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00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其包括布置成与轴一起旋转的热源;第一和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彼此协作,以向外散发来自热源的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其具有电动机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该电动机壳体中的轴以及以共转的方式布置在该轴上的热源。
技术介绍
以共转的方式来布置的这种热源可以是以共转的方式布置在电动机中的电子系统。热源通常产生热损失,这导致电动机中电动机温度的不期望的增加。此外,在任何情况下产生的来自热源的热都可能引起电动机中的损坏,特别是当所述热源为电子系统时。可以想象的是,将共转的电子系统布置在电动机壳体外部的电动机轴上,以便实现一定程度的热解耦。然而,这会导致如下问题,即:为了实现保护,电子系统必须被单独地保护,例如根据在市售电动机中常见的等级IP54至等级IP56中的一种来进行保护。这需要额外的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为以共转的方式布置的热源提供有效的冷却构思。根据本专利技术,这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电动机壳体,并且还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该电动机壳体中的轴。所述电动机还具有以共转的方式布置在该轴上的热源。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动机具有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以及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该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以共转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轴上并且与所述热源相邻,该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在所述电动机壳体上被布置成指向向内或指向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的方向。所述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相互接合,以便将来自所述热源的热从所述电动机壳体中向外散发。借助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可以通过使散热片相互接合将热量从内部散发到外部,使得热源可以被布置在电动机壳体内。要理解的是,所述电动机原则上也可以是发电机。特别地,所述电动机壳体可以是防水、防尘或针对其他影响密封的。在这方面,所述电动机壳体特别是可以符合期望的IP防护等级。特别地,所述热源可以是电气或电子电路,例如用于电动机的开环/闭环控制的电力电子系统。这种电子电路可以被布置在电动机或电动机壳体内,以便例如驱动以旋转固定的方式耦接到电动机轴的转子线圈,该转子线圈具有尽可能短的布线路径。所述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可具有若干个同心布置的圆形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可以实现轴的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可以相应地具有若干个同心布置的圆形散热片。由于圆形散热片既形成在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上又形成在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上,因此考虑到相对旋转运动,可以有利地实现相互接合的构型。以这种方式可以使散热片之间的距离最小化,以便允许特别有利的热传输。相对于所述电动机轴,所述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的散热片被优选地布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的散热片径向偏置。这防止散热片之间的接触,并且因此防止损伤。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特别是可以构成电动机的端板(A或B端板)或者被整合在端板中。由于另一装置通常不直接邻接这种端板,因此热量可以特别有效地被散发。所述端板特别是还可以确保上面提到的保护。根据一个实施例,具有若干个向外指向的散热片的第三散热片布置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被布置在外侧上,所述若干个向外指向的散热片用于散发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所吸收的热。这允许将热量有利地排放到外部。风扇被布置在所述电动机壳体外部的所述电动机轴上,所述风扇被设计成当所述电动机轴旋转时产生经过所述电动机壳体的表面部段的气流,所述表面部段位于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的外侧上。这允许热量以改进的方式被输送走,其中,所产生的气流特别是可以被引导到第三散热片布置结构上或通过第三散热片布置结构。所述电动机还可以具有防护部分,其以与所述轴共转的方式被布置在所述热源上,并且用于将所述热源与所述电动机的其他部分、特别是与电绕组热屏蔽。例如,所述防护部分也可以呈防护壳体的形式。以这种方式,特别是可以实现改善的热解耦,这保护热源免于过热。所述防护部分可以被设计成挤压热源以使其抵靠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控制电子系统可以被紧固到所述防护部分或紧固在所述防护部分中,例如作为热源,该控制电子系统可以包含用于与紧固到电动机的其他静态元件的远程数据通信站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元件。所述防护部分还可以具有周向密封轮廓。到所述防护部分或热源的电力供应线路可以被布置在所述防护部分中。这允许简单的制造。所述防护部分可以由塑料制成。这改善了热屏蔽。所述防护部分可以具有用于移动周围空气的若干个叶片。这改善了热传输。所述防护部分还可以容纳用于与远程站进行数据通信的元件,该远程站被紧固到电动机的其他部分(无论是否是静态的)。所述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可具有用于移动周围空气的若干个叶片。空气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来有利地移动,以便改善热传递。所述第一、第二和/或第三散热片布置结构和/或电动机壳体可由金属、特别是由铝构成。特别是以这种方式实现了稳定的构造和良好的导热性。热的传导特别是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对流来实现。然而,要理解的是,原则上可以考虑所有的热传导机制,特别是甚至通过热辐射的传输。热源或电力电子系统可以被紧固在共转的散热器上,使得它们被有效地热连接。要理解的是,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型,因为多功能的防护部分可以使机械部件的数量最小化。特别是通过所述防护部分,除了屏蔽来自电动机的热量之外,例如还可以挤压功率半导体,机械地紧固控制电路板,以及引导用于电连接到转子的接触件。包括散热器和防护部分的电子系统可以完全分开地来制造。在所述转子被插入到定子中之前,电子系统或热源一般可以被紧固在转子上。由于所提出的措施,待建立的电连接是容易接近的。特别地,与安装在电动机外部的解决方案相比,还具有成本优势,其中,分开密封的必要的壳体部分被最小化。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示出了电动机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和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以及图3:示出了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和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10。电动机10具有轴15,该轴15可以借助于电动机10设置成旋转运动,并且该轴15被设计成驱动位于电动机10外部的部件。电动机10具有围绕的电动机壳体20,在该电动机壳体20中包含有用于使轴15旋转的常规部件。例如,所述部件是线圈、相应的供应线等。在这方面还参考相关的技术文献。电路板30以共转的方式布置在轴15上。除其他之外,用于驱动电动机10的转子线圈并在操作期间产生热损失的功率半导体被布置在电路板30上。在图1中,由塑料构成的防护部分40被布置到电路板30的左侧,所述防护部分至少部分地使电路板30与布置到防护部分40的左侧的部件、特别是转子线圈热解耦。由于上述的热量在电路板30上的形成,电路板30也可以被称为热源。设置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100和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200,以便尽可能有效地将产生的热散发到外部。所述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相互接合,这在下面参照另外的附图更详细地示出和描述。风扇50在电动机轴15上被布置到散热片布置结构100、200的右侧,所述风扇与电动机轴15共转并将空气吹向左侧。以这种方式产生的气流用于冷却目的,其中,所述气流特别是被直接引导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200,并且因此,将在那里产生的热或到达那里的热散发到周围区域并且确保通风。应当提到的是,在当前情况下,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200也构成电动机10的B端板。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10),具有:‑ 电动机壳体(20),‑ 电动机轴(15),其被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电动机壳体(20)中,以及‑ 热源(30),其以共转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电动机轴(15)上,其特征在于:‑ 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100),其以共转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电动机轴(15)上并且与所述热源(30)相邻,以及‑ 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200),其被布置在所述电动机壳体(20)上,使得它向内指向,‑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100)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200)接合,以便将来自所述热源(30)的热从所述电动机壳体(20)中向外散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14 DE 102015219951.71.一种电动机(10),具有:-电动机壳体(20),-电动机轴(15),其被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电动机壳体(20)中,以及-热源(30),其以共转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电动机轴(15)上,其特征在于:-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100),其以共转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电动机轴(15)上并且与所述热源(30)相邻,以及-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200),其被布置在所述电动机壳体(20)上,使得它向内指向,-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100)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200)接合,以便将来自所述热源(30)的热从所述电动机壳体(20)中向外散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30)是电气或电子电路。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100)具有若干个同心布置的圆形散热片(110)。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200)具有若干个同心布置的圆形散热片(210)。5.如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10),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电动机轴(15),所述第一散热片布置结构(100)的所述散热片(110)被布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散热片布置结构(200)的所述散热片(210)径向偏置。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片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托尔克斯多夫K许布纳H亨宁
申请(专利权)人:伦策驱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