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纺用纱线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824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纺用纱线的纺织方法,所述抗菌保暖纱线由重量比35‑65%的咖啡碳纤维及15%‑25%的莫代尔纤维及15%‑25%PTT纤维混纺构成,其加工方法包括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可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该新型纱线具有亲肤舒适、纱线强力高、毛羽少,抗菌,保暖,不易起球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满足了家庭、酒店等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织造后的家纺面料蓬松保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纺用纱线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纺用纱线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家纺面料通常要求透气、保暖、吸湿、目前常用的是全棉家纺面料等,保暖性较好,但都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手感硬,蓬松度差,吸湿透气性略差,易生螨虫,引起呼吸道、皮肤等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纺用纱线,织造后的家纺面料蓬松保暖、亲肤舒适、纱线强力高、毛羽少,抗菌,保暖,不易起球,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能大规模生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价值,符合消费需求,从而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能力极强,是现有产品理想的替代产品。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的纺织方法,所述的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由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混纺构成,其纺织方法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花工序:将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三种原料纤维进行混纺,混纺前加入质量比为1%的抗静电剂,1%保湿剂,混纺后的纤维送入棉箱混棉机,利用成卷机制成棉卷;棉卷定量为370-420g/m;(2)梳棉工序:开清棉工序中,生条定量为3.8-4g/m,锡林速度为300-340r/min,刺辊速度为700-800r/min;(3)并条工序:牵伸倍数头并、预并、末并分别为1.7倍、1.7倍、1.2倍,获得较好纤维伸直度及条干均匀度,并条罗拉隔距采用12mm×19mm;(4)粗纱工序:粗纱小定量为4.2-5.2g/10m,捻系数为50-60,牵伸倍数为1.2-2倍,罗拉隔距为25mm×35mm,粗纱条干CV值为5-5.5%;(5)细纱工序:采用防静电碳黑胶辊、并适当降低细纱的前罗拉速度,后区牵伸倍数1.2-1.5倍,捻系数340-380捻/m,得保暖细纱和抗菌细纱。作为优化:所述的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由如下重量份数组成:35-65份的咖啡碳纤维、15-25份的莫代尔纤维和15-25份的PTT纤维。作为优化:所述的咖啡碳纤维为1.5D-10D,38mm-42mm,中空圆孔,异形,所述的咖啡碳纤维经过1-3%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液进行喷涂,喷涂为20-50g/m2,在90-110℃下烘干。作为优化:所述的莫代尔纤维规格为1.4D-1.6D,37-39mm。作为优化:所述的PTT纤维规格为0.8D-1.2D,36-39mm,超细,仿绒短纤。有益效果:具体的优势如下:1、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可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该新型纱线具有亲肤舒适、纱线强力高、毛羽少,抗菌,保暖,不易起球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满足了家庭、酒店等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本专利技术织造后的家纺面料蓬松保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莫代尔纤维提供亲肤舒适、毛羽少、高保暖、优异吸湿透气性。PTT纤维的中空特性提供亲肤舒适、保暖、优异吸湿透气性。咖啡碳纤维提供高强力、高保暖、低起球率,异形,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液喷涂提高其优异吸湿透气性,及抗菌性。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静电剂、保湿剂的添加纤维的静电性能,有利于后道纺纱,降低毛羽。4、本专利技术中的并条工艺中头并、预并牵伸倍数适当增大有利于提高纤维伸直度,末并牵伸倍数小,有利于条子条干均匀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例1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由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混纺构成。所述的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由如下重量份数组成:35份的咖啡碳纤维、15份的莫代尔纤维和15份的PTT纤维。所述的咖啡碳纤维为1.5D,38mm,中空圆孔,异形,所述的咖啡碳纤维经过1%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液进行喷涂,喷涂为20g/m2,在90℃下烘干。所述的莫代尔纤维规格为1.4D,37mm。所述的PTT纤维规格为0.8D,36mm,超细,仿绒短纤。所述的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的纺织方法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花工序:将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三种原料纤维进行混纺,混纺前加入质量比为1%的抗静电剂,1%保湿剂,混纺后的纤维送入棉箱混棉机,利用成卷机制成棉卷;棉卷定量为370g/m;(2)梳棉工序:开清棉工序中,生条定量为3.8g/m,锡林速度为300r/min,刺辊速度为700r/min;(3)并条工序:牵伸倍数头并、预并、末并分别为1.7倍、1.7倍、1.2倍,获得较好纤维伸直度及条干均匀度,并条罗拉隔距采用12mm×19mm;(4)粗纱工序:粗纱小定量为4.2g/10m,捻系数为50,牵伸倍数为1.2倍,罗拉隔距为25mm×35mm,粗纱条干CV值为5%;(5)细纱工序:采用防静电碳黑胶辊、并适当降低细纱的前罗拉速度,后区牵伸倍数1.2倍,捻系数340捻/m,得保暖细纱和抗菌细纱。具体实施例2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由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混纺构成。所述的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由如下重量份数组成:65份的咖啡碳纤维、25份的莫代尔纤维和25份的PTT纤维。所述的咖啡碳纤维为10D,42mm,中空圆孔,异形,所述的咖啡碳纤维经过3%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液进行喷涂,喷涂为50g/m2,在110℃下烘干。所述的莫代尔纤维规格为1.6D,39mm。所述的PTT纤维规格为1.2D,39mm,超细,仿绒短纤。所述的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的纺织方法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花工序:将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三种原料纤维进行混纺,混纺前加入质量比为1%的抗静电剂,1%保湿剂,混纺后的纤维送入棉箱混棉机,利用成卷机制成棉卷;棉卷定量为420g/m;(2)梳棉工序:开清棉工序中,生条定量为4g/m,锡林速度为340r/min,刺辊速度为800r/min;(3)并条工序:牵伸倍数头并、预并、末并分别为1.7倍、1.7倍、1.2倍,获得较好纤维伸直度及条干均匀度,并条罗拉隔距采用12mm×19mm;(4)粗纱工序:粗纱小定量为5.2g/10m,捻系数为60,牵伸倍数为2倍,罗拉隔距为25mm×35mm,粗纱条干CV值为5.5%;(5)细纱工序:采用防静电碳黑胶辊、并适当降低细纱的前罗拉速度,后区牵伸倍数1.5倍,捻系数380捻/m,得保暖细纱和抗菌细纱。具体实施例3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由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混纺构成。所述的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由如下重量份数组成:55份的咖啡碳纤维、19份的莫代尔纤维和22份的PTT纤维。所述的咖啡碳纤维为7D,40mm,中空圆孔,异形,所述的咖啡碳纤维经过2%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液进行喷涂,喷涂为35g/m2,在100℃下烘干。所述的莫代尔纤维规格为1.5D,38mm。所述的PTT纤维规格为1.1D,38mm,超细,仿绒短纤。所述的新型抗菌保暖家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的纺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由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混纺构成,其纺织方法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花工序:将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三种原料纤维进行混纺,混纺前加入质量比为1%的抗静电剂,1%保湿剂,混纺后的纤维送入棉箱混棉机,利用成卷机制成棉卷;棉卷定量为370‑420g/m;(2)梳棉工序:开清棉工序中,生条定量为3.8‑4g/m,锡林速度为300‑340r/min,刺辊速度为700‑800r/min;(3)并条工序:牵伸倍数头并、预并、末并分别为1.7倍、1.7倍、1.2倍,获得较好纤维伸直度及条干均匀度,并条罗拉隔距采用12mm×19mm;(4)粗纱工序:粗纱小定量为4.2‑5.2g/10m,捻系数为50‑60,牵伸倍数为1.2‑2倍,罗拉隔距为25mm×35mm,粗纱条干CV值为5‑5.5%;(5)细纱工序:采用防静电碳黑胶辊、并适当降低细纱的前罗拉速度,后区牵伸倍数1.2‑1.5倍,捻系数340‑380捻/m,得保暖细纱和抗菌细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的纺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抗菌保暖家用纱线由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混纺构成,其纺织方法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花工序:将咖啡碳纤维、莫代尔纤维及PTT纤维三种原料纤维进行混纺,混纺前加入质量比为1%的抗静电剂,1%保湿剂,混纺后的纤维送入棉箱混棉机,利用成卷机制成棉卷;棉卷定量为370-420g/m;(2)梳棉工序:开清棉工序中,生条定量为3.8-4g/m,锡林速度为300-340r/min,刺辊速度为700-800r/min;(3)并条工序:牵伸倍数头并、预并、末并分别为1.7倍、1.7倍、1.2倍,获得较好纤维伸直度及条干均匀度,并条罗拉隔距采用12mm×19mm;(4)粗纱工序:粗纱小定量为4.2-5.2g/10m,捻系数为50-60,牵伸倍数为1.2-2倍,罗拉隔距为25mm×35mm,粗纱条干CV值为5-5.5%;(5)细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炜栋黄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