且被旋拧到排气歧管20的螺栓孔中。因此,热绝缘器30连接至排气歧管20。如图2中所示,在当从左末端边缘的左侧观看时图示出上罩部40的左末端边缘的左侧视图中,热绝缘器30的上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绝缘器,其为板的形式,所述热绝缘器覆盖内燃机的排气部件;以及线束,其设置在所述热绝缘器的侧方,其中在所述热绝缘器的多个末端边缘之中,在所述线束的侧方的末端边缘具有在所述末端边缘的侧视图中在板厚方向上凸凹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19 JP 2016-245815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绝缘器,其为板的形式,所述热绝缘器覆盖内燃机的排气部件;以及线束,其设置在所述热绝缘器的侧方,其中在所述热绝缘器的多个末端边缘之中,在所述线束的侧方的末端边缘具有在所述末端边缘的侧视图中在板厚方向上凸凹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包括装配件和容纳管,多根电缆捆扎在所述装配件中,所述装配件在所述容纳管中延伸;所述容纳管具有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交替地布置的波纹形状;并且在所述热绝缘器的定位在所述线束的所述侧方的所述末端边缘中,所述末端边缘的凹部在所述板厚方向上的外端面与所述末端边缘的凸部在所述凸部突出的方向上的远侧端面之间在所述板厚方向上的距离,比在所述容纳管中彼此相邻的所述大直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尾仁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