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5364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包括电机、丝杆、环模和压辊,电机与丝杆相连,压辊中部贯穿设有压辊轴,丝杆与所述压辊轴连接,压辊外周设有环模,丝杆包括内杆、设置在内杆外的带有螺纹槽的内套和套设在内套外的外套,内杆的螺纹槽内设有若干大滚珠,内套两端对称设有突环,外套两端设有螺母,且螺母端面与突环之间设有小滚珠,突环一侧设有延伸方向平行于丝杆轴线的突棱,内杆两端位于突棱上下侧设有挡销;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采用一键式限位开模,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A one bond type limit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one kind of one key type limit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a wire rod, a ring die and a pressure roller.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silk rod, and a roller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oller. The wir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roller shaft, a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pressure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die. The silk rod includes an inner rod and a inner sleeve and a sleeve with a thread groove outside the inner rod. The inner sleeve is equipped with a number of large balls in the thread groove of the inner rod, with a sudden ring at both ends of the inner sleeve, and a nut at both ends of the inner sleeve, and a small ball between the end of the nut and the process ring, and the inrush side is arranged in an extension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wire rod, and the ends of the inner rod are located at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prism; In comparison with some technical schemes, the one key type limit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one key type limiting open die, which reduces the operation difficulty,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属于生物质颗粒机

技术介绍
生物质颗粒机能将农林加工的废弃物如木屑、秸秆、稻壳、树皮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预处理和加工,将其固化成形为高密度的颗粒燃料,该颗粒燃料是替代煤油的理想燃料,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排放,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高效、洁净的可再生能源;传统生物质颗粒机设备都要人工开模,耗时耗力,且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包括电机、丝杆、环模和压辊,所述电机与丝杆相连,所述压辊中部贯穿设有压辊轴,所述丝杆与所述压辊轴连接,所述压辊外周设有环模,所述丝杆包括内杆、设置在所述内杆外的带有螺纹槽的内套和套设在所述内套外的外套,所述内杆的螺纹槽内设有若干大滚珠,所述内套两端对称设有突环,所述外套两端设有螺母,且所述螺母端面与所述突环之间设有小滚珠,所述突环一侧设有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丝杆轴线的突棱,所述内杆两端位于所述突棱上下侧设有挡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模内壁均匀设有圆柱通孔,所述压辊外壁上均匀设有与所述圆柱通孔匹配的圆柱凸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套上设有用于镶嵌并限制所述大滚珠位置的通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底座上设有一键开关。(三)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采用一键式限位开模,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丝杆的主视图。1-电机;2-丝杆;21-内杆;211-大滚珠;212-挡销;22-内套;221-突环;222-突棱;3-环模;4-压辊;41-压辊轴。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的一种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包括电机1、丝杆2、环模3和压辊4,所述电机1与丝杆2相连,所述压辊4中部贯穿设有压辊轴41,所述丝杆2与所述压辊轴41连接,所述压辊4外周设有环模3,所述丝杆2包括内杆21、设置在所述内杆21外的带有螺纹槽的内套22和套设在所述内套22外的外套,所述内杆21的螺纹槽内设有若干大滚珠211,所述内套22两端对称设有突环221,所述外套两端设有螺母,且所述螺母端面与所述突环221之间设有小滚珠,所述突环221一侧设有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丝杆2轴线的突棱222,所述内杆21两端位于所述突棱222上下侧设有挡销212。进一步地,所述环模3内壁均匀设有圆柱通孔,所述压辊4外壁上均匀设有与所述圆柱通孔匹配的圆柱凸条。进一步地,所述内套22上设有用于镶嵌并限制所述大滚珠211位置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电机1的底座上设有一键开关。本技术具体实施如下:当生物质颗粒机未启动前,环模内壁和压辊外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此距离用于放置原料,当设备启动时,按下一键开关,电机就会带动内杆转动,此时滚珠就会沿着螺纹槽滚动,带动内套作轴向运动,内套带动连在一体的外套作轴向运动,外套带动压辊轴也作轴向运动,当环模内壁和压辊外壁之间的距离达到挤压要求时,此时内杆的挡销便会碰到内套的突棱,使整个内套在挡销带动下与内杆发生同速转动,由于内杆、内套和滚珠固定为一体,内套和外套便会停止轴向运动,继而压辊轴也停止轴向运动随着内杆一起做圆周运动,与环模内壁形成挤压状态,便于柱体颗粒的形成。本技术的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采用一键式限位开模,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包括电机(1)、丝杆(2)、环模(3)和压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与丝杆(2)相连,所述压辊(4)中部贯穿设有压辊轴(41),所述丝杆(2)与所述压辊轴(41)连接,所述压辊(4)外周设有环模(3),所述丝杆(2)包括内杆(21)、设置在所述内杆(21)外的带有螺纹槽的内套(22)和套设在所述内套(22)外的外套,所述内杆(21)的螺纹槽内设有若干大滚珠(211),所述内套(22)两端对称设有突环(221),所述外套两端设有螺母,且所述螺母端面与所述突环(221)之间设有小滚珠,所述突环(221)一侧设有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丝杆(2)轴线的突棱(222),所述内杆(21)两端位于所述突棱(222)上下侧设有挡销(2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键式限位开合模装置,包括电机(1)、丝杆(2)、环模(3)和压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与丝杆(2)相连,所述压辊(4)中部贯穿设有压辊轴(41),所述丝杆(2)与所述压辊轴(41)连接,所述压辊(4)外周设有环模(3),所述丝杆(2)包括内杆(21)、设置在所述内杆(21)外的带有螺纹槽的内套(22)和套设在所述内套(22)外的外套,所述内杆(21)的螺纹槽内设有若干大滚珠(211),所述内套(22)两端对称设有突环(221),所述外套两端设有螺母,且所述螺母端面与所述突环(221)之间设有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杭县古田镇宜惠机械设计工作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