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36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包括底板、电动机、转动杆一、升降筐、固定轴、转动杆二、凹槽、电动缸、导杆、支撑板以及万向轮,底板上端设置电动机,电动机环后端转轴环形侧面上安装转动杆一以及转动杆二,转动杆一后侧设置转动杆二,转动杆一后端设置升降筐,升降筐左端设置固定轴,固定轴环形侧面上装配转动杆二,该设计方便升降筐与地面相接触,底板下端加工凹槽,凹槽内部顶端安装电动缸以及导杆,电动缸下端安装支撑板,导杆环形侧面上装配支撑板,支撑板下端安装万向轮,该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便于移动。

A special elevator for external repair of aircraf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ecial elevator for an external field repair aircraft, which includes a floor, a motor, a rotating rod one, a lifting basket, a fixed shaft, a rotating rod two, a groove, an electric cylinder, a guide rod, a support plate and a universal wheel. The upper end of the floor is equipped with a motor, and a rotating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ring side of the rear end of the motor ring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rod is installed. A moving rod two, the rear side of the rotating rod is set up a rotating rod two, the rear end of the rotating rod is set up and down, the lifting basket is set up, the fixed shaft is set at the left end of the lifting basket, and the rotating rod two is assembled on the ring side of the fixed shaft. The design facilitates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lifting basket and the ground face, the bottom of the floor is grooves, the inner top of the groove is installed the electric cylinder and guide rod, the electric cylinder is installed under the cylinder and the electric cylinder is under the cylinder.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mounted on the end of the guide rod, and the support plate is assembled on the ring side of the guide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install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The design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use, is convenient for operation, and has good stability and easy to m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
本技术是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属于飞机维修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飞机维修人员在进行飞机维修时,经常会用到自动升降梯,较为常用的有液压式自动升降梯,升降梯,也叫做载货电梯是用于建筑物层高间运送货物的专用载货电梯产品主要用各种工作层间货物上下运送;立体车库和地下车库层高间汽车举升等。现有的液压式自动升降梯,不能将升降筐放置到地面上,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不方便工作人员出入升降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液压式自动升降梯一般体积较大,下端一般安装有万向轮,方便移动,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时的安全性,所以需要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便于移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包括升降装置以及伸缩轮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下端设置伸缩轮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板、电动机、转动杆一、升降筐、固定轴以及转动杆二,所述底板上端设置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环后端转轴环形侧面上安装转动杆一以及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一后侧设置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一后端设置升降筐,所述升降筐左端设置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环形侧面上装配转动杆二,所述伸缩轮装置包括凹槽、电动缸、导杆、支撑板以及万向轮,所述底板下端加工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顶端安装电动缸以及导杆,所述电动缸下端安装支撑板,所述导杆环形侧面上装配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安装万向轮,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支撑板以及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轮装置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伸缩轮装置结构相同,四个所述伸缩轮装置均匀安装在底板下端。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一与升降筐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转动杆二与固定轴通过轴承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筐左端对称安装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之间设置固定轴。进一步地,所述导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杆对称安装在凹槽内部底端,两个所述导杆下端均设置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一以及转动杆二与电动机均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电动缸与支撑板通过螺钉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本技术通过添加底板、电动机、转动杆一、升降筐、固定轴以及转动杆二,该设计方便升降筐的转动以及上升,实现了升降筐与地面相接触,方便工作人员进出升降筐,解决了现有的液压式自动升降梯,不能将升降筐放置到地面上,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不方便工作人员出入升降筐,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添加凹槽、电动缸、导杆、支撑板以及万向轮,该设计方便万向轮的伸缩,方便本技术的移动,提高了本技术使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液压式自动升降梯一般体积较大,下端一般安装有万向轮,方便移动,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时安全性的弊端。因添加轴承,该设计方便转动杆一与升降筐之间的相互转动,因添加轴承座,该设计方便转动杆二与固定轴之间的相互转动,因添加固定板,该设计方便固定轴的安装,因添加限位块,该设计方便对支撑板进行限位,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便于移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中升降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中伸缩轮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升降装置、2-伸缩轮装置、11-底板、12-电动机、13-转动杆一、14-升降筐、15-固定轴、16-转动杆二、21-凹槽、22-电动缸、23-导杆、24-支撑板、25-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包括升降装置1以及伸缩轮装置2,升降装置1下端设置伸缩轮装置2。升降装置1包括底板11、电动机12、转动杆一13、升降筐14、固定轴15以及转动杆二16,底板11上端设置电动机12,电动机12环后端转轴环形侧面上安装转动杆一13以及转动杆二16,转动杆一13后侧设置转动杆二16,转动杆一13后端设置升降筐14,升降筐14左端设置固定轴15,固定轴15环形侧面上装配转动杆二16,该设计方便升降筐14的转动以及上升,实现了升降筐14与地面相接触,方便工作人员进出升降筐14。伸缩轮装置2包括凹槽21、电动缸22、导杆23、支撑板24以及万向轮25,底板11下端加工凹槽21,凹槽21内部顶端安装电动缸22以及导杆23,电动缸22下端安装支撑板24,导杆23环形侧面上装配支撑板24,支撑板24下端安装万向轮25,凹槽21内部设置支撑板24以及万向轮25,该设计方便万向轮25的伸缩,方便本技术的移动,提高了本技术使用时的稳定性。伸缩轮装置2设有四个,四个伸缩轮装置2结构相同,四个伸缩轮装置2均匀安装在底板11下端,转动杆一13与升降筐14通过轴承相连接,转动杆二16与固定轴15通过轴承座相连接,升降筐14左端对称安装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之间设置固定轴15,导杆23设有两个,两个导杆23对称安装在凹槽21内部底端,两个导杆23下端均设置限位块,转动杆一13以及转动杆二16与电动机12均通过螺栓相连接,电动缸22与支撑板24通过螺钉相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工作人员启动电动缸22,电动缸22工作过带动支撑板24沿着导杆23向下移动,支撑板24向下移动带动万向轮25向下移动,万向轮25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并将底板11顶起,进而将本技术顶起,当本技术升起到一定高度,工作人员关闭电动缸22,然后工作人员利用万向轮25推动本技术移动,当本技术移动到合适位置,工作人员停止推动本技术,然后启动电动缸22,电动缸22工作带动支撑板24以及万向轮25恢复原位,接着工作人员关闭电动缸22,该设计方便万向轮25的伸缩,方便本技术的移动,提高了本技术使用时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先进入升降筐14内部,然后工作人员启动电动机12,电动机12工作带动转动杆一13以及转动杆二16同时转动,转动杆一13转动带动升降筐14围绕电动机12转动,转动杆二16与固定轴15发生相对转动,升降筐14在转动杆一13以及转动杆二16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当升降筐14转动到最高高度时,工作人员关闭电动机12,该设计方便升降筐14上升,实现了升降筐14与地面相接触,方便工作人员进出升降筐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包括升降装置(1)以及伸缩轮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下端设置伸缩轮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1)包括底板(11)、电动机(12)、转动杆一(13)、升降筐(14)、固定轴(15)以及转动杆二(16),所述底板(11)上端设置电动机(12),所述电动机(12)后端转轴环后端转轴环形侧面上安装转动杆一(13)以及转动杆二(16),所述转动杆一(13)后侧设置转动杆二(16),所述转动杆一(13)后端设置升降筐(14),所述升降筐(14)左端设置固定轴(15),所述固定轴(15)环形侧面上装配转动杆二(16);所述伸缩轮装置(2)包括凹槽(21)、电动缸(22)、导杆(23)、支撑板(24)以及万向轮(25),所述底板(11)下端加工凹槽(21),所述凹槽(21)内部顶端安装电动缸(22)以及导杆(23),所述电动缸(22)下端安装支撑板(24),所述导杆(23)环形侧面上装配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下端安装万向轮(25),所述凹槽(21)内部设置支撑板(24)以及万向轮(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场抢修飞机专用升降梯,包括升降装置(1)以及伸缩轮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下端设置伸缩轮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1)包括底板(11)、电动机(12)、转动杆一(13)、升降筐(14)、固定轴(15)以及转动杆二(16),所述底板(11)上端设置电动机(12),所述电动机(12)后端转轴环后端转轴环形侧面上安装转动杆一(13)以及转动杆二(16),所述转动杆一(13)后侧设置转动杆二(16),所述转动杆一(13)后端设置升降筐(14),所述升降筐(14)左端设置固定轴(15),所述固定轴(15)环形侧面上装配转动杆二(16);所述伸缩轮装置(2)包括凹槽(21)、电动缸(22)、导杆(23)、支撑板(24)以及万向轮(25),所述底板(11)下端加工凹槽(21),所述凹槽(21)内部顶端安装电动缸(22)以及导杆(23),所述电动缸(22)下端安装支撑板(24),所述导杆(23)环形侧面上装配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下端安装万向轮(25),所述凹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密乐熊纯都昌兵朱有富程党根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