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44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救援担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包括: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受力杆和第二受力杆,第一受力杆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第二受力杆包括第三活动杆和第四活动杆,折叠机构,折叠机构包括转动板和转动座,转动板和转动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和定位柱;本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受力杆和第二受力杆作为担架的主体受力结构,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以及第三活动杆和第四活动杆之间通过铰链从而能够达到翻转折叠的效果,在安装时可通过定位柱与定位腔进行插接从而完成组装,能够将整个担架进行折叠收纳,减小对空间的占用,便于在紧急救援时一次性携带更多的担架,提高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救援担架,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


技术介绍

1、担架为救护车内装备,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在各种发生紧急状况的现场往往需要使用救援担架将受难者从危险处搬运到安全处进行救治;

2、根据专利公开号为cn 202143677 u的专利提出的一种可拆式担架,由若干担架块依次拼接组成;每个担架块包括硬质平板和连接部;连接部依次相接后,所有硬质平板依次相邻并位于同一平面上。连接部位于硬质平板两侧;连接部为轴线沿着拼接方向设置的套筒;相邻担架块的同一侧的套筒套在连接杆外并与连接杆相对固定。本专利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节省人力,便于携带,便于安装拆卸,操作方便,能很好的对伤员进行保护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救援;

3、该救援担架可将担架主体分拆成多个部件,由此达到拆分的效果,但该装置拆分后的部件仍为体积较大的板状结构,导致占用空间较大,在发生紧急状况需要携带担架时,该装置由于携带不便以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会导致救援车辆上无法一次性携带大量担架。

4、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杆(1)和第二受力杆(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握把(7),所述握把(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落地支架(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2)、第二活动杆(3)、第三活动杆(5)和第四活动杆(6)周侧面均安装有固定套筒(8),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套筒(8)之间固定连接有绑带(9),所述绑带(9)上包括有松紧调节扣(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杆(1)和第二受力杆(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握把(7),所述握把(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落地支架(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2)、第二活动杆(3)、第三活动杆(5)和第四活动杆(6)周侧面均安装有固定套筒(8),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套筒(8)之间固定连接有绑带(9),所述绑带(9)上包括有松紧调节扣(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2)和第二活动杆(3)上的固定套筒(8)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活动轴(14)和第一活动轴(13),所述第二活动轴(14)和第一活动轴(13)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折叠板(16)和第一折叠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紧急救援可拆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15)远离第一活动轴(13)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仓(18),所述第二折叠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斌崔灿申智坤杨化奎温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