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206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本设置在车厢侧板总成的前端并连接两侧的所述车厢侧板总成的前端面,所述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包括前板下分总成、设置在所述前板下分总成上方的前板上分总成及将所述前板下分总成和所述前板上分总成进行可拆卸连接的上下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采用断开式的前板下分总成、前板上分总成结构,前板下分总成、前板上分总成之间用可拆卸方式装配,可将前板上分总成拆掉以满足特殊工况的使用需求,扩大了整车的运输用途,提升了运输效率。

Front plate assembly of multi-function light transport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ont plate assembly of a multi-function light transport car, which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ide plate assembly of the carriage and connecting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side plate assembly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carriage. The front plate of the multi-function light transport car carriage includes a sub assembly of the front plate and a front plate set above the top plate under the front plate. The sub assembly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components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panel lower sub assembly and the front panel sub assembly. The front plate assembly of the multi-function light transport car carriage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broken open front plate sub assembly and the front plate assembly structure. The front plate sub assembly and the front plate assembly are assembled in a detachable way, which can be split off the front plate to meet the special working conditions, and expand the transportation use of the vehicle. The transport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
本技术涉及多功能轻型运输车
,具体地指一种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轻型平板车及平板自卸类车型车厢前板总成都采用拼焊整体结构,无法拆卸,车厢总成顶端超出驾驶室部分固定不可变,使得整车的运输用途单一,满足不了某些特殊工况的需求,特别是在一些矿洞及修路的山洞中无法正常运行。由于矿洞或山洞的高度空间有限,车厢举升卸货时车厢顶端会与洞顶发生碰撞,从而导致前板总成易损坏,增加维修费用。因前板总成顶端太高,在洞中有限的空间里无法完全举升卸货,往往需要人爬到车厢上进行手工操作才能卸货彻底。这样既存在安全隐患,效率也低。因而需要设计一种能在矿洞及山洞中灵活举升操作又不影响整车外观结构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能够满足空间受限场合的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设置在车厢侧板总成的前端并连接两侧的所述车厢侧板总成的前端面,所述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包括前板下分总成、设置在所述前板下分总成上方的前板上分总成及将所述前板下分总成和所述前板上分总成进行可拆卸连接的上下连接组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下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前板下分总成和所述前板上分总成两侧的接合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下连接组件包括加强板及紧固件,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前板下分总成上端与所述前板上分总成的下端的接合处,所述紧固件分别连接所述前板下分总成上端、所述述前板上分总成的下端与所述加强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板下分总成包括前板下边框、前板下竖筋及前板下横筋,所述前板下竖筋间隔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前板下边框之间,所述前板下横筋连接两侧的所述前板下边框的上端,所述前板下竖筋的末端均连接至所述前板下横筋。作为优选方案,两侧的所述前板下边框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有两根所述前板下竖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板上分总成包括前板上边框及前板上竖筋,所述前板上竖筋间隔分布在所述前板上竖筋两侧边之间,所述前板上竖筋的上端连接至前板上边框的上端,前板上竖筋的下端连接至前板下横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板上边框呈倒U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板上边框的两侧边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有四根所述前板下竖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前板下边框的上端与所述前板上边框的下端之间的接合处的内侧,所述前板下边框的上端与所述加强板之间用所述紧固件连接固定,所述前板上边框的下端与所述加强板之间用所述紧固件连接固定,所述紧固件为带螺母的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采用断开式的前板下分总成、前板上分总成结构,前板下分总成、前板上分总成之间用可拆卸方式装配,可将前板上分总成拆掉以满足特殊工况的使用需求,扩大了整车的运输用途,提升了运输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的车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中的I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车厢前板总成10(其中,前板下分总成11、前板上分总成12、上下连接组件13)、车厢侧板总成20;前板下边框111、前板下竖筋112、前板下横筋113;前板上边框121、前板上竖筋122;加强板131、紧固件1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其为采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的车厢,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10设置在车厢侧板总成20的前端,连接两侧的车厢侧板总成20的前端面。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10位于驾驶室的后方,其包括前板下分总成11、前板上分总成12及将前板下分总成11和前板上分总成12进行连接固定的上下连接组件13。更具体地,前板上分总成12设置在前板下分总成11的上方,前板下分总成11和前板上分总成12的两侧的结合处采用上下连接组件13进行连接固定。请结合参阅图2、图3、图4、图5和图6,前板下分总成11包括前板下边框111、前板下竖筋112及前板下横筋113,前板下边框111设置在两侧,前板下竖筋112间隔设置在两侧的前板下边框111之间,前板下横筋113设置在上端,连接两侧的前板下边框111的上端,且前板下竖筋112的末端均连接至前板下横筋113。在图示实施例中,两侧的前板下边框111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有两根前板下竖筋112。前板上分总成12包括前板上边框121及前板上竖筋122,前板上边框121呈倒U形,前板上竖筋122间隔分布在前板上竖筋122两侧边之间。前板上竖筋122的上端连接至前板上边框121的上端,前板上竖筋122的下端连接至前板下横筋113。在图示实施例中,前板上边框121的两侧边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有四根前板下竖筋112。上下连接组件13包括加强板131及紧固件132,加强板131设置在前板下边框111的上端与前板上边框121的下端之间的接合处,紧固件132分别连接锁紧前板下边框111的上端、前板上边框121的下端与加强板131。更具体地,加强板131设置在前板下边框111的上端与前板上边框121的下端之间的接合处的内侧,前板下边框111的上端与加强板131之间用紧固件132连接固定,前板上边框121的下端与加强板131之间用紧固件132连接固定。在图示实施例中,紧固件132为带螺母的螺栓。本技术优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采用上下分总成结构(前板下分总成11、前板上分总成12),前板下分总成11、前板上分总成12之间采用断开式结构,前板下分总成11、前板上分总成12之间用螺栓装配方式(紧固件132),衔接位置采用加强板(加强板131)加强固定;车厢前板总成的竖筋(前板上竖筋122)与车厢前板总成下部分(前板下横筋113)采用插入式装配。当汽车在矿洞或山洞中进行装卸货物时,可将前板总成上部分总成(前板上分总成12)拆掉,满足洞中特殊工况的使用需求;当汽车空旷工地运输使用时,则恢复车厢前板原结构。如此,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拆装灵活、使用方便,扩大了整车的运输用途,提升了运输效率。在工程自卸车及平板自卸车上采用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以解决因矿洞或山洞空间有限车厢举升角度小的问题,解决卸货不彻底的问题,解决前板总成因碰撞易损坏等问题;改变前板总成结构,增加前板总成可拆装的灵活性,从而扩大了整车的运输用途,提升了运输效率。本技术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至少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既能使用户方便装卸货物,又能满足矿洞或山洞特殊工况下的运输要求。(2)本技术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结构牢固可靠、不易损坏、维修费用低,拆装操作轻便,降低了用户的劳动强度,扩大了整车的运输用途以及提升运输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设置在车厢侧板总成(20)的前端并连接两侧的所述车厢侧板总成(20)的前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10)包括前板下分总成(11)、设置在所述前板下分总成(11)上方的前板上分总成(12)及将所述前板下分总成(11)和所述前板上分总成(12)进行可拆卸连接的上下连接组件(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设置在车厢侧板总成(20)的前端并连接两侧的所述车厢侧板总成(20)的前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10)包括前板下分总成(11)、设置在所述前板下分总成(11)上方的前板上分总成(12)及将所述前板下分总成(11)和所述前板上分总成(12)进行可拆卸连接的上下连接组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连接组件(13)设置在所述前板下分总成(11)和所述前板上分总成(12)两侧的接合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连接组件(13)包括加强板(131)及紧固件(132),所述加强板(131)设置在所述前板下分总成(11)上端与所述前板上分总成(12)的下端的接合处,所述紧固件(132)分别连接所述前板下分总成(11)上端、所述述前板上分总成(12)的下端与所述加强板(1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轻型运输车车厢前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下分总成(11)包括前板下边框(111)、前板下竖筋(112)及前板下横筋(113),所述前板下竖筋(112)间隔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前板下边框(111)之间,所述前板下横筋(113)连接两侧的所述前板下边框(111)的上端,所述前板下竖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秋鸿潘崇刚王亚非刘雪梅李淑艳白纯顾长志袁小林卢荷莲昝哈妮沈川刘超霍泰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