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秀萍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524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包括主气泡分离装置、蓄油缓冲箱、总进油管、总出油管、第一分进油管、第二分进油管、第一分出油管、第二分出油管、补充油管和油泵;总进油管的出油端分别分流至第一分进油管和第二分进油管,第一分进油管的出油端连接主气泡分离装置的待分离进油端,第二分进油管的出油端连接蓄油缓冲箱的进油端,主气泡分离装置的已分离出油端连接第一分出油管进油端,蓄油缓冲箱的出油端连接第二分出油管的进油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采用主气泡分离装置起到自动保护作用,配合电磁阀防止了稳压气囊在局部气泡流量过多时被胀破的风险。

A bubble separation system for industrial hot oil pipe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bble separation system for industrial hot oil pipeline, including the main bubble separation device, the oil storage buffer box, the total oil pipe, the total oil pipe, the first inlet oil pipe, the second inlet tubing, the first separated oil pipe, the second separate oil pipe, the supplementary oil pipe and the oil pump, and the oil outlet of the total inlet pipe respectively. The first divided into the oil pipe and the second inlet pipe, the first inlet of the oil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oil end of the main bubble separation unit, and the oil end of the second into the oil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inlet of the oil storage buffer. The separated oil end of the main bubble separation device connects the first separated oil pipe to the oil end, and the oil end of the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to the oil end. The oil inlet of the oil pipe is divided by second.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the main bubble separation device is used to protect the oil pipe automatically,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is used to prevent the risk of bulging when the flow of local bubble is too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热油管路中,管路在加热等原因,管路中持续形成气泡,造成整个管路中管内压强增大,需要将其中的气泡分离,同时为了维持管路的正常运行还维持管路所需要的压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维持管路稳定压强的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包括主气泡分离装置、蓄油缓冲箱、总进油管、总出油管、第一分进油管、第二分进油管、第一分出油管、第二分出油管、补充油管和油泵;所述总进油管的出油端分别分流至所述第一分进油管和所述第二分进油管,所述第一分进油管的出油端连接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的待分离进油端,所述第二分进油管的出油端连接所述蓄油缓冲箱的进油端,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的已分离出油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出油管进油端,所述蓄油缓冲箱的出油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出油管的进油端,所述第一分进油管和第二分进油管的出油端共同连接所述总出油管的进油端;所述蓄油缓冲箱内腔底部和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的内腔底部通过所述补充油管导通连接,所述补充油管中还设置有阻止主气泡分离装置中的油流向蓄油缓冲箱的单向阀,所述蓄油缓冲箱中的油可在油泵作用下通过补充油管补充到主气泡分离装置中。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出油管上,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分进油管上,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出油管上,所述第四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出油管上;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为常闭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蓄油缓冲箱为密闭箱体结构,所述蓄油缓冲箱的内部为蓄油腔,所述蓄油腔中心部位悬空设置有伞形结构的散油伞,所述散油伞通过其底部的伞撑支撑设置;所述散油伞的顶部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柱筒,所述柱筒侧壁下端沿轴线呈圆周阵列镂空有若干导油孔;所述第二分进油管的出油端伸入所述柱筒内腔,所述第二分出油管的进油端伸入所述蓄油腔底部;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从所述蓄油缓冲箱顶部伸入所述蓄油腔中,且所述溢流管中设置有溢流阀,还包括供给管,外部储油设备可以通过供给管给蓄油缓冲箱供油,所述供给管上设置有油阀。进一步的,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为竖向姿态的密闭筒形结构;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内腔中水平设置有分隔盘,所述分隔盘将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还包括气泡分离锥,所述气泡分离锥分为一体化上下两段,所述气泡分离锥上段为尖端朝上的圆锥形油气分离帽.,所述气泡分离锥下段为呈圆柱形散油体.,所述气泡分离锥同轴心一体化于所述分隔盘上侧;所述圆柱形散油体.与所述上腔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环柱形稳油环槽;所述稳油环槽底部设置有漏油口,稳油环槽中的油可通过漏油口流出至下腔中;还包括第一分进油管和第一分出油管;所述第一分进油管的出油口端伸入所述上腔中,且所述出油口端对应在所述油气分离帽.顶部正上方,所述油气分离帽.的顶端为水平帽顶;所述第一分出油管伸入所述下腔底部;还包括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为硬质直管结构,所述气压平衡管竖向穿过所述分隔盘,所述气压平衡管上下端分别导通所述上腔和下腔,且所述气压平衡管上端位于所述上腔顶部所在高度;所述气压平衡管下端位于所述下腔顶部所在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气泡分离锥整体为密闭薄壁结构,所述气泡分离锥内部为气泡分离锥腔;所述气泡分离锥腔中同轴心设置有稳压气囊;所述气泡分离锥腔底部同轴心设置有第一通道筒,所述第一通道筒为上下贯通结构,所述第一通道筒上端与所述稳压气囊的气囊腔下端导通连接,所述第一通道筒下端导通连接下腔顶部;所述稳压气囊顶部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硬质圆盘;还包括第二通道筒,所述第二通道筒同轴心穿过所述硬质圆盘,所述第二通道筒下端导通所述气囊腔上端,所述第二通道筒上端导通气泡分离锥腔,所述第二通道筒中设置有鸭嘴单向阀,所述鸭嘴单向阀的鸭嘴出口端朝上;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导通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外界,另一端伸入所述气泡分离锥腔的底部;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内部还包括悬挂杆、空心柱、接油桶、软管和牵拉绳;所述悬挂杆竖向可活动穿过所述第一通道筒,所述悬挂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上端,所述空心柱下端悬挂固定连接有所述接油桶,其中所述接油桶内腔底部设置有若干漏油孔;所述软管的一端导通连接所述漏油口下端,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导通连接所述空心柱的空心上端,所述空心柱的空心下端对应在所述接油桶的接油腔中;稳油环槽中通过漏油口流出的油依次经所述软管和空心柱导入至接油腔中;所述悬挂杆上端连接三根所述牵拉绳一端,三根所述牵拉绳的另一端分别成圆周阵列连接于所述硬质圆盘下侧轮廓边缘;所述接油桶满油悬挂状态下,所述稳压气囊的气囊腰部可膨胀至紧贴所述圆柱形散油体.内壁,使稳压气囊将所述气泡分离锥腔密闭分隔成上气泡分离锥腔.和下气泡分离锥腔.,所述上气泡分离锥腔.导通所述气压传递管,所述下气泡分离锥腔.导通所述排气管。进一步的,还包括气压传递管、弹簧、活塞、活塞筒和电磁阀触发开关;所述气压传递管为硬质管结构,所述气压传递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气泡分离锥腔顶部;所述活塞筒位于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外部,所述活塞筒中可活动设置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活塞筒筒腔分成挤压腔和回弹腔,所述回弹腔在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导通外界的平衡孔,所述挤压腔导通连接所述气压传递管的另一端;所述回弹腔中设置有弹性部件,且所述弹性部件为呈压缩状的弹簧结构,且弹性部件的一端沿轴线方向顶压所述活塞;所述活塞在靠近回弹腔的一侧设置有凸顶;所述电磁阀触发开关设置在所述平衡孔所在位置,且电磁阀触发开关与所述凸顶对应设置;所述挤压腔内气压增大后可推动活塞向回弹腔一侧运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凸顶接触并触发所述电磁阀触发开关,所述电磁阀触发开关触发状态下,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共同得电,使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由常开转为闭合堵塞柱状,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由常闭转为常开通畅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筒内部同轴心设置有导筒,所述导筒外壁与所述第一通道筒内壁之间形成环柱形通道,所述环柱形通道中沿轴线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层油雾捕捉环片,相邻所述油雾捕捉环片之间间距设置,且各所述油雾捕捉环片上呈圆周阵列镂空有若干通道孔;所述导筒至少通过一根支撑杆与所述第一通道筒内壁固定支撑连接,所述空心柱可活动同轴心穿过所述导筒。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采用主气泡分离装置起到自动保护作用,配合电磁阀防止了稳压气囊在局部气泡流量过多时被胀破的风险,同时配合蓄油缓冲箱使装置在保护状态下依然能保证主体管路运行;本装置的主气泡分离装置中采用散油结构,配合稳油油槽结构能有效分离出热油管路中的气体气泡,为了维持管路正常运行的压力需求,采用气囊结构维持了管路中的所需的压强。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蓄油缓冲箱内部第一示意图;附图3蓄油缓冲箱内部第二示意图;附图4为主气泡分离装置剖开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主气泡分离装置正剖视图;附图6为第二通道筒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主气泡分离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气泡分离装置(24)、蓄油缓冲箱(105)、总进油管(101)、总出油管(112)、第一分进油管(7)、第二分进油管(103)、第一分出油管(11)、第二分出油管(109)、补充油管(107)和油泵(108);所述总进油管(101)的出油端分别分流至所述第一分进油管(7)和所述第二分进油管(103),所述第一分进油管(7)的出油端连接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24)的待分离进油端,所述第二分进油管(103)的出油端连接所述蓄油缓冲箱(105)的进油端,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24)的已分离出油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出油管(11)进油端,所述蓄油缓冲箱(105)的出油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出油管(109)的进油端,所述第一分进油管(7)和第二分进油管(103)的出油端共同连接所述总出油管(112)的进油端;所述蓄油缓冲箱(105)内腔底部和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24)的内腔底部通过所述补充油管(107)导通连接,所述补充油管(107)中还设置有阻止主气泡分离装置(24)中的油流向蓄油缓冲箱(105)的单向阀,所述蓄油缓冲箱(105)中的油可在油泵(108)作用下通过补充油管(107)补充到主气泡分离装置(24)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气泡分离装置(24)、蓄油缓冲箱(105)、总进油管(101)、总出油管(112)、第一分进油管(7)、第二分进油管(103)、第一分出油管(11)、第二分出油管(109)、补充油管(107)和油泵(108);所述总进油管(101)的出油端分别分流至所述第一分进油管(7)和所述第二分进油管(103),所述第一分进油管(7)的出油端连接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24)的待分离进油端,所述第二分进油管(103)的出油端连接所述蓄油缓冲箱(105)的进油端,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24)的已分离出油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出油管(11)进油端,所述蓄油缓冲箱(105)的出油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出油管(109)的进油端,所述第一分进油管(7)和第二分进油管(103)的出油端共同连接所述总出油管(112)的进油端;所述蓄油缓冲箱(105)内腔底部和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24)的内腔底部通过所述补充油管(107)导通连接,所述补充油管(107)中还设置有阻止主气泡分离装置(24)中的油流向蓄油缓冲箱(105)的单向阀,所述蓄油缓冲箱(105)中的油可在油泵(108)作用下通过补充油管(107)补充到主气泡分离装置(2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磁阀(71)、第二电磁阀(102)、第三电磁阀(111)和第四电磁阀(110);所述第一电磁阀(71)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出油管(11)上,所述第二电磁阀(102)设置在所述第二分进油管(103)上,所述第三电磁阀(111)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出油管(11)上,所述第四电磁阀(110)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出油管(109)上;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71)和所述第三电磁阀(111)为常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102)和所述第四电磁阀(110)为常闭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缓冲箱(105)为密闭箱体结构,所述蓄油缓冲箱(105)的内部为蓄油腔(117),所述蓄油腔(117)中心部位悬空设置有伞形结构的散油伞(114),所述散油伞(114)通过其底部的伞撑(116)支撑设置;所述散油伞(114)的顶部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柱筒(113),所述柱筒(113)侧壁下端沿轴线呈圆周阵列镂空有若干导油孔(118);所述第二分进油管(103)的出油端伸入所述柱筒(113)内腔,所述第二分出油管(109)的进油端伸入所述蓄油腔(117)底部;还包括溢流管(104),所述溢流管(104)从所述蓄油缓冲箱(105)顶部伸入所述蓄油腔(117)中,且所述溢流管(104)中设置有溢流阀,还包括供给管(106),外部储油设备可以通过供给管(106)给蓄油缓冲箱(105)供油,所述供给管(106)上设置有油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热油管路的气泡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24)为竖向姿态的密闭筒形结构;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24)内腔中水平设置有分隔盘(15),所述分隔盘(15)将所述主气泡分离装置(24)内腔分隔为上腔(42)和下腔(40);还包括气泡分离锥(19),所述气泡分离锥(19)分为一体化上下两段,所述气泡分离锥(19)上段为尖端朝上的圆锥形油气分离帽(19.1),所述气泡分离锥(19)下段为呈圆柱形散油体(19.2),所述气泡分离锥(19)同轴心一体化于所述分隔盘(15)上侧;所述圆柱形散油体(19.2)与所述上腔(42)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环柱形稳油环槽(16);所述稳油环槽(16)底部设置有漏油口(46),稳油环槽(16)中的油可通过漏油口(46)流出至下腔(40)中;还包括第一分进油管(7)和第一分出油管(11);所述第一分进油管(7)的出油口端(23)伸入所述上腔(42)中,且所述出油口端(23)对应在所述油气分离帽(19.1)顶部正上方,所述油气分离帽(19.1)的顶端为水平帽顶(22);所述第一分出油管(11)伸入所述下腔(40)底部;还包括气压平衡管(3),所述气压平衡管(3)为硬质直管结构,所述气压平衡管(3)竖向穿过所述分隔盘(15),所述气压平衡管(3)上下端分别导通所述上腔(42)和下腔(40),且所述气压平衡管(3)上端位于所述上腔(42)顶部所在高度;所述气压平衡管(3)下端位于所述下腔(40)顶部所在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热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秀萍
申请(专利权)人:崔秀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